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灯元节,是沈清颜记忆中最璀璨的一夜。彼时,她是尚书府的千金,而宋怀瑾,是年轻的将军。两人虽出身不同,却因一场意外的邂逅,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夜晚,月色如银,洒满了整个长安城。街道上挂满了五彩斑斓的花灯,人们身着节日的盛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手中提着各式各样的小灯笼,欢快地奔跑着,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元宵香气。
沈清颜穿着一件淡粉色的长裙,裙摆上绣着精美的牡丹花,发间插着一支玉簪,显得格外清丽动人。她跟着父亲和母亲,来到了城中最热闹的集市。沈尚书是一个严厉的人,但对这个唯一的女儿却宠爱有加。母亲则温柔贤淑,总是微笑着陪伴在她身边。
集市上人山人海,沈清颜被各种花灯和小吃吸引,忍不住东张西望。她看到一个摊位上挂着一盏精美的莲花灯,心中一动,便挣脱了母亲的手,朝着那个方向跑去。然而,她却没有注意到,人群渐渐将她与父母隔开。
沈清颜回头一看,发现父母不见了,心中顿时慌乱起来。她四处张望,却只看到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正在这时,一只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她回头一看,只见宋怀瑾站在她身后,微微一笑:“沈小姐,你迷路了吗?”
沈清颜心中一喜,连忙点了点头:“宋将军,我找不到我爹娘了。”
宋怀瑾伸出手,温和地说:“别怕,我带你去找他们。”沈清颜握住他的手,心中顿时踏实了许多。宋怀瑾带着她在人群中穿梭,不一会儿就找到了沈尚书和沈夫人。
沈尚书看到女儿平安无事,松了一口气,笑着对宋怀瑾说:“怀瑾,多亏有你。今天真是多亏了你。”
宋怀瑾微微一笑,谦逊地说道:“尚书过奖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沈清颜看着宋怀瑾那张温和而英俊的脸,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好感。她拉着母亲的手,轻声说道:“娘,我想买那盏莲花灯。”
沈夫人笑着点了点头,带着沈清颜走向那个摊位。宋怀瑾则跟在她们身后,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沈清颜。
沈清颜买下那盏莲花灯,小心翼翼地提在手中。她回过头,对宋怀瑾说道:“宋将军,谢谢你。”
宋怀瑾微微一笑:“不用谢,沈小姐,你提着灯小心些。”
沈清颜点了点头,心中却有些不舍。她知道,宋怀瑾很快就会回到军营,而她,也会回到尚书府的深闺之中。然而,命运却在这一刻悄然改变。
沈尚书看到女儿对宋怀瑾似乎有些好感,心中暗自高兴。他拍了拍宋怀瑾的肩膀,说道:“怀瑾,等会儿我们去放河灯,你也一起去吧。”
宋怀瑾点了点头,心中也有些期待。他早就听说过沈清颜的才情与美貌,却从未想过,自己会在这样一个夜晚与她相遇。
夜深了,人群渐渐散去,但河边却热闹起来。人们纷纷来到河边,放上一盏盏河灯,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沈清颜提着那盏莲花灯,走到河边。她看着河面上漂浮的点点灯光,心中充满了期待。宋怀瑾站在她身边,目光中带着一丝温柔。
沈尚书和沈夫人站在不远处,微笑着看着他们。沈尚书低声对夫人说道:“怀瑾这孩子,人品不错,清颜要是能嫁给他,我也就放心了。”
沈夫人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欣慰。
沈清颜将莲花灯轻轻放在河面上,看着它随着水流慢慢漂远。她轻声说道:“我希望,这盏灯能带着我的心愿,飘到远方。”
宋怀瑾看着她,心中一动,说道:“沈小姐,你的愿望是什么?”
沈清颜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我希望,天下太平,人们都能过上幸福的日子。”
宋怀瑾微微一笑:“这是个美好的愿望。我会努力去实现它。”
沈清颜看着他,心中涌起一股温暖。她轻声说道:“宋将军,你也要小心,不要受伤。”
宋怀瑾点了点头,目光坚定:“我会的。沈小姐,你也要保重。”
那一刻,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银色的纱衣。沈清颜心中暗暗发誓,无论未来如何,她都会记住这个美好的夜晚,记住宋怀瑾那温暖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