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等到闫思雨宣召敬太妃见面时,敬太妃就已经将满屋里面上下左右的人,全部得罪完了。
敬太妃一进正殿,看见高坐的闫思雨,眼底难掩妒意倾泻漏出。
不过她还是像一个斗胜的公鸡一样,高昂着头,敷衍得给闫思雨行礼问安,丝毫不见第一次的恭敬态度,只剩下不存在的高贵。
“太妃过来有何贵干?”
闫思雨困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自然不在意敬太妃到底有多敷衍,她现在只希望这个烦人的家伙干净走,别打扰她睡觉。
显然闫思雨的心愿是落空了,敬太妃不经没有表明自己的来意,还一副意味深长的看着闫思雨。
奇怪的眼神,把闫思雨原有的瞌睡虫都吓跑了。
闫思雨:不是。她没事吧!怎么这幅表情,跟吃了毒菌子一样,没事能不能去洗洗胃,别来烦我啊!!
“敬太妃,哀家脸上是有花吗?”
说出口的话,闫思雨就有点后悔了。
自己干嘛跟一个毒菌子吃多了的人较量啊!
显得自己好没品啊!
并且闫思雨还觉得,这人嘴里吐不出什么好话。
果不其然敬太妃,那张狗都嫌的嘴里说的话,就是用来恶心人的。
“看来娘娘最近过得挺滋润的啊!瞧瞧这满面红光,就是不知道皇帝知道吗?”
莫名其妙的一句话,说的闫思雨头脑发懵。
这啥玩意?她说了个啥?我一个城里人咋听不懂呢?
这话闫思雨是听不懂,但不代表她旁边的李嬷嬷听不懂。
这分明就是指那档子事后,女子的模样。
这不明摆着给自家娘娘造谣吗?
古代女子的名节有多重要,同位女子的敬太妃不是不知道,跟何况闫思雨的情况与常人不同,不必在意这些,可这也不代表,敬太妃她可以肆意捏造事实。
“敬太妃,慎言!皇宫不是你一人的言堂,事事都要讲求礼法,你今日的不敬行为,嬷嬷我必定如实回禀皇帝。”
慈祥宫每一个人敬太妃都不怕,唯独就怕皇帝,一听李嬷嬷要告状,吓得立马道歉。
“太后娘娘仁德,自不会在意妾身这次的鲁莽,妾身日后必定谨言慎行,往李嬷嬷不用禀告皇帝了。”
说是给闫思雨道歉,其实话里话外都是向着李嬷嬷说的。
而李嬷嬷深知她的秉性,对此事不多回应,只是淡淡的看着敬太妃讨好的眼神,不经冷笑。
这年头人见多了,还是对这种拎不清的人感到无语,先不说闫思雨这太后之位的水分,但也总不能一个六品小官家出来的小姐坐合适。
起码闫思雨母家是丞相府,虽说是刚寻回来的真小姐,可也比敬太妃的身份高多了。
再说满宫望去,就没有比自家娘娘母家势力还高的太妃了,她敬太妃属实排不上号。
李嬷嬷警告的眼神,逼的敬太妃不得不将自己的目的长话短说。
“妾身这次来主要是想回趟母家,给父亲办六十寿辰,往娘娘批准。”
妃嫔入了皇宫就是天家人,哪有随意回家之说,可这大昭国对孝道看的尤为重视,最讲求六十多岁以上老人的寿辰,而且六十岁寿辰还需大办特办,远走远嫁的儿女们必须到场,承欢老人膝下。
就连嫁入皇宫的女子也不例外,所以敬太妃这次回归的理由,也是合情合理,作为太后的闫思雨是没有拒绝的权利的。
慈祥宫中大半人,以前都是在皇帝身前伺候,对敬太妃的事情也是有了解的,自然知道她说的话是正确的。
因此李嬷嬷递给冬雨一个眼色,让其告诉娘娘,同意敬太妃回府的要求。
收到李嬷嬷的眼色的冬雨,在闫思雨的耳边轻语。
“娘娘,敬太妃所言属实,您得同意这件事,也得送上些贺礼。”
闫思雨点头回应,表示自己知道了。
随即缓缓开口,对敬太妃笑着说:“哀家知道了,敬太妃就准备准备回府庆寿吧!”
“哀家,这里让李嬷嬷他们备些厚礼,送给敬太妃,敬太妃可要将哀家的诚意带到吧。”
接着让李嬷嬷将敬太妃送走了,她实在是受不了敬太妃的脾气了。
刚才她没听懂的话,在李嬷嬷那番话的点醒下也是明白了。
在怎么说,自己好歹在现代也是一个二十三岁的成年人吧!
同时,敬太妃这种造谣行为,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会对一个女孩造成不可逆的打击。
俗话说的好: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就现代互联网上的案例,足以证明造谣的人是多么可恨了。
闫思雨实在是对这种人没有好脸色,在让敬太妃和她待在同一个屋檐下,她真的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打人。
好歹自己也是个太后吧!随便打个人,也是没人说的,就算说有怎么了?他们敢说到自己面前吗?
——————
作者有话说:
宝宝们,可以多多评论、多多点赞、多多投花吗?
求求啦!(摇尾乞怜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