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集团顶楼会议室的气氛凝重得像要下雨。
巨大的投影屏幕上,红色的资金流动曲线断崖式下跌,将“欧洲新能源合作项目暂停”的黑体字衬得格外刺眼。
“德方刚才发来了正式函件,”首席执行官擦着额头的汗,声音发颤,“他们说收到匿名举报,称沈氏内部存在重大财务隐患,城南项目的资金流向不明,要求我们暂停合作,直到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无异议报告为止。”
沈砚的指尖在会议桌上轻轻敲击,指节泛白。
欧洲新能源项目是沈氏今年最重要的战略布局,前期已投入三十亿,一旦暂停超过两周,违约金和设备闲置成本将拖垮整个季度的现金流。
“匿名举报的内容是什么?”
他抬眼,目光扫过在座的高管,在某个角落停顿了半秒——那是沈启明安插进来的财务总监,此刻正低头假装记录,耳根却泛着红。
“主要涉及城南项目的土地出让金,”执行官调出另一份文件,“举报信里附了几张模糊的转账截图,指向您个人账户……虽然一看就是伪造的,但德方很看重‘程序正义’。”
林晚舟端着咖啡走进来,脚步放得极轻。
她刚从书房过来,沈砚的私人电脑上,监控软件正显示着沈启明的助理半小时前向德方合作方发送了一封加密邮件。
“沈总,您的咖啡。”
她将杯子放在沈砚手边,指尖“不经意”地在杯沿画了个圈——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代表“内部有内鬼,注意监听”。
沈砚的敲击声顿了顿,随即若无其事地端起咖啡:“让法务部立刻准备材料,下午三点前发给德方。另外,通知审计部,全面公开城南项目的所有账目,同步上传至集团官网。”
“可是沈总,”财务总监突然开口,推了推眼镜,“全面公开可能会泄露商业机密……”
“现在是担心机密的时候吗?”
沈砚冷冷地打断他,“德方要的是‘透明’,我们就给他们透明。
至于机密——”他看向首席执行官,“把核心数据脱敏处理,重点突出土地出让金的银行流水回执。”
会议室外,林晚舟靠在走廊的落地窗旁,拨通了阿哲的加密电话。
“查一下沈启明最近的资金往来,尤其是与欧洲账户的交易。”
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德方突然暂停合作,绝不是一封匿名信能做到的,背后一定有利益交换。”
“刚查到一条线索,”阿哲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杂音,“沈启明的侄子沈浩,上周在瑞士开设了新账户,入账一笔五百万欧元的匿名汇款,汇款方IP指向德国一家能源咨询公司——正是德方合作项目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林晚舟的心跳漏了一拍。
用五百万撬动三十亿的项目暂停,沈启明这步棋够狠,也够精准。
她刚要追问细节,会议室的门开了,沈砚走出来,脸色阴沉。
“查到了?”他问。
“查到了交换证据,但还没找到沈启明直接介入的痕迹。”
林晚舟侧身让他进书房,“德方的评估机构收了好处,故意放大举报信的影响。”
沈砚打开电脑,调出沈氏的资金池数据:“他们是想逼我动用集团的应急储备金。一旦储备金低于警戒线,沈启明就能在董事会上以‘经营不善’为由,提议更换项目负责人。”
林晚舟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忽然指向其中一条灰色的支流:
“这条流向东南亚的资金是什么?标注是‘设备采购’,但收款方是家贸易公司,和新能源项目八竿子打不着。”
沈砚的目光锐利起来:“这是……沈启明负责的海外分部报上来的账目,上个月刚审批通过。”
他快速敲击键盘,调出贸易公司的注册信息,“法定代表人是个泰国人,但实际控制人……是沈浩。”
真相昭然若揭。
沈启明一边用匿名举报拖慢欧洲项目,一边让侄子通过虚假采购转移资金,双管齐下,就是要让沈氏的资金链彻底断裂。
“看来得让他们尝尝釜底抽薪的滋味。”
沈砚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你说,如果把这家贸易公司的流水匿名发给泰国税务部门,会怎么样?”
林晚舟看着他眼中闪烁的锋芒,忽然觉得这个男人发起狠来,比沈启明更不择手段。
“需要我做什么?”
“把沈浩在瑞士账户的信息整理好,”沈砚调出加密传输界面,“我认识一位瑞士银行的老朋友,很乐意‘不小心’把这笔钱的来源泄露给国际反贪组织。”
夕阳透过百叶窗,在两人之间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
沈砚专注地敲击着键盘,林晚舟在一旁核对数据,偶尔交换一个眼神,无需多言便明白彼此的意图。
当加密邮件发出的那一刻,沈砚靠向椅背,长舒了口气。
“沈启明大概没想到,他用来攻击我的手段,会变成打向自己的子弹。”
林晚舟端起早已凉透的咖啡:“越是自以为得计的人,越容易在自己挖的坑里摔死。”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城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
沈氏集团的大楼依旧灯火通明,只是此刻的灯光里,多了几分风雨欲来的紧张,也多了几分绝地反击的锋芒。
沈启明的商业攻击掀开了温情脉脉的面纱,却也让沈砚和林晚舟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而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