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心平气和,对这些年轻人的暴脾气丝毫不觉意外。
无名客嘛,热血、执拗又爱凑热闹是出了名的,这般情形早已在他预料之中。
尤其这些年轻辈未曾亲历世界的残酷,更不知人类在绝境中挣扎的艰辛。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解决眼前灾祸便是救赎,却未曾放眼未来——当眼下的危机解除,人们将面临更艰难的求生。
一颗濒临衰亡的星球,该如何重获生机?
所剩无几的人类,要怎样在荒芜世界里苟延残喘?
重新连接星海之后,会不会有更凶险的危机迫近,将他们推入更深的绝望?
甚至引来无法挽回的灾厄?
这些热血的"英雄"不会思考这些。他们只知见义勇为,践行心中所谓的正义,怀抱着野火般疯长的理想,妄图点燃荒原上最后一点柴薪。
可若这最后一点火星燃尽,黎明依旧未至呢?
那些尚未长大的孩童、行至暮年的老者,又该如何在这世间立足?
这些从不在他们考量之内。
他们自认为给这颗星球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自认成了彼时的英雄。未来是这颗星球居民的事,他们不过是偶然途经的过客。
有多少无名客愿意为此驻足?
这里真是他们的目的地吗?
不,都不是。
这样的概率太过渺茫,没人能保证定会有无名客留下。将希望寄托于他人,本就是对自己与身边亲友生命的轻慢。
短暂的黎明,只会让习惯了在阴影中苟活的人更觉痛苦。
这颗星球的灾厄源于星核,诚然。
但真正将人们推向绝望的,是星核引发的那场寒潮。
即便星核陨灭,
寒潮依旧冰封万里,孤城仍旧矗立。
人们仍要为屋外的冰雪发愁,仍要为匮乏的物资哀叹,
仍要为随时可能降临的死亡惶惶不可终日。
唯有丰饶……
方能抚平一切伤痕——
不必食不果腹,不必饱受严寒,不必终日惶恐,不必担忧恶疾随时夺走自己与他人的性命。
唯有如此,人们才真正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理想与伤春悲秋,从来都是衣食无忧者的特权。
当生存都成奢望,所谓理想与缥缈的爱恨,便再无意义。
可惜他们不懂。
那些能怀揣理想、遍历世间风光、向着梦想奔跑的人,读不懂这世间的哀叹。
不懂如何抚慰世界的伤痕,也不懂人们为何哀伤。
他们有自己的信仰、思想、意志与心之所向,清楚前行的道路,愿为此倾尽所有。
这样的人向来稀少,也着实令人羡慕。
但这样的思想,并不适用于此刻的贝洛伯格。
刚从风雪中挣脱的他们,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而非怀揣着所谓理想奔赴新世界——那只会为他们招致灾厄。
如今的他们看似光鲜,实则脆弱如精美的琉璃。
面对星空之外的恶意,他们的反抗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在那些足以毁星的武器面前,他们甚至不及权贵眼中一颗珍奇的宝石,
不过是谈判桌上可供衡量的筹码,是随时可被碾碎的尘埃。
乔木想让他们拥有自己站立的力量,在面对星空恶意时,能有举枪反击的资格,而非空谈勇气。
勇者常现于传说之中。
他们能成为勇者,不只因那份勇气,更因拥有触碰规则的天资。
他们有资格、有能力撼动凌驾众生的规则,故而能成为救世者。
并非救世主才能拯救世界,恰恰是拯救了世界的人,才配得上救世主的冠冕。
英雄往往不是目标,而是结果——是历经苦难、背负众望、负重前行的证明。
多少英雄最初不过怀揣一个平凡的梦?
却因种种缘由……
成了英雄。
灾难的迫近,家人的期许,朋友的鼓励,师长的厚望,同胞们压在肩头的全部希冀……
沉重到足以压垮许多人。
唯有扛着这些继续前行的人,方能成为英雄。
而被压垮的,不过是历史中轻描淡写的一笔。
外来的救世主以光明照亮这片雪原,融化了一小片冰雪,为人们洞穿了云层。
可当阳光散去,人们抬头望见的,仍是厚重云层遮蔽天日,冰雪寒风呼啸,满目苍茫。
这才是现实。
许多人都明白,却总想为年轻人保留一丝对现实的幻想,愿他们的天真能延续得久些,不必如自己这般历尽千帆。
可偏偏是这样被悉心保护的人,在面对无法挽回的局面时,更容易走向难以回头的极端。
因曾拥有美好,才更难接受失去;
因幻想的世界太过完美,才难承认现实的残酷。
那些纸醉金迷、少年意气,纵然令人向往,
却也只是少数人的特权。
天资、背景、努力,皆是成就一个人的必要条件。
而这三者之中,努力往往最微不足道。
天资让你赢在起点,背景让你站在他人毕生难及的终点,你从一开始就占尽先机。
你眼中的起点,已是他人一生遥望的高台。
可惜身处高处的人不会明白,他们只觉一切理所当然——
为何这些人连自己不屑一顾的起点都难以触及?
明明抬抬脚就能站上高位,为何要在泥沼中挣扎,不肯拥抱璀璨的黄金?
他们不懂。
身处地面的人,也不懂高台上的人为何困惑。
因他们光是活着,就已耗尽全部力气,自然读不懂高处之人的万千思绪。
就像此刻的贝洛伯格。
这盏空心琉璃一旦出现缺口,那层光鲜的外壳便会顷刻化为泡影,碎作千片,
徒留绚烂的表象,露出内里枯槁破败的核心。
而已经习惯了在冰雪中苟活的人们,见过世界的绚烂,感受过天空的自由,拥抱过骄阳的温暖……
一旦再次直面残酷的现实,如同美梦被戳破,迎面而来的是绝望与无尽寒潮。
这样的打击……很难说,不会把人逼疯。
对于他这样的观点,身为无名客的三月七自然不认同。
但一时间好像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这些话听着明明都很气人,也和他们的理念相悖,却偏似不争的事实。
无名客确实很少为某个星球的文明停留,毕竟他们的理念是开拓,而非拯救世人。
而且绝大多数时候,他们只会解决当前的危机;待列车能够正常运行后,后续的世界发展便交由本土居民。
这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毕竟他们只是过客,能够施以援手已称得上是善良。
但有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有这颗星球的人们自己学会了如何站起。
如何去适应星空之外的危机,他们才能真正的拥抱新生,才有资格在这危机环伺的寰宇立足。
明明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怎么从对面这人嘴里说出来,就如此令人气结?
"你!"三月七叉着腰,有心反驳几句,话却像被什么堵住似的梗在喉咙里,只能转头向丹恒投去求助的目光。
丹恒终究不像那两个没心没肺、神经大条的家伙。
他听出了乔木的言外之意——这颗星球恐怕还藏着更大的麻烦,需要他们出手解决。
对方这般言语刺激,莫非是希望他们能留下来帮助这里的人?
可什么样的危险,会让一位丰饶令使需要向外求助?
凭对方的力量,即便无法阻止危机,保住这颗星球的本土居民总该不成问题。
除非……对方是与他同级别的令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