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大门坐北朝南,踏入那朱红色的正门,一座东西走向的照壁便映入眼帘。
穿过长长的长廊,三间仪门赫然出现在眼前。
户部看起来确实比翰林院阔绰不少。
同僚们瞧见温初桐,纷纷拱手作揖道贺:“恭喜温员外郎荣升户部。”
温初桐赶忙还礼:
温初桐多谢,同喜同喜。
走进仪门,艾探花端着热茶迎了上来:“温大人,外面天冷,快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既然温大人已到,那咱们便开始点卯吧。”
户部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去早朝了,负责点卯的是户部郎中。
同僚们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丝毫没有怪罪温初桐点卯迟到的意思。温初桐简直受宠若惊。
户部的同僚们真是既善良又热情,一个个容貌清秀,一看就是和善之人。
温初桐在打量着户部的新同僚,新同僚们也在打量着她。
不过就是个长相出众的姑娘罢了,为何尚书大人如此重视,还叮嘱他们要小心伺候着?
不仅如此,竟还派艾探花亲自来安排接待的细节。艾探花可是尚书大人的公子,大夏最年轻的探花郎,这样一位前途似锦的青年才俊,却被安排来负责温大人的接待工作。
即便温员外郎深得皇帝宠爱,也不至于让他们这般讨好谄媚吧?
他们可都自认为是良臣呢。
艾探花只是微笑,并不言语:一会儿你们就知晓缘由了。
点完卯后,户部郎中强压下心中的疑惑,领着温初桐来到一间单独的办公室前,淡淡地说:“温员外郎,这便是您的办公间。”
门被打开,只见一个不足十平米的小房间里,摆放着一张小床,床上用品竟和她在翰林院时的一模一样。
温初桐感动得几乎要落泪了!!
户部居然这么贴心吗?!
不知情的,恐怕还以为误入了传销窝点。
【户部真是个好地方啊,皇帝圣上怎么没早点把本大人调过来啊!!!】
同僚们:“哔哔——”(省惊)
唯有艾探花神色淡然。
【听说户部油水丰厚,大家都挤破头想进户部,让本大人瞧瞧,这些可爱的同僚们都是怎么捞油水的?】
户部的职能类似现代的民政部和财政部。(1)
掌管财政的部门,捞油水的门道自然不少。
比如地方财政拨款、河工修缮拨款,这款项何时拨付,全由户部说了算。
要是走了关系送了礼,拨款就会迅速。没关系的就只能走正常程序,而这程序如何走,要走多久,那就全看户部的心情了。
户部每年收受外地官员的孝敬,也是各部门中最多的。
就连那些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为了军饷,都不敢轻易得罪户部官员。
【户部郎中昨晚才和辽东巡抚去喝了花酒......我滴个乖乖,昨晚陪户部郎中喝花酒的那个青楼女子,胸可真大啊!!!】
【可把户部郎中给乐坏了,怪不得今天郎中大人眼圈乌青,昨晚怕是累坏了吧,嘻嘻。】
其他同僚:!!
怎么个累法?
不会是忙活了一整晚吧,温大人不妨详细说说?
【不仅如此,郎中大人还收了辽东巡抚......】
户部郎中大惊失色:“哎哎哎,温大人,您瞧瞧这鎏金香炉,可还满意?!”
郎中大人抬手抹了抹头上的冷汗。
我的老天爷啊,终于明白尚书大人为何如此谨慎了。
这哪里是什么小姑娘,分明就是姑奶奶啊!姑奶奶,咱们对您这么热情,您可手下留情啊。
艾探花瞅了瞅户部郎中:郎中大人,不是要做良臣吗?
户部郎中无奈道:这良臣谁爱当谁当!
反正本官是不当了!
“温大人,这鎏金香炉要是您不满意,本官立刻让人再换一个来!!!”户部郎中瞬间变得谄媚起来。
温初桐仔细一瞧,小床边果然放着一个三足鎏金小香炉,香炉里燃着安神的香饼。
一旁的主事小心翼翼地递上一本薄薄的本子:“温大人,您先看看,觉得什么工作适合您?”
温初桐接过主事递来的小册子,随意翻了翻。
小册子很薄,就那么三五页,大致介绍了户部的职能,各位官员负责的工作以及这些工作的具体内容。
【什么工作都不合适!】【本大人天生就不是干活的料!】
主事吓得战战兢兢,生怕引起温大人的注意从而被爆出黑料,赶忙引着她到床边,“温大人别急,您慢慢看,想个三五天、七八天,要是没想好,再多想个三五个月也无妨,想清楚了咱们再商议也不迟。”
说完,一众同僚退出小房间,还贴心地帮她把门关上。
艾探花轻车熟路地搬来一张桌椅,坐在温初桐房间门口办公。
温初桐可不能辜负同僚们的一番好意,倒头便睡。
一觉睡到午时,林氏派人送的饭菜刚好送到。
温初桐吃完饭,品着茶,同僚们又送来了肉干、蜜饯等小零食,让她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此刻的同僚,就如同她的家人一般。
在这般温馨的氛围下,温初桐生平第一次萌生了“要不就工作一下”的念头。
她重新拿起小册子,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依旧没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要不先出去和同僚们联络联络感情?
她总感觉户部的家人们虽然热情,但对她还是有些敬畏。
是不是自己表现得太过高冷了?
这她擅长,聊聊八卦就能拉近关系。
看看同僚们都有哪些趣事——
【丁主管昨天被老婆打了,脸上被抓出一道红印子,还骗大家说是猫抓的。】
【何主事家的儿子看上了隔壁家的姑娘,天天在家埋头写情诗,何主事还以为儿子在发奋学习呢......】
温初桐正沉浸在这些八卦中,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敲门声,她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艾探花。“温大人,休息好了吗?”
温初桐问道:
温初桐艾探花,你觉得我适合做什么工作呢?
艾探花微笑着回答:“温大人雄才大略,那些简单的文书工作自然配不上温大人,温大人不妨思考一下,如何为国库创收,温大人只需负责出谋划策,那些繁杂的粗活累活,交给下面的人去办就好。”
温初桐眼睛一亮:!!
艾探花这话可真会说啊。
尤其是“雄才大略”这四个字,听得温初桐浑身舒畅。
照艾探花的意思,她只要动动嘴皮子,具体的操心事儿自会有人去做。
这和在翰林院有什么差别?!
可是,温初桐自认为是个文盲,连大多数字都不太会写,哪懂什么国家大事,于是虚心请教:
温初桐艾探花,你给我讲讲,国库都有哪些增收的办法呢?
艾探花赶忙沏了杯热茶递过去,然后娓娓道来。
他先是给温初桐讲解了国库的主要收入来源,又列举了以往采用过的增收办法。
盐引、茶引、香药引等钞引,相当于大夏的有价证券。
三年前刚刚增发过盐引,当时一共增发了六百万张,一张大引对应500斤盐、小引对应400斤盐,一下子增发了好几亿斤盐,相当于把大夏未来四年的盐都提前售卖了出去。增发之后,国库的压力倒是有所缓解,但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增发盐引这条路走不通,增发茶引、香药引,也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要是温初桐能想出充盈国库的办法,户部尚书这个位置都可以让给她。
温初桐可吃不了当官的苦,尤其是户部尚书,还要去上早朝,那简直要了她的命。她是看在户部众人的份上,才愿意动动脑筋。
前朝宝藏倒是可以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但那是温初桐留着养老的银子,才不会便宜皇帝圣上。
思来想去,温初桐说道:
温初桐我倒是想到一个办法。
艾探花立刻说道:“洗耳恭听。”
温初桐一本正经地说:
温初桐咱们禁赌吧。
赌王家里可都是富得流油,尤其是那些赌王,死后留下五千亿的遗产,随便抄上两个赌场,国库不就充实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