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淘淘饭店的玻璃窗洒进来,照在墙上一排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无名指上的婚戒。
新新握住父亲的手:"妈妈一定在天上看着我们呢。她最拿手的红烧排骨,我今天特意加在了火锅店的周年庆菜单上。"
淘淘的眼眶有些湿润,他清了清嗓子:"好了,准备开门吧,今天肯定很忙。"
上午十点整,淘淘饭店的大门准时打开。令父女俩惊讶的是,门外已经排起了长队。排在第一个的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淘淘一眼就认出了她。
"王奶奶!您怎么来了?"淘淘赶紧上前搀扶。
"淘淘啊,我可是你的第一批顾客!"王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25年前开业那天我就来了,今天怎么能错过?"
新新端来一杯热茶:"王奶奶,您先坐着歇会儿,我马上给您上菜。"
队伍中还有不少熟悉的面孔——住在隔壁街区的张老师,每周五必来吃水煮鱼的李先生,甚至还有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他们是新新火锅店的常客。
"新新姐!我们特意请假来支持你的店!"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兴奋地挥手。
新新笑着回应:"谢谢你们!今天火锅店有特别准备的鸳鸯锅,记得去尝尝!"
饭店很快座无虚席。厨房里,淘淘系上那条已经洗得发白的围裙,开始熟练地颠勺炒菜。25年的时光仿佛在他挥舞锅铲的动作中凝固,每一个翻勺、每一次调味都精准得如同肌肉记忆。
"爸,12号桌要一份宫保鸡丁和麻婆豆腐!"新新匆匆跑进厨房报单,又急匆匆地出去招呼客人。
淘淘笑着摇摇头,女儿这风风火火的性子,简直和她妈妈一模一样。他往锅里倒入花生米,香气立刻弥漫开来。
与此同时,新新的火锅店也热闹非凡。虽然才开业五年,但凭借独特的汤底配方和优质服务,已经成为附近年轻人聚会的首选地。今天推出的"点一送一"活动更是吸引了大批顾客。
"新新,3号桌的鸳鸯锅底要微辣的!"服务员小杨喊道。
"知道了!"新新正在帮一桌年轻人调蘸料,"我们的秘制芝麻酱是爸爸教我的配方,25年都没变过哦!"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哇!这个味道...让我想起小时候奶奶做的蘸料!"
新新微笑点头:"美食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能带我们回到最温暖的记忆里。"
回到淘淘饭店,中午的客流高峰稍稍缓和。淘淘擦了擦额头的汗,走出厨房透口气。他惊讶地发现,饭店里不仅有老顾客,还有很多陌生面孔。
"淘淘老板,我是看了社交媒体推荐专门过来的!"一对年轻情侣兴奋地说,"他们说您的回锅肉是全城最好吃的!"
淘淘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过奖了过奖了,就是家常做法。"
这时,新新急匆匆地跑进饭店:"爸!出状况了!火锅店那边牛羊肉快不够了,今天客人比预计的多了一倍!"
淘淘立刻拿出手机:"别急,我这就给老刘打电话,他肯定有存货。"25年的经营让他早已建立起可靠的供应商网络。
电话接通后,淘淘用不容商量的语气说:"老刘,立刻送50斤牛肉、30斤羊肉到新新火锅店,对,就是今天,加急!"
挂断电话,淘淘拍拍女儿的肩膀:"搞定了,半小时后到货。记住,遇到问题不要慌,总有解决办法。"
新新松了口气,笑着点头:"知道了,老爸最厉害了!"
下午两点,两店的客流达到顶峰。淘淘饭店里,服务员们忙得脚不沾地,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王奶奶那一桌已经换了三拨人,老人家却还坐在那里,慢慢品尝着一碗银耳汤。
"淘淘啊,"王奶奶叫住路过的淘淘,"看着你把一个小饭馆经营得这么红火,还把女儿教得这么好,我真替你高兴。"
淘淘蹲下身,握住老人布满皱纹的手:"王奶奶,要不是像您这样的老顾客一直支持,我可能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另一边,新新正在火锅店处理一个小意外。一位顾客不小心打翻了蘸料碗,弄脏了衣服。
"非常抱歉!"新新立刻拿来干净的毛巾和店里备用的T恤,"这是我们店里的纪念T恤,您先换上,衣服我们会负责干洗。"
顾客的怒气立刻消了大半:"你们服务真好,难怪评价这么高。"
新新微笑:"这是爸爸教我的,顾客永远第一位。"
傍晚时分,客流终于开始减少。淘淘来到火锅店,看到女儿正和员工们一起收拾餐桌。她的额头上挂着汗珠,但眼睛亮晶晶的,充满活力。
"累了吧?"淘淘递给女儿一瓶水。
新新一口气喝了半瓶:"累但快乐着!爸,今天我们火锅店的营业额是平时的三倍!"
淘淘欣慰地看着女儿:"你做得很好。知道吗?25年前我开业那天,手忙脚乱的,差点把糖当盐放进菜里。"
新新咯咯笑起来:"真的吗?那个严肃认真的淘淘老板也有这种时候?"
"当然有啊,"淘淘眼神温柔,"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的。重要的是坚持和热爱。"
夜幕降临,两店的活动接近尾声。淘淘和新新决定提前打烊,邀请所有员工一起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
在淘淘饭店的大圆桌上,摆满了各色菜肴——有淘淘拿手的红烧肉、新新创新的麻辣香锅,还有员工们各自带来的拿手菜。
"今天辛苦了!"淘淘举起茶杯,"感谢大家这些年来的付出。特别是新新,五年前说要开火锅店时我还担心,但现在看来,你比我当年强多了!"
员工们纷纷鼓掌。小杨站起来说:"新新姐教了我们很多,她说服务要用心,就像淘淘老板做菜一样用心。"
新新有些不好意思:"这都是爸爸教我的。记得小时候,我问他为什么每天都要亲自检查每道菜,他说'食物是带着心意送到客人面前的,不能马虎'。"
淘淘的眼眶又湿润了。他没想到女儿记得这么多细节,更没想到自己的经营理念已经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饭后,员工们陆续离开,只剩下淘淘和新新父女俩。他们坐在饭店门口的长椅上,望着满天繁星。
"爸,我在想..."新新犹豫了一下,"也许我们可以把两家店的成功经验整理出来,写成一本小册子?"
淘淘惊讶地看着女儿:"你想扩大经营?"
"不是马上,"新新认真地说,"但总有一天,我们可能会开第三家、第四家店。我想把您的理念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尝到带着'家'的味道的食物。"
淘淘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轻搂住女儿的肩膀:"你长大了。25年前,我只想开个小饭馆养家糊口;现在,你让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夜风轻拂,饭店门口的红灯笼轻轻摇曳,投下温暖的光晕。25年的岁月在淘淘脸上刻下皱纹,却也沉淀出从容与智慧;5年的历练让新新褪去青涩,展现出独当一面的能力。
"明天还要营业呢,早点休息吧。"淘淘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饭店的招牌。
新新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爸,下周是妈妈的忌日,我们一起去看看她吧?带上她最爱的茉莉花。"
"好。"淘淘的声音有些哽咽,"她一定为你骄傲。"
父女俩锁好店门,走向各自的家。街灯下,两个被拉长的影子一前一后,时而重叠,时而分开,就像两代人的传承,既有延续,又有创新。
淘淘回头看了一眼饭店的招牌,在心里默默地说:下一个25年,会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