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上,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苏瑶在一片赞誉声中,心中却隐隐有一丝忧虑。她深知,朝堂局势瞬息万变,一场胜利虽能带来短暂的安宁,但潜在的矛盾并未彻底消除。
宴会结束后,苏瑶和苏烈回到将军府。苏瑶回想起宴会上一些大臣看似热情却暗藏深意的目光,心中不禁思索起来。
“父亲,今日宴会上,我总觉得有些大臣的态度不太对劲。虽然他们都在祝贺我们,但眼神中却透着几分复杂。”苏瑶对苏烈说道。
苏烈微微皱眉,点头道:“瑶儿,你观察得没错。朝堂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我们此次立下大功,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忌惮。他们表面上的祝贺,说不定只是暂时的。”
苏瑶心中明白父亲的意思,她深知,武勋集团势力的壮大,很可能会让一些支持改革的大臣感到不安,从而引发新的矛盾。
“父亲,那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一心为盛国,难道也要卷入这些无谓的纷争中吗?”苏瑶无奈地说道。
苏烈拍了拍苏瑶的肩膀:“瑶儿,我们虽不想参与纷争,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为今之计,我们要更加小心谨慎,加强与朝中正直大臣的联系,同时也要留意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的动向。”
苏瑶点头,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
与此同时,在皇宫中,萧御也在思考着朝堂局势。他深知,苏烈和苏瑶的战功虽然为盛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也可能会引发一些内部矛盾。
“来人,传李丞相进宫。”萧御对身旁的太监说道。
不多时,李丞相来到御书房。李丞相是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为人正直,萧御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应对之策。
“陛下,不知唤老臣前来,所为何事?”李丞相恭敬地问道。
萧御眉头紧皱,将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丞相,苏烈和苏瑶此次边疆大捷,本是好事。但朕担心,这会引起朝中部分大臣的不满,从而引发新的纷争。你对此有何看法?”
李丞相思索片刻,说道:“陛下,苏将军和苏姑娘对盛国忠心耿耿,他们的战功有目共睹。然而,朝堂上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武勋集团势力的增强,确实可能让一些大臣感到不安。陛下不妨借此机会,加强朝堂的平衡,重用一些中立的大臣,同时引导各方势力为国家的发展共同努力。”
萧御听后,心中豁然开朗:“丞相所言极是。朕会按照你的建议,妥善处理此事。只是,苏瑶和苏烈这边,朕也不想让他们受到委屈。”
李丞相微笑着说道:“陛下重情重义,苏将军和苏姑娘想必也能理解陛下的难处。只要陛下能公正处理朝堂事务,相信他们会全力支持陛下的。”
然而,就在萧御和李丞相商议应对之策时,一些心怀不轨的大臣已经开始暗中谋划。他们担心武勋集团在萧御心中的地位日益稳固,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于是决定再次联手,寻找机会打压武勋集团。
“苏烈和苏瑶此次立下大功,陛下对他们愈发信任。我们若不采取行动,日后恐怕再无机会。”一位大臣阴沉着脸说道。
“没错,我们必须想个办法,让陛下对武勋集团产生怀疑。”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他们商议后,决定制造一些谣言,说苏烈和苏瑶在边疆私自扩充军队,意图谋反。他们深知,谣言一旦传开,即使没有证据,也可能在萧御心中埋下怀疑的种子。
很快,这些谣言便在朝堂上悄悄流传开来。一些不明真相的大臣开始私下议论,对苏烈和苏瑶的忠诚产生了怀疑。
苏瑶在将军府中,察觉到了京城气氛的异样。她发现,一些平日里与她交好的大臣,见到她时眼神变得躲闪,言语也变得谨慎起来。
“父亲,京城似乎又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我感觉大家对我们的态度都变了。”苏瑶焦急地对苏烈说道。
苏烈脸色凝重:“瑶儿,看来有人又在背后搞鬼了。我们必须尽快查明真相,否则,这些谣言可能会对我们造成极大的伤害。”
苏瑶心中明白,这次的谣言来势汹汹,若不及时澄清,不仅她和父亲会陷入困境,还可能影响到武勋集团和盛国的稳定。而萧御在听到这些谣言后,又会作何反应?她与萧御之间刚刚稳定的感情,是否会因为这些谣言而再次面临考验?一切都让苏瑶感到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