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
本书标签: 古代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

(第五章)祭坛惊变

三拜九叩的礼仪刚毕,众人还维持着躬身俯拜的姿势,祭坛下忽然响起青铜编钟的重音。六名身着朱红祭服的舞师踏着鼓点上前,他们头戴狰狞的熊罴面具,腰间悬着短刃,手中挥舞着绘有日月星辰的幡旗,跳起了楚国最古老的《大武》祭舞。

鼓点越来越急,舞师的动作也愈发刚猛,幡旗在他们手中翻飞如浪,面具上的金漆在阳光下闪得人睁不开眼。到了舞段高潮处,六名舞师忽然齐齐顿足,"唰"地拔出腰间短刃,刃锋在祭坛的光晕里划出六道冷弧——这原是祭祀中象征"斩妖除魔"的仪轨,此刻却让我后颈的汗毛骤然竖起。

就在众人的目光都被祭舞吸引时,我悄悄将右手缩进宽大的袖袍。指尖触到那枚早已备好的暗器——是用竹简削成的竹箭,箭簇被我用石块打磨得锋利如刀,尾端还缠着几根从草甸上薅来的马尾,恰好能借风力稳住方向。

方才登坛时,眼角的余光瞥见西侧礼官队列里,五个身着黑色劲装的武士始终手按腰间,靴底沾着的泥痕与太庙地砖的纹路格格不入。更可疑的是,他们跪拜时膝盖并未完全着地,指节泛白的手始终离腰间寸许——那是随时能拔刀的姿势。

编钟的长音陡然拔高,舞师的短刃劈向虚空。我借着俯身的动作,手腕在袖中猛地一振,五枚竹箭如离弦之箭射出,带着破空的轻响,精准地钉向那五个黑衣武士的胸口。

"噗嗤——"五声闷响几乎同时响起,被编钟的余韵掩盖了大半。

那五个武士脸上的狠戾还未褪去,身体已如断木般直挺挺地向后倒去,胸口插着的竹箭尾端还在微微颤动,箭簇没入的位置,正是心脏所在。鲜血顺着箭杆渗出,在他们玄色的劲装上洇开一朵朵暗梅般的血花,很快便浸透衣料,在洁白的祭坛地砖上积成小小的血洼。

"有刺客!"不知是谁先发出一声惊叫,祭坛上瞬间炸开了锅。

原本肃立的文武百官顿时乱作一团,文臣们惊呼着后退,宽袖被踩得歪歪扭扭;武将们则纷纷拔刀,"呛啷"的拔剑声此起彼伏。大君还僵在祭台中央,手中的玉圭"哐当"落地,脸色煞白如纸。

屈父反应最快,他一把将我和屈由拽到身后,腰间的青铜剑已然出鞘,剑身在晨光里泛着凛冽的寒光:"护驾!保护大君!"

屈由也立刻拔出佩刀,挡在我身前,方才还带着少年气的脸上此刻满是杀气:"原弟,躲好了!"

我缩在他们身后,袖袍下的手心全是冷汗。方才那一瞬间,原主的记忆突然涌来——这五个武士的身形,与三年前刺杀大司马(屈父)未遂的刺客极为相似,而那次刺杀的主谋,正是暗中勾结秦国的令尹子兰一党。

祭坛下的侍卫已经冲了上来,将倒地的武士团团围住。一个侍卫俯身检查,突然惊呼:"大人!他们嘴里都藏着毒!"

果然是死士。我暗暗咬牙,若不是提前察觉,此刻倒下的恐怕就是大君,或是我父亲了。

屈父提着剑走到武士尸体旁,目光扫过他们腰间的令牌,脸色愈发阴沉:"是秦国的'黑冰台'。"

"黑冰台?"大君终于回过神,声音里带着后怕的颤抖,"秦国竟敢在我楚国太庙行刺?"

礼官们慌忙收拾起散落的祭器,舞师们早已摘下面具,吓得面无人色。令尹子兰匆匆从人群中挤出,脸上堆着假笑:"大君勿惊,定是秦国奸细作祟,臣这就下令彻查!"他的目光扫过那五具尸体,又飞快地瞥了我一眼,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

我垂下眼睑,掩去眸中的冷光。子兰,你以为用死士就能瞒天过海?这一世,我既是屈原,便不会让你和秦国的阴谋得逞。

屈由碰了碰我的胳膊,低声问:"原弟,你方才看到是谁放的暗器了吗?"

我抬头看他,忽然笑了笑:"或许是先祖显灵,护佑大君吧。"

祭坛上的风还在吹,带着血腥味和檀香混合的怪异气息。我望着远处郢都的方向,那里的炊烟正袅袅升起,像极了现代都市的晨雾。只是这一次,我知道自己不再是旁观者——从射出那五枚竹箭开始,我便已站在了这乱世的棋盘中央。

上一章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下一章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