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一想到我在写什么我就想笑哈哈哈哈哈,救命啊笑发财了都。)
在一场备受瞩目的数学竞赛中,伽罗以极其微弱的优势战胜了小心,荣膺冠军。这本是一场普通的校级竞赛胜负,然而小心那独树一帜的解题思路和别具匠心的演算方式,恰似一颗石子投入伽罗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
伽罗开始反复钻研小心的解题过程,每深入解析一分,对小心解题能力的钦佩便多增一分。作为慕强者,伽罗不自觉地将小心视作竞争对象。
时光流转,在这持续的关注与较量中,伽罗逐渐察觉自己的异样——他对小心的一切太过上心,小心的一个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能在他心底掀起轩然大波。
好友阿卡斯看着陷入头脑风暴、堪称母胎单身的伽罗,无奈地摇头道:“别想了,你就是喜欢上他了。”
伽罗听后没有反驳,那一刻,他惊觉自己已然坠入爱河。自那以后,伽罗对小心的关注愈发深切。
伽罗内心渴望追求小心,可既无恋爱经验,平日里又一门心思扑在解题上,这使他迟迟不敢迈出行动的步伐。阿卡斯实在看不下去,吐槽道:“你就不能把这个当成一道题吗?”
伽罗如遭雷击,难以置信地看向阿卡斯,心中暗忖: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阿卡斯吗?竟能说出如此有见地的话。
阿卡斯被伽罗不可置信的目光打量得火起:“你那什么眼神啊?我好歹能和你一个班,不至于啊!”
伽罗忍不住笑了,这才是他熟悉的阿卡斯。
经阿卡斯提醒,伽罗决定把追人当成一道数学题来解。他思索着,追人第一步得先能约出来。
于是他开始假设:自己条件不算差,小心喜欢自己的概率是25%,即设事件A表示“小心喜欢自己” ,P(A)=0.25;那么小心不喜欢自己的概率
= 1 - 0.25 = 0.75 。若小心喜欢自己,第一次约会能约出来的概率是70% ,设事件B表示“第一次能约出来” ,则P(B|A)=0.7;若小心不喜欢自己,第一次能约出来的概率是20% ,即
伽罗迅速运用全概率公式P(B)=P(A)P(B|A)+
来计算第一次能约出来的概率:
P(B)=0.25×0.7 + 0.75×0.2
=0.175 + 0.15
= 0.325
再根据贝叶斯公式P(A|B)=
计算如果第一次能约出来,小心喜欢自己的概率:
得出这个结果后,伽罗并未满足。他继续深入思考:设事件C表示“第二次能约出来”,如果第一次约会成功后小心喜欢自己,第二次能约出来的概率为85% ,即P(C|A)=0.85;若第一次约会成功后小心不喜欢自己,第二次能约出来的概率为5% ,即
= 0.05 。
他先计算
=1 - P(A|B)=1 - 0.53846 = 0.46154 ,再根据全概率公式P(C|B)=P(A|B)P(C|A)+
计算P(C|B):
最后根据贝叶斯公式
=
计算连着两次都能约出来,小心喜欢自己的概率:
即便概率高达约95.204% ,伽罗还是忍不住去想告白失败后还能不能当朋友的概率。阿卡斯彻底被伽罗的“迂腐”打败,大声喊道:“不是,你还真算上了?!你个呆子!有时间东想西想还不如早点行动,95.204%的概率和100%有什么区别!”
伽罗猛地一愣,对啊,这几乎就等同于100%了,自己还犹豫什么呢?他瞬间忘了之前要先约出来的计划,拔腿就去找小心。
气喘吁吁地找到小心后,伽罗一把抓住小心的双臂,急切地告白:“小心!呼呼…我…喜…喜欢你!”那莽撞又紧张的模样,让小心忍俊不禁:“谁家告白不是都准备什么的?”伽罗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两手空空,脸瞬间涨得通红,尴尬得不行。
就在伽罗不知所措时,小心嘴角微微上扬,变魔术般从身后拿出一束娇艳的玫瑰花,递到伽罗面前:“我也是。”
伽罗惊愕地接过,发现玫瑰花中夹着一张纸条,上面赫然写着“95.204%”,与自己演算的答案分毫不差。
阳光洒在两人身上,微风轻拂,这一刻,数学公式与心动交织。
所以,恋爱误差有0.05怎么办?当然是忽略它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