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她已欺身上前,一记手刀直取杨婧咽喉。
武术冠军的本能让杨婧侧身避过,同时右手成爪反扣杨簪英手腕。两人瞬间过了七八招,动作快得让旁边的士兵眼花缭乱。
杨婧越打越心惊——杨簪英的每一招每一式都与"杨氏十二式"同源,但更加古朴凌厉,毫无后世武术表演化的痕迹。而杨簪英眼中的惊讶也越来越明显,因为杨婧的招式既有她武学的精髓,又融合了许多她从未见过的精妙变化。
"停!"杨簪英突然收势后退,眉头紧锁,"你这武艺从何处学来?"
"我说过了,来自六百年后您创立的武术传承。"杨婧气喘吁吁地回答。短暂的交手已让她汗流浃背,杨簪英的实战威力远超她的想象。
杨簪英沉默良久,挥手示意士兵退下。帐内只剩她们二人时,她才低声道:"本将确实在创一套十二式的武学,但尚未完成,更未外传。你如何得知?"
"在未来的史书中,您创立的这套武学被称为'杨氏十二式',共十二招二十四式,讲究刚柔并济,虚实相生。"杨婧说着,缓缓演练了几个标志性动作,"后世还加入了这些变化,使招式更加流畅..."
杨簪英目不转睛地看着,时而点头,时而摇头:"这个转身多余了...但这记回马枪改得巧妙..."
两人不知不觉间已从审问者与被审问者,变成了武学上的交流者。杨簪英眼中的敌意渐渐被好奇取代。
"你叫什么名字?"她突然问道。
"杨婧。"
"也姓杨?"杨簪英挑眉,"莫非是本家?"
杨婧心跳加速:"在族谱上,您是我们这一支的始祖。"
杨簪英轻笑一声:"荒谬。但你的武艺确实与本将同源..."她踱步到案几前,沉思片刻,"本将姑且留你一命。但你若敢有异动..."
"我明白。"杨婧连忙点头,"我愿以武者名誉起誓。"
"武者名誉?"杨簪英似笑非笑,"来人,带她去偏帐住下,派两人看守。明日随军开拔。"
离开主帐时,杨婧长舒一口气。至少暂时保住了性命,还得到了与祖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她偷偷观察着杨簪英挺拔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
偏帐比牢房舒适多了,有简易的床榻和洗漱用具。杨婧刚坐下休息,帐外就传来一个温和的男声:"杨将军可在?"
"军师请进。"杨簪英的声音从主帐传来。
杨婧好奇地从帐帘缝隙望去,看到一个身着儒衫的中年男子走入主帐。那人面容清癯,留着三缕长须,看上去文质彬彬,但眼神却锐利如鹰。
"听闻将军抓了个奸细?"军师的声音隐约传来。
"不过是个迷路的女子,本将已审问清楚,无甚可疑。"杨簪英的回答干脆利落。
"将军,大战在即,任何可疑之人都不可轻纵啊..."
"赵军师多虑了。本将自有分寸。"
杨婧悄悄退回床榻。这个赵军师显然对她充满怀疑,看来在军营中必须小心行事。
夜深人静时,杨婧辗转难眠。白天的种种如梦幻般不真实——穿越时空、遇见祖师、武学交锋...她轻轻掐了自己一把,疼痛感真实存在。
"既然来了,就不能浪费这个机会。"杨婧暗下决心。她要向杨簪英学习最原始的"杨氏十二式",同时也要将后世改良的精妙之处传授给她。这种跨越时空的武学交流,简直是武术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机缘。
次日清晨,号角声响起。杨婧被允许离开帐篷,看到整个军营已忙碌起来,士兵们正在拆帐收拾辎重。杨簪英一身戎装,正在指挥调度,英姿飒爽的模样让杨婧看得入迷。
"看什么看?"杨簪英突然转头,锐利的目光直射过来。
杨婧连忙低头:"我在想能否帮上什么忙。"
杨簪英走近几步,压低声音:"本将留你一命,只因惜才。但你若敢耍花样..."她的手按在刀柄上,威胁不言而喻。
"我明白。"杨婧点头,"我只想学习您完整的武艺。"
杨簪英眯起眼睛:"为何?"
"因为..."杨婧直视她的眼睛,"在六百年后,您的武学几乎失传。我想带回完整的传承。"
两人对视片刻,杨簪英突然转身:"跟上。既然你说来自未来,本将倒要看看你能有什么奇思妙想。"
杨婧心中一喜,快步跟上。她没注意到,在不远处的辎重车后,赵军师正冷冷地注视着她们,对身旁的亲信低声道:"盯紧那个女子,一举一动都要向我汇报。"
大军开拔,向北方边境进发。杨婧被安排在一辆辎重车上,身旁是两个目不转睛盯着她的士兵。她望着前方杨簪英挺拔的背影,心中既兴奋又忐忑。
这趟穿越时空的旅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