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第一节是化学实验课。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氨水和硫磺气味。
我正小心翼翼地往试管里滴加酚酞试剂,观察那抹梦幻的粉红色。
突然,隔壁实验台传来一阵极其富有节奏感的“噼啪”声,还伴随着某人压低的、带着明显flow的哼唱。
我疑惑地转头。
只见张真源,我们温和友善的“邻家哥哥”,正站在实验台前。
他面前没有烧杯试管,只有一个……算盘?
对,就是那种老式的、木框黑珠的算盘!不知道他从哪个犄角旮旯翻出来的古董!
他左手按着算盘框,右手手指翻飞,快得几乎出现残影!
算盘珠子被他拨打得噼里啪啦作响,那声音密集、清脆、充满韵律感,完美地融入了他口中哼唱的节奏里。
他微微闭着眼,身体随着算盘的节奏轻轻晃动,嘴里念念有词:
“氢氦锂铍硼(噼啪!),碳氮氧氟氖(噼啪噼啪!),钠镁铝硅磷(噼啪噼啪噼啪!),硫氯氩钾钙(噼里啪啦——咚!)…… Scandium! Titanium! Vanadium! Chromium! Manganese! Iron! Cobalt! Nickel! Copper! Zinc! Gallium! Germanium! Arsenic! ……”
好家伙!他把元素周期表,从中文版到英文版,硬生生用算盘打成了节奏感爆棚的rap!
还是带beat(算盘声)的那种!
旁边准备做“银镜反应”的宋亚轩听得两眼放光,手里的硝酸银溶液差点泼出来。
化学老师,一个戴着厚瓶底眼镜、脾气有点古怪的小老头,本来在巡视指导,听到这动静,好奇地踱步过来。
他推了推眼镜,凑近张真源,侧耳倾听了几秒,脸上先是困惑,随即变成了难以置信的惊奇。
“同学,你……”
化学老师指着那飞速跳动的算盘珠,
“你这……是在计算摩尔质量?”
张真源猛地睁开眼,看到老师,脸上瞬间切换回温和无害的笑容,手指也停了下来:
张真源“啊,老师好!不是计算,就是……嗯……复习元素周期表,加深记忆!您不觉得这样记得更快吗?自带BGM!”
他笑得一脸真诚,仿佛在用算盘打rap是天经地义的学习方法。
化学老师盯着那算盘,又看看张真源那张人畜无害的脸,嘴唇动了动,最终憋出一句:
“……很有创意。下次……小声点。”
然后摇着头,一脸“现在的年轻人我真不懂”的表情走开了。
宋亚轩立刻凑过去:
宋亚轩“源哥!牛哇!这Flow(节奏)!这Punchline(点睛之笔)!算盘打元素表!绝了!能不能教教我?我想给牛顿三大定律也编个曲!”
经过鸡腿被抢、物理课纸飞机、课间操变打歌、算盘打Rap等一系列“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级别的操作后。
我对这七个“插班生”的警惕值已经拉满。他们绝对有问题!不是整蛊综艺就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前哨站!必须找到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