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久很久以前,在仙界还由仙帝统治的那个年代,整个仙界国泰民安,管理井然有序。左慈和中黄太一便降生在这般太平盛世之中。
灵学院的桃花开得正盛。左慈盘腿坐在一株桃树下,粉白的花瓣落在他月白色的学童服上。他手里捧着一卷《千仙道注疏》,眉头微蹙,显然遇到了难解之处。
"你又躲在这里。"一个清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左慈回头,看见中黄太一站在三步之外。阳光透过桃枝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衬得那双琥珀色的眸子愈发深邃。
"太一!"左慈拍了拍身边的空地,"正好有个问题想请教你。"中黄太一缓步走来,衣袂飘飘。他比左慈高出半头,身形修长如青竹。不同于左慈总是挂在脸上的温和笑容,中黄太一的表情总是淡淡的,仿佛世间万物都不足以扰动他的心绪。
"千仙道第三卷的'气随心动'一节,我总觉得理解有偏差。"左慈指着书卷上的一行小字。
中黄太一俯身看去,一缕黑发垂落肩头。他只看了一眼,便直起身子:"你被字面意思困住了。所谓'气随心动',不是真的让灵力跟着心思乱跑,而是......"
他忽然顿住,望向学院大门的方向。左慈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群身着华服的仙人正鱼贯而入,为首的正是仙界赫赫有名的大家族。
"又来了。"中黄太一轻声道,眼中闪过一丝左慈读不懂的情绪。
近几个月来,仙界各大世家的代表频繁造访灵学院,向年轻的学子们宣扬改政理念。他们声称仙帝独揽大权,应当建立以实力为尊的新秩序。
"你希望那些人改政成功吗?"中黄太一突然问道。
左慈一愣,合上书卷:"我?应该是不希望吧。"他挠了挠头,"毕竟现在挺好的嘛,还不知道他们会改成什么样呢。"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如果他们是往好的改,我当然希望。"
"既然风已经不平,那浪绝不会静。"中黄太一面无表情地说,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吹散,"我倒挺希望改政的,现在的法律实在限制了大家的创造力。"
左慈惊讶地看着好友,立即像听课一样端正坐好,等待下文。中黄太一很少主动表达观点,一旦开口,必是深思熟虑。
"我希望能改成一个大家各尽其能的法律。"中黄太一看了眼专心致志的左慈,"这样,我就要发明一种比仙道更要厉害的道法!我的灵物叫太平,那它......就叫太平道吧。"
那它就叫太平道吧。
2.
"所以你们真的去见了.....见了那个可怕的人?"孙策满脸崇拜地问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公瑾,我的天啊,你们居然还能完好无损地站在这里,简直就是个奇迹!"
"不会说话可以不说。"周瑜佯装生气地上下打量着孙策,"你就这么盼着我们出事?"
"当然不是!"孙策先是一愣,随即意识到周瑜是在开玩笑,连忙转移话题,"公瑾啊......刚才你们前脚刚走,仲谋后脚就被左慈关进小黑屋禁足了。我想问问,他到底犯了什么错?"
"啊这......"周瑜转头看了眼始终神色淡然的陆逊,心中暗想:他犯的错可大着呢,说出来怕是要吓死你......
3.
当年,中黄太一在提及自己灵物时,眉宇间其实隐约流露出一丝厌恶之情,只是当时的左慈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直到很多年之后......
那时新政早已全面推行,从权力派变为实力派:仙界众人被划分为仙童、小仙、仙子、仙长、仙士、仙杰、仙豪、仙王和仙皇这九个等级,以实力定级别,以级别定地位。这套新制度号称能让所有人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在仙界民众的一致认可下,位于仙界边缘的萋林被选定为评级地点。至于具体的评级方式,从未去过的人无从知晓,而去过的人又都对此讳莫如深,这使得萋林成为了仙界最神秘的地方之一。
而左慈和中黄太一这两个极有天赋的人,自然成了仙皇,而且是通过实践考核的高级仙皇。
自那以后,中黄太一开始潜心研究太平道。
4.
又升了一级?"中黄太一问。
左慈点头:"仙皇巅峰。你呢?"
"一样。"中黄太一简短回答,随即话锋一转,"左慈,我需要你帮忙。"
两人来到一个洞府。这里陈设简朴得近乎简陋,唯有正厅中央悬浮着一面巨大的八卦镜,散发着不祥的红光。
"这是...?"左慈皱眉。
"八卦阵的雏形。"中黄太一轻抚镜面,镜中顿时浮现出两个婴孩的影像,"我的儿子们。"
左慈这才知道,中黄太一的儿子已经三岁,却从未告知任何人。影像中的两个孩子,一个活泼好动,一个安静乖巧。
"他们叫什么?"
"大的叫中黄莳暗,小的叫中黄莳影。"中黄太一语气平淡,仿佛在谈论两件器物而非亲生骨肉,"他们的灵物是八卦阵。"
左慈正想祝贺,却见中黄太一突然掐诀,八卦镜红光大盛,两个孩子的影像痛苦地扭曲起来。与此同时,一缕缕金色灵力从他们体内被抽出,通过镜子传入中黄太一体内。
"住手!"左慈大惊,连忙施法打断,"你在做什么?"
中黄太一被强行中断法术,嘴角溢出一丝鲜血。他擦去血迹,冷静得可怕:"研究。八卦阵是唯一能完善太平道的灵物。"
又是太平道。左慈暗想。"他们是你的儿子!"他冲中黄太一喊。
"你知道他们的灵物吗?八卦阵!一个人半卦!和我一样,是妖邪之物。"中黄太一眼中闪过一丝嫌恶,这是左慈第一次看到他流露出如此明显的情绪。
左慈这才明白,中黄太一对自己的灵物"太平"一直心存厌恶。或许正是这种自我憎恶,驱使他不断追求更强大的力量,甚至不惜牺牲亲生儿子。
"你变了,太一。"左慈痛心道。
中黄太一转身面对八卦镜,声音飘忽:"不,我只是终于看清了自己想要什么。这个仙界,需要一场彻底的变革。"
镜中,两个孩子的影像渐渐淡去,唯余一片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