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最终留在了本省,去了南方一所综合类大学,校园临湖,四季常绿,陈酸去了北方的理工院校,城市大而匆忙,冬天的风能把人吹透。
他们没在一个城市,甚至不在一个时区的生活节奏里,但都在为各自的大学生活忙碌着,也在为这段刚刚确定的关系,小心翼翼地探索着。
异地恋的第一天,是从一句简单的“到了吗”开始的。
李夏拖着行李箱站在宿舍楼下,阳光很烈,蝉鸣很响,他拍了张照片发给陈酸:
李夏: 我到学校了,宿舍楼有点旧,但阳台能晒到太阳,还不错。
C: 那挺好的,比我这儿强,我宿舍窗户外面就是条大马路,天天听喇叭声。
李夏: 哈哈哈那你惨了,记得买耳塞。
C: 已下单,还买了你上次说好吃的牛肉干,寄到你学校快递站了,记得去拿。
李夏盯着那条消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拖着箱子上了楼,一路上和室友们打招呼,心里却悄悄藏着一丝甜意。
晚上,他拆开包裹,牛肉干的包装袋上还贴着一张便利贴,字迹熟悉又克制:
“少吃点,别上火。——C”
他盯着那几个字看了好久,然后把便利贴折好,放进了钱包最里层。
异地恋最神奇的地方,大概就是它逼着你学会用另一种方式相爱。
他们很少煲电话粥,因为都知道,有时候沉默比言语更真实。但每天晚上,无论多晚,都会有一句“睡了吗”或者“晚安”准时出现在对话框里。
李夏喜欢在睡前给陈酸发一张照片——可能是校园里的猫,可能是食堂新出的菜,也可能是他自己在图书馆窗边发呆的样子。
陈酸则总是回得简洁,有时是一张自习室的灯光,有时是一碗泡面的热气,偶尔是一张天台的星空。
他们不常说“想你”,但每一张随手拍的照片背后,都是无声的惦念。
有一次,李夏感冒了,发了一条语音说自己头疼,声音沙哑。不到十分钟,陈酸的视频电话就打了过来。
“怎么不早点说?”视频那头的陈酸皱着眉,背景是他宿舍乱糟糟的书桌。
“小感冒而已。”李夏吸了吸鼻子,却忍不住笑了,“你这么着急干嘛?”
“我这不是怕你傻不吃药。”陈酸嘴硬,却已经点开了外卖软件,“我给你点了药,等会儿到了记得吃。”
李夏看着他手忙脚乱翻找地址的样子,忽然觉得,原来被人放在心上的感觉,是这样的温暖。
每个月,他们都会尽量抽时间见一次面。
有时是李夏坐高铁北上,有时是陈酸坐夜班火车南下。见面的时间不长,有时候只有两天,甚至一天,但他们都珍惜得不得了。
见面的时候,他们不像热恋期的情侣那样整天黏在一起,反而更像两个老朋友,一起走路、吃饭、逛超市,偶尔牵牵手,偶尔靠一靠。
有一次,他们在李夏的城市见面,傍晚时一起去江边散步。风吹得很舒服,远处灯火初上,江面泛着细碎的光。
“陈酸。”李夏忽然停下脚步,转头看他。
“嗯?”
“你说,我们会一直这样吗?”
陈酸愣了一下,然后转头看着他,认真地说:“我不知道‘一直’有多远,但我知道,现在我不想和你分开。”
李夏笑了,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那就行。”
他们不需要太多承诺,因为每一次见面,每一次道别时的拥抱,每一次隔着屏幕的关心,都已经说明了一切。
作者开始码番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