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
本书标签: 古代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

(第三十七章)稚语课业定 烈女府门惊

我缓过神,转头瞪了眼还捧着文书发愣的小石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听见了吧?府里的事找大哥去,别来烦我。我这几日忙着呢。”小石头缩了缩脖子,连忙点头应“是”。

打发走他,我蹲下身,目光扫过面前几位皇子公主,声音放软了些:“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还有六公主,跟我说说,杨先生平日里都教你们些什么呀?”

大皇子性子最沉稳,往前站了一步,双手背在身后,学着大人的模样躬身道:“回公子话,先生常讲些先贤处世的故事,说要我们学古人的仁心与智慧。”

二皇子紧跟着凑过来,晃着脑袋补充:“对!对!先生还教我们算术呢!教我们怎么算粮草、记账目,说‘算术清则心思明’,能让头脑更灵光。”

三皇子和四皇子性子内向,互相看了看,才小声嘀咕:“先生……还教我们写字,说字如其人,要写得端端正正。”

五皇子和六公主年纪最小,正揪着衣角玩得入神,压根没听进问话。我笑着揉了揉六公主的发顶,她才抬头眨了眨眼,吐了吐舌头,没说话。

我站起身,转向大君躬身行礼:“大君,皇子公主们所学偏于基础。您希望我后续教他们些什么?是侧重经史,还是添些实用的技艺?”

大君摩挲着腰间玉佩,沉吟片刻:“经史有杨先生教,你便多教些‘活学问’——比如你手册里那些辨人识事的道理,或是简单的应对之策,比死读经书有用。”

我刚应下“遵旨”,镜头已转至屈府大门口。屈父刚从军营回来,一身玄甲还没卸,就见府门前站着个小姑娘——一身利落的短打劲装,腰间悬着柄短剑,头发高束成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眉眼间带着股英气。

“哎呀,你是谁家的姑娘?”屈父走上前,笑着打量她。

那姑娘却不答话,猛地抬脚,“砰”一声踹在府门上。厚重的木门晃了晃,她叉着腰大喊:“叔叔!叔母!我是屈采儿!父亲让我来跟二表哥学习几日,你们在吗?”

屈父愣了愣,随即哈哈大笑:“原来是采儿!”

屈采儿见了他,眼睛一亮,当即摆开架势:“叔叔,好几年没跟你过招了,今日得试试!”说着就挥拳朝屈父胸口打去。屈父早有防备,侧身避开,伸手扣住她的手腕。两人你来我往,拳风带起衣角翻飞,竟打了个平手。

“丫头好武艺!真敢跟你叔叔动手!”屈父笑着发力,轻轻一拧就挣开了她的牵制。

屈采儿揉了揉手腕,撇了撇嘴:“叔叔,你都不疼的吗?我还以为能挨你一招呢。”

“你这丫头,几年不见,力气倒是长了不少,都成大姑娘了。”屈父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赞许。

屈采儿眼睛一转,忽然凑近:“对了叔叔,二表哥呢?我就是来跟他学规矩的,他人呢?”

屈父闻言,笑着摇头:“你表哥在宫里忙着呢,怕是近日都得在宫里周旋。你先跟我进府,梳妆打扮一番,好好歇着,等他回来。”

镜头再转,回到秦国咸阳宫。芈月听完嬴稷的抱怨,笑着站起身,对一旁的宫女吩咐:“去端盆凉水来。”随后转向嬴稷,语气温和:“大王,先洗把脸降降火气吧。张仪也是好心,他初来乍到,只是想劝您稳妥些。”

嬴稷接过凉水帕子,狠狠擦了把脸,还是气鼓鼓的:“好心?你是没见他那股子较真的劲!换作是你,定也会生气。”

“是吗?”芈月走到他身边,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可臣妾倒觉得,张仪敢直言,才是真的为大秦着想。他怕您一意孤行坏了计划,才敢冒着得罪您的风险劝诫。这般敢说真话的人,难得。”

嬴稷的气渐渐消了,抓着芈月的手嘿嘿一笑:“还是皇后最懂朕。只要看到你,朕的火气就消了大半。”

与此同时,右丞相魏冉的府邸里,气氛却截然不同。魏冉坐在主位上,手指轻叩桌面,听着手下的禀报。那手下笑得眉飞色舞:“丞相,您不知道!今日张仪在宫里被大王狠狠呵斥了!大王本就性子急,被张仪三两句‘急不得’惹毛了,当场就让他滚了!”

魏冉猛地拍案,抚掌大笑:“好!好得很!张仪是左丞相的人,他吃瘪,左丞相脸上也无光!这可真是大快人心!”

笑罢,他收敛神色,沉声道:“去,继续盯着张仪的动向。他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哪怕是跟谁递了个眼神,都要分毫不差地报给我!”

“是!属下告退!”手下躬身应道,转身快步离去。魏冉望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算计——张仪啊张仪,你在秦廷的日子,可不会那么好过。

上一章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下一章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