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校园,生活似乎被按下了某种奇妙的加速键,又像是被注入了一种全新的、温热的底色。
深秋的银杏大道铺满碎金,寒风卷着落叶打着旋儿。
穆今禾刚走出法学院大楼,就看到何运晨颀长的身影立在路旁那棵最粗壮的银杏树下。他穿着深灰色的羊毛大衣,手里却提着一杯还在冒热气的奶茶。
“给你。”他递过来,是穆今禾最喜欢的芋泥波波,三分糖,温热。
穆今禾接过,指尖立刻被暖意包裹,驱散了刚才在模拟法庭唇枪舌剑带来的寒气。“不是说了不用等我嘛,你那边项目组讨论结束了?”
“嗯,刚结束。顺路就过来了。”何运晨说得无比自然,顺手接过她肩上沉甸甸的装着法律典籍和案例卷宗的帆布包。
两人并肩走在金黄的落叶毯上,脚步声沙沙作响。空气里有清冽的草木气息和奶茶的甜香。
“顺路?”穆今禾挑眉,含着吸管含糊地笑,“从工科楼到法学院,跨越半个校区,何大律师这路顺得可真够远的。”
何运晨脚步未停,耳根却悄悄漫上一层薄红。他推了推眼镜,一本正经地开始分析路径优化:“从工三出发,穿过中心花园,途径图书馆西侧,抵达法渊楼。直线距离虽非最短,但综合考虑沿途景观舒适度、避开人流高峰以及……最主要的是我想你了”
他顿了顿,侧头看向她,镜片后的目光坦荡又带着点狡黠,“终点吸引力加权值,此路线具有显著效率优势。”
“强词夺理,不过我很开心。”穆今禾笑着撞了一下他的肩膀,心里却像被那温热的奶茶熨帖过一样。
他们的话题很快从路径优化跳转到下午各自参与的课题。
“你上次提到那个欧盟法院的‘独创性投入’新标准,我查了原文,”何运晨边走边说,思路清晰,“感觉和我国司法实践中对‘智力创造’的实质性要求有可类比之处,但在‘投入’的量化认定上,他们似乎更侧重过程而非结果……”
“对!我也在想这个!”穆今禾眼睛一亮,立刻接上,“我们能不能借鉴这种‘过程导向’的思路,结合国内‘思想与表达二分法’的传统,构建一个更动态、更能适应生成式……独创性评估模型?比如……”
夕阳的余晖穿过金黄的银杏叶隙,在他们身上投下跳跃的光斑。
两个脑袋凑得很近,激烈的讨论声在宁静的校园小径上回响。法律术语、判例名称、逻辑推演在空气中碰撞、交织。
旁人或许觉得枯燥,但他们乐在其中。争论到关键处,何运晨会习惯性地推眼镜,穆今禾则会无意识地揪住他大衣的袖口。有时谁也说服不了谁,便默契地停下,相视一笑,把分歧暂时存档,留待图书馆再战。
这不再是单纯的学业交流,更像是一种只有他们才懂的、棋逢对手又惺惺相惜的亲密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