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部的电话快被打爆时,沈砚正在签署律师函。
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里,夹杂着总监惊慌的汇报:“沈总,各大论坛都在传林助理是商业间谍,还有人扒出她十年前的照片,说她和暗影组织有牵连……”
沈砚把笔一扔,墨水滴在“律师函”三个字上,晕开一小团黑。
“让技术部把所有造谣帖子锁了,”他拿起外套,语气冷得像西伯利亚寒流,“通知法务部,给所有发过‘林晚舟背景不净’的媒体发律师函,一小时内不删帖的,直接起诉。”
总监愣在原地:“可……可对方买了热搜,压不下去啊!”
“压不下去就用钱砸!”
沈砚抓起车钥匙,“我倒要看看,是他们的水军多,还是我的钱够多。”
他走到门口又回头,“另外,把我办公室的监控录像发出去,就发林晚舟每天加班到凌晨的片段,配上文字——‘沈氏集团战略核心成员,何来闲心当间谍’。”
车刚驶出地下车库,沈砚的手机就响了,是财经记者的电话。“沈总,有传言说林晚舟小姐……”
“她是我亲自招的人。”
沈砚打断他,声音透过听筒像冰锥子,“沈氏的用人标准轮不到外人置喙。至于那些谣言,我已经让律师准备材料,诽谤者一个都跑不了。”
挂了电话,他直接把车开去了电视台。
《财经早报》的直播室里,主持人正拿着打印出来的“证据”侃侃而谈,屏幕下方滚动着“神秘女子操控沈氏决策”的恶意评论。
沈砚推开直播室的门时,镜头正好对着他。
他没理会错愕的主持人,径直走到台前,抢过话筒:“各位观众,我是沈砚。”
全场瞬间安静,摄像机齐刷刷对准他。
“关于林晚舟的所有谣言,都是假的。”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她是沈氏的功臣,城南项目能提前三个月完工,她功不可没。至于所谓的‘暗影牵连’,纯属无稽之谈——十年前她才十五岁,还在孤儿院读书,有院长和同学为证。”
主持人试图插话:“但网上的照片……”
“照片是合成的。”
沈砚调出原图,投影在大屏幕上,“这里的像素有断层,明显是用她在孤儿院的照片拼接的。”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我再说一遍,林晚舟是我的人,轮不到外人指手画脚!谁敢再造谣,沈氏法务部奉陪到底!”
直播信号还没切断,沈砚我的人#就冲上了热搜。林晚舟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手机屏幕上他掷地有声的样子,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那里还留着他昨天喝咖啡时烫出的白印,此刻竟觉得有些烫手。
“晚舟姐,”阿哲拿着平板跑进来,“沈总把造谣的几个大V告了,还捐了一千万给孤儿院,说是以你的名义!”
林晚舟点开捐款证书,沈砚的名字旁边,赫然写着“林晚舟女士关联人”。
她忽然想起早上他出门时,她随口说的一句“孤儿院的冬天总是缺煤”,没想到他记在了心上。
沈砚回来时,带着一身寒气。“董事会那帮老家伙……”他刚想抱怨,就看到林晚舟站在窗边,手里捏着手机。
“你没必要这么做。”她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
“我必须这么做。”
沈砚走到她身后,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他们动你,就是在打我的脸。而且……”他忽然有些不自然,“你确实比那些只会开会的董事有用多了。”
林晚舟转过身,撞进他带着笑意的眼睛里。
“可你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了。”
她想起那些“沈总被美色迷惑”的评论,“他们会说你公私不分。”
“分那么清干什么。”沈砚嗤笑一声,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给你的,赔罪。”盒子里是枚胸针,形状像片叶子,上面镶着细小的钻石,在光下闪闪烁烁。
“这是……”
“城南项目的奖金,扣了他们的黑钱买的。”他别开脸,“别误会,是奖励你帮我揪出沈启明的账外资金。”
林晚舟捏着那枚胸针,忽然觉得眼眶发热。她一直以为沈砚的维护只是出于利益,此刻才明白,那些看似强硬的姿态里,藏着笨拙的认真。
“沈总,”她轻声说,“谢谢你。”
“谢什么。”沈砚伸手想揉揉她的头发,手到半空又收了回去,“以后再有人嚼舌根,直接告诉我。”他顿了顿,语气难得地柔和,“我的人,我护着。”
窗外的阳光穿过玻璃,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林晚舟低头看着胸针,叶子的纹路清晰可见,像极了她和沈砚之间的关系——看似疏离,却早已脉络相连。
沈启明的办公室里,他看着电视上沈砚维护林晚舟的画面,把玻璃杯狠狠砸在墙上。“好得很,沈砚,”他对着空荡的房间低吼,“你护她一次,我就毁她一次!看你能护到什么时候!”
而此刻的沈氏集团,林晚舟将胸针别在衣领上,转身时正对上沈砚的目光。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已明白这场仗,他们要一起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