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朋友,早已四散;现在的同学,难以交心。
总有一些事情,在心里藏着,难受。说给熟悉的人听,麻烦——说不定哪天就反过来被他们戳中伤处;说给陌生的人,没必要——他们大多数喜欢看热闹,仗着不认识,肆无忌惮地说很多过分的话。
当时,我跟学长,也算认识,但不熟。
我在心底里认为那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也将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
即使后来,放暑假回家,我会时不时跟他分享一下生活中的琐事——更像是碎片化的日记。
一个人孤单、无聊,很多事情无法倾诉。
而学长虽然一般不会秒回,但是每句话都会有回复。
被别人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真的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于是,这就成了一种习惯,我后来时常把他当成树洞。
直到我得知父母离婚,那段时间情绪一直都很失控。
后来我还是决定把事情讲给树洞,而他开导了我好久好久。
在那之后,我学会了接受。我尝试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去重新认识、接受他们每一个人。
后来,我就踏入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他情绪稳定,性格温顺,成绩优异,好像一切都很完美。
于是,我把他当成我的榜样。
我开始努力学习,想像他一样优秀,想和他考上同一所大学,想和他并肩同行。
学长一直目标明确,而我也有我的目标——成为一名律师。
后来高二的时候,又恰逢表哥去世。
当时,我备受打击。那么活生生的一个人,还很年轻,未来还有很多可能。虽然,他总是喜欢捉弄我,但是他对我也是真的很好。在他决定要当兵的时候,那一瞬间,好像他突然就变得有责任心、有担当了,然后他的生命就戛然而止了。
如果他不对我那么好该有多好,那样的话,或许,我也不会那么伤心。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一直疑惑这个世界为什么要这么对待自己,我明明也没有做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
那段时间,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自暴自弃。
可能是察觉到了我的不对,学长开始偷偷地试探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我没说,他也没逼我。
从那以后,我们好像开始反过来了。变成学长时不时地分享一些生活中的零碎小事,第一次觉得学长好烦。我有时候忍不住了,也会回上几句。我慢慢地也愿意敞开心扉,断断续续地给他讲述了一切。后来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反正我就那么慢慢地走出来了。
高三,我压力很大,学长给我讲述他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一直鼓励着我前行。
我假期的时候时不时问学长一些题,学长空闲的时候,也会慢慢挨个给我解答,还不断地给我讲述他的学习方法。
在他的帮助下,我在学习上,变得事半功倍。
高考完,成功拿到了学长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我把录取通知书发给学长看,然后直接问学长要不要做我男朋友,我给他时间考虑,我们约定好,开学那天他来接我,到时候给我答复。
在问完之后,我们心照不宣,默契地没提起过这个话题,还是像往常一样自然地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