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西域的爱
本书标签: 轻小说  冲突  战争     

第二十七章

西域的爱

青格尔草原的六月,本该是牧草丰茂、野花绽放的季节。

可今年却格外反常——连续半月未落一滴雨,骄阳炙烤得大地龟裂,连牧民们引以为傲的“草原绿毯”都褪成了枯黄色。

牧人们忧心忡忡地念叨着:“火神要来了。”

这一日清晨,乌兰山的牧羊少年巴特尔照例赶着羊群上山。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异样的焦糊味。

他抬眼望去,山脊线上腾起一缕黑烟,转瞬便化作冲天烈焰!

风势陡然转强,火舌舔舐着枯草,以骇人的速度朝四周蔓延。

“着火啦!乌兰山着火啦!”

巴特尔扯开嗓子嘶喊,声音在山谷回荡。

顷刻间,整个草原沸腾了。

牧民们从毡房中冲出,马蹄声、驼铃声、呼喊声交织成一片。

火势已如一条赤色巨龙,裹挟着浓烟与灼热,吞噬着草场与灌木,连天空都被染成了橙红色。消息如疾风般传遍了草原周边的村落。

各族首领迅速集结人马,青格尔草原上的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鄂伦春族等十余个民族的牧民,纷纷带上救火工具,朝着火场奔去。

最先抵达的是蒙古族的骑兵队。

部落首领额尔德尼骑着一匹枣红马,率领五十余名骑手冲在最前。

他们身着牛皮护甲,腰间挂着蒙古刀与铁锹,马蹄扬起漫天尘土。

“分成三组!第一组沿火线东侧开辟防火带,第二组西侧断火路,第三组守住南边牧民区!”

额尔德尼的嗓音如洪钟般穿透火场的喧嚣。

骑手们默契地分散,挥舞着铁锹与镰刀,将易燃的枯草连根铲除,硬生生在火势前挖出一条隔离沟。

藏族村落的方向传来悠长的法号声。

喇嘛洛桑带领三十余名信徒,背着木桶与湿毡,踏着经文吟诵而来。

他们抵达火场西侧后,迅速在河边铺设牛皮水管,将河水引至毡布上浸湿。

藏族妇女们用牦牛毛编织的绳索串联水桶,形成一条“人力水链”,一桶桶清水被接力传递至火场边缘,浇灭零星火苗。

洛桑高举转经筒,带领众人诵念《祈雨经》,低沉的诵经声与烈焰的噼啪声形成奇异对峙,仿佛在为草原祈祷最后一线生机。

“鹰来了!”

哈萨克族的驯鹰师库尔班骑着骏马,身后跟着六名手持鹰笛的族人。

他们驯养的猎鹰在空中盘旋,锐利的目光穿透浓烟,精准定位火势最猛烈的区域。

库尔班吹响鹰笛,两只金雕俯冲而下,爪上绑着的湿羊皮精准投至火点,临时充当“空中灭火器”。

哈萨克骑手们则手持特制的羊毛毡,浸水后覆盖在火苗上,迅速压制局部火势。

维吾尔族的驼队从绿洲方向赶来。

驼铃声中,维吾尔医者阿依努尔带着药箱与急救帐篷,在火场外围搭建临时医疗站。

维吾尔族妇女们用葡萄藤编织的筐子运送沙土,男人们则驾驶改装的水车,从附近的湖泊抽取水源。

阿依努尔的丈夫伊萨克是木匠出身,他带领族人迅速组装木制水泵,将水输送至更高处的火点。

回族商队的马车满载着救火物资抵达。

车夫马德福跳下马车,指挥众人卸下铁桶、防火服与干粮。

“咱们回族擅长统筹调度!”

他扯着嗓子喊,“所有物资按族别分区堆放,火场入口设登记处,避免混乱!”

回族青年们迅速搭建起临时指挥部,用旗语与号角联络各救援队伍,确保信息畅通。

鄂伦春族的猎人们悄然潜入火场边缘的密林。

族长鄂尔奇手持桦树皮制成的火把,带领十名猎人布下“逆火阵”。

他们在安全区域内点燃小火,制造反向火势,待两股火苗相遇时自然熄灭。

此举虽危险,却能有效阻止火势向森林深处蔓延。

猎人们如幽灵般穿梭于林间,用弓箭射断垂落的燃烧树枝,防止火苗引燃更多树木。

火场中央,各族首领临时组成了联合指挥部。

额尔德尼将蒙古刀插入地面,在沙土上画出火势分布图:“东侧风大,火蔓延最快,需集中力量;西侧有水源,但地势陡峭,藏族兄弟的湿毡队必须守住;北侧是牧民聚集区,回族调度物资优先保障那边!”

洛桑点头附和:“我们的水管队可以支援东侧,但需要哈萨克族的鹰指引路线。”

库尔班吹响鹰笛,一只猎鹰从空中俯冲,爪上系着的布条指向火场东北角:“那里有地下暗河,火势薄弱,可作突破口!”

额尔德尼立刻拍板:“蒙古骑兵与鄂伦春猎人从东北侧切入,鄂伦春族引火,我们开辟隔离带!维吾尔族的水泵队跟进灭火!”

随着指挥部的调度,各族队伍迅速调整战术。

蒙古骑兵与鄂伦春猎人如两柄利刃插入火场,前者挥舞铁锹铲草开路,后者点燃逆火制造屏障。

维吾尔族的水泵车轰鸣作响,高压水柱喷涌而出,将烈焰压得抬不起头。

哈萨克族的鹰群在空中投下湿皮,藏族的水链队源源不断输送水源,回族指挥部用旗语协调各队进度。

然而,火势并未如预期般减弱。

午后,风向突变,东南风骤起,火龙瞬间调头,朝着牧民区席卷而去!

正在东侧救火的蒙古族骑手阿鲁斯被热浪掀翻下马,额尔德尼大喊:“全体撤退!保护牧民区!”

危急时刻,维吾尔族的水车突然爆发故障。

伊萨克跳进发动机舱,徒手修复齿轮,滚烫的机油溅满手臂。

阿依努尔在医疗站高喊:“伤员优先!鄂伦春族猎人护送老人孩子撤离!”

回族商队立刻调转马车,组成“人墙”暂时阻挡火势,为撤离争取时间。

火场陷入僵局之际,藏族喇嘛洛桑做出惊人举动。

他带领十名信徒,身披浸湿的经幡,手持转经筒,毅然踏入火势最凶猛的区域。

“以身为障,护佑众生!”

洛桑的吟诵声在烈焰中愈发清晰。

他们的身影如移动的水墙,用湿毡覆盖火苗,用身躯阻挡热浪,硬生生为后方队伍开辟出一条救火通道。

“绝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

额尔德尼红着眼眶,调集所有骑兵冲入通道。

蒙古刀与铁锹在焦土上翻飞,哈萨克族的鹰群投下最后一批湿皮,维吾尔族水泵车喷出漫天水雾。

各族队伍如潮水般涌入,终于将火龙截成数段。最后一处火点位于乌兰山山顶。

鄂伦春猎人鄂尔奇点燃逆火,蒙古骑手们用湿毡覆盖,藏族水管队浇灭余烬,哈萨克族的金雕盘旋确认火场无复燃迹象。

当夕阳西下时,肆虐了整日的烈火终于被彻底扑灭。

草原上,各族救火者瘫坐在焦黑的土地上,浑身沾满烟尘与汗水。

回族商队送来热腾腾的羊肉汤,维吾尔医者为伤员包扎伤口,藏族喇嘛为所有人诵经祈福。

额尔德尼举起酒囊,将马奶酒分给各族首领:“今日若非团结,青格尔草原便是地狱!从此我们各族再无‘你我’,只有‘我们’!”

远处,被救下的牧羊少年巴特尔望着残破的草原,却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不同服饰、不同语言的人们并肩而坐,篝火映照着他们交织在一起的身影。

这场烈火,烧毁了草场,却烧出了各族心中更坚韧的纽带。

上一章 第二十六章 西域的爱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