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晨曦微露,若兰便已起身,来到若曦床前。
她如往常一般跪坐在蒲团上,双手合十,低声诵念佛经。
巧慧静立一旁,时不时为若兰递上一盏温热的茶。
她看着若兰愈发消瘦的身影,眼中满是心疼。
午时已过,床上之人已然没有要苏醒迹象,巧慧终于忍不住轻声道:"夫人,您从早到现在还未吃什么东西,身子如何受得住?不如先用些膳食可好?"
若兰的目光依旧停留在若曦苍白的面容上,犹豫不决。
巧慧见状,又劝道:"大夫都说二小姐脉象平稳,二小姐定会平安无事的。但若是二小姐醒来看到你如今这般消瘦的样子,不知该有多心疼呢。"
"你说得是。"若兰轻叹一声,终于起身,"冬云,你陪着我去用膳。巧慧,你留在这里守着二小姐。"
巧慧应声,目送若兰离去后,轻轻坐在床边的绣墩上。
望着若曦安静的睡颜,她不禁想起从前在西北时,二小姐幼年时活力十足的模样。
那时候的她还是一个只会跟在巧慧身后要糖葫芦吃的小姑娘,一旦没有糖葫芦,她的脸色便会皱成一团,像个小老太太一样
"咳咳!"两声轻咳突然打断了巧慧的回忆。
她惊喜地看见若曦缓缓睁开双眼,正茫然地环顾四周。
"这是哪儿?"若曦的声音有些沙哑。
"二小姐!您可算醒了!"巧慧激动地凑上前,"您可有哪里不舒服?"
若曦困惑地指着自己:"二小姐?你是在叫我吗?"
巧慧心头一紧,以为她因为昏迷刚醒有些神志不清,连忙解释:"这里是八贝勒府,不是西北军营了。二小姐可还记得?"
若曦摇摇头,沉默地低头摆弄起自己的手指。
巧慧急得眼眶发红,连忙吩咐小丫鬟:"快去请夫人!就说二小姐醒了,只是...似乎有些记不清事了。"
不多时,若兰匆匆赶来,身后跟着府中的老大夫。她强自镇定地对大夫道:"劳烦您再给若曦诊诊脉。"
大夫仔细诊脉后,捋须道:"姑娘身子已无大碍,只需再服几剂滋补的药便可。"
听到若曦无事的答案,若兰担忧的情绪得到了缓解,随后想到巧慧方才派人通报时所说的话,重新问道“那她记不清事是何缘故?”
“想来是因为姑娘昏迷了好些日子了,猛得清醒过来还是有些不适应,想必过两日就好了”大夫的语气有些不确定,若兰也不纠结,只要若曦醒过来无事就好了
“冬云,替我送大夫出去”
待大夫退下,若曦突然扑进若兰怀中,泪水夺眶而出:"姐姐...我终于又见到你了...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这声"姐姐"让若兰浑身一震。
当年在西北分别时,若曦也是这样扑在她怀里哭喊。
回想到姐妹分散多年,回想到若曦昏迷的这些日子,若兰再也忍不住,紧紧抱住妹妹,泪水无声滑落。
姐妹二人相拥而泣,仿佛要将这些时日的担忧与思念都哭尽。
巧慧站在一旁,既开心又困惑。
等到二人情绪稍稳,她小心翼翼地问道:"二小姐,您方才不是...不认得自己了吗?"
若曦破涕为笑,伸手点了点巧慧的额头:"傻丫头,我逗你玩的。"
话音未落,巧慧已扑上来紧紧抱住她,声音哽咽:"二小姐您吓死奴婢了!"
若兰看着她们,眼中满是温柔。
窗外,夕阳的余晖穿透云层,正好洒在若曦的笑脸上,为这间屋子带来了久违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