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轩看着她,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她脸上,绒毛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忽然觉得,这个比喻很贴切。代码和针线,看似毫不相干,却都在试图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合心意。
那天他们聊了很多,从天气聊到喜欢的电影,从童年糗事聊到对未来的打算。宋亚轩发现,自己竟然说了那么多话,远超平时一周的量。而林晚,总能在他说到专业术语时,用简单的话接下去,从不会让他觉得费劲。
分开时,宋亚轩说:“下次如果有衣服需要修补,可以找你吗?”
林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随时欢迎。不过,宋先生的衣服,应该不需要我这种小作坊来修吧?”
“不一定。”他看着她的眼睛,“有些东西,机器修不好。”
林晚的脸微微发烫,低下头:“那……留个联系方式?”
他们交换了微信。宋亚轩的头像是系统默认的灰色,朋友圈一片空白。林晚的头像是那只橘猫,朋友圈里全是布料、成品、还有偶尔拍下的巷口夕阳,配着简单的文字,像本生活日记。
回去的路上,宋亚轩收到林晚的微信,是张照片。照片里,他上次看到的那件旗袍挂在衣架上,穿在一个老太太身上,老太太笑得满脸皱纹,手里拿着朵玉兰花。
配文是:“客户说,这是她年轻时最喜欢的样子。”
宋亚轩盯着照片看了很久,手指在屏幕上敲了敲,回了两个字:“很好看。”
宋亚轩开始有点“不务正业”。
会议间隙会打开微信,看看林晚有没有更新朋友圈。午休时会绕路去“晚裁”附近,买杯咖啡,偶尔进去坐几分钟,看她缝缝补补。
员工们发现,宋总的脸色好像柔和了些,不再是那种随时会爆发的低气压。只有助理知道,老板最近的导航记录里,多了个老巷子的地址。
这天,宋亚轩又去了“晚裁”。林晚正在拆一件西装的衬里,眉头皱得紧紧的。
“怎么了?”他问。
“这件西装,客户说穿着不舒服,让我改改。”林晚叹了口气,“你看这衬里,硬邦邦的,版型是好看,可根本不考虑人活动起来会不会难受。”
宋亚轩低头看了看,那西装的牌子他认识,是个奢侈品牌,以剪裁著称。“可能是为了保持版型。”
“版型再好看,穿着不舒服有什么用。”林晚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把衬里拆下来,“衣服是穿给人看的,更是穿给自己的。”
他忽然想起公司正在开发的新款智能西装,用了最先进的记忆面料,能自动调节温度,却唯独没考虑过“舒服”这个最基本的需求。设计师们说,科技感最重要。
“你说得对。”他说。
林晚惊讶地看了他一眼:“难得听到宋先生认同我的话。”
“事实如此。”他笑了笑,“对了,下周末有个科技展,你有空吗?”
林晚愣了一下:“科技展?我去合适吗?”
“为什么不合适?”他看着她,“有很多新材料展示,或许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