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陆今禾就真的戴着耳机,一边给自己煮了碗简单的面,一边听着耳机里传来的火锅沸腾的咕嘟声、抢菜的嬉闹声、毫无营养的斗嘴声、以及偶尔因为游戏胜负而爆发的大笑声。
这是一种陆今禾从未体验过的热闹和亲密。没有镜头前的表演感,就是一群好朋友最自然放松的状态。
她的面吃完了,却舍不得摘下耳机。
“哎,陆今禾,”蒲熠星的声音突然清晰地传来,像是又凑近了麦克风,“听得饿不饿?要不要给你描述一下黄子刚捞起来的那个虾滑,Q弹饱满,蘸满了香油蒜泥……”
陆今禾哭笑不得:“……谢谢你啊,我更饿了。”
那边传来一阵爆笑。
“阿蒲你做个人吧!”齐思钧笑骂。
那天晚上,陆今禾到最后也没怎么说话,但感觉像是参与了一场遥远的聚会。
直到夜深,大家才在一片互道“晚安”和“下次再聚”的声音中结束了语音。
放下手机,房间里重新变得安静,但陆今禾心里却暖融融的。
之后,这种“云端参与”渐渐成了常态。她不一定每次都会接语音,但总会看着群里他们约饭、约桌游、甚至约一起去健身房的消息。
偶尔,她也会在群里发个表情包回应一下,或者在他们讨论某个电影或书籍时,小心翼翼地发表一句自己的看法。
让她意外的是,每次她发言,总能得到回应。齐思钧会热情地接话,唐九洲会夸张地表示赞同,连郭文韬有时也会简短的“嗯”一声。而蒲熠星……
他有时会忽略,有时则会针对她的观点,抛出一个更深入或者更刁钻的问题,把她也拉进讨论的中心,逼得她不得不认真思考回应。
虽然过程有时让人抓狂,但每次讨论完,陆今禾都会觉得受益匪浅,甚至有点酣畅淋漓。
有一次,他们在群里讨论一本最近很火的科幻小说。陆今禾刚好读过,便分享了一个关于时间悖论的想法。
蒲熠星很快回复了。 [这个观点有意思。但如果按照书里‘观察者效应’的设定,你提到的那个悖论可能本身就不成立,因为主体的意识已经改变了时间线的连续性。你觉得呢?@禾苗]
陆今禾看着那条消息,愣了好一会儿。他不仅认真看了她的发言,还直接@她继续讨论。她深吸一口气,开始认真打字回复。
两人一来一往,在群里竟然讨论了十几条。
其他人偶尔插话,大部分时间都在围观。
最后,蒲熠星发了一条: [可以。陆同学,你这阅读理解能力,比唐九洲强多了。] 后面跟了个唐九洲发来的“你礼貌吗”表情包。
陆今禾看着手机屏幕,忍不住笑出了声。
心里那种被认可的感觉,像泡腾片投入水中,咕嘟咕嘟地冒着快乐的小气泡。
她开始期待群里的消息,期待听到他们的声音,期待那种思维被碰撞和点燃的感觉。
她不再只是一个遥远的旁观者,她好像真的成了这个“补给站”里的一员,默默地被这群人的光芒温暖着,也被他们真诚地接纳着。
这种融入,悄无声息,却又实实在在。
融入“大神”圈子的新鲜感和快乐并未持续太久,现实的涟漪便悄然荡开。
最先察觉到异样的是秦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