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梧桐叶的间隙时,季瑶已经等在男生宿舍楼下。手里的豆浆袋凝结着水珠,凉意渗入指尖。
季瑶看着徐远匆匆跑下楼梯,书包歪斜地挂在肩上,头发还翘着几撮不听话的发丝,忍不住笑出了声。
【睡过头了?】她弯着眼睛问道,声音里带着藏不住的笑意。
徐远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那几撮翘起的头发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昨晚收集资料到太晚了...】
季瑶目光温柔。她喜欢这副模样的他——随性自然,不拘小节,就像清晨第一缕不修边幅的阳光。
【鲜肉包!你怎么知道我好这口?】徐远咬开包子时,肉汁沾在下巴上。
季瑶鬼使神差地伸手去擦,指尖碰到他皮肤的刹那,两人都愣住了。晨跑的学生队伍恰好经过,口号声惊散了这微妙的瞬间。
接下来的日子像被按了快进键。晨光初绽时,食堂角落的三号桌总会准时亮起两盏“小太阳“——
徐远把冒着热气的豆浆推给季瑶,咬开酥脆的油条,细碎的对话混着食物香气,成了通往教室路上最动听的前奏。
午后则在图书馆C区23号桌并肩而坐,那里阳光倾斜的角度刚好不会刺眼;
夜深时徐远送她回宿舍,影子被路灯拉长又缩短,如同跳动的音符。
季瑶渐渐发现,徐远的世界是由算法和逻辑构建的。他会因为一段优雅的代码而兴奋不已,也会为优化一个函数熬到凌晨。
他书包里永远装着三样东西:笔记本电脑、薄荷糖和那本翻烂的《算法导论》。
而徐远也惊讶于季瑶对编程的悟性。【你大脑的神经网络肯定特别发达,】一次成功调试程序后,他赞叹道,【就像天生为理解递归而生。】
某个暴雨突至的傍晚,季瑶在操作系统课上发现徐远没来。手机屏幕亮起:【在实验楼抢救服务器,记得带伞】。
当她冒雨赶到时,看见他蜷在机柜旁睡着了,睫毛在苍白的脸上投下阴影,手里还攥着断掉的硬盘线。
【数据...备份...】他在梦中呓语。季瑶轻轻为他披上外套,嗅到混合着机油味的松木气息。
监控屏幕的蓝光里,她第一次数清他眼角的笑纹——左眼三条,右眼两条。这个用代码写诗的男孩,此刻脆弱得像个需要保护的孩子。
季瑶轻轻拂去他额前的碎发,心想这大概就是心动的感觉——像一段精心编写的程序,每个细节都恰到好处。
考研倒计时100天那晚,他们趴在教学楼天台看流星雨。
徐远突然指着银河说:【看,那像不像神经网络的拓扑图?】
他的侧脸被星光勾勒出银边,【等考上清华,我们一起研究多模态大模型好不好?让AI真正理解人类的情感和文学。】
季瑶望着划过夜空的流星,忽然明白伤痛就像陨石,经过大气层的燃烧,最终落在地上成为值得珍藏的陨铁。
而此刻掌心相贴的温度,比任何保研名额都更真实。
【徐远,】她轻声说,【谢谢你在我最糟糕的时候出现。】
徐远转过头,眼镜后的眼睛映着星光:【不,是我该谢谢你。遇见你之前,我的世界只有0和1。】
夜风拂过,季瑶想,或许爱情就像一段完美的代码——不需要太多注释,每个变量都恰到好处,最终运行出意想不到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