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的光阴,在摞高的习题集、磨秃的笔尖和咖啡与风油精混合的气息中,被压缩成了一张张写满公式的草稿纸和一页页翻得卷边的课本。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铅块,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肩头,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翻书的哗啦声,如同战前最后的磨刀霍霍。
李飞和叶胤辰的课桌,成了这场无声战役中最紧密的前沿阵地。
两人彻底开启了“全功率模式”。
叶胤辰依旧是那个高效、精准的指挥官。她的复习计划精确到分钟,桌角贴着色彩分明的便利贴,标记着各个学科的进度和重点难点。她刷题的速度极快,思路清晰,遇到卡壳的难题,会立刻圈出来,但不是自己死磕,而是极其自然地将习题册往李飞那边一推,下巴微扬:“喏,这块骨头有点硬,啃啃看?”
李飞也不再是那个被动等待“投喂”的弟弟。他接过习题册,目光沉静,眉头微蹙,立刻投入战斗。有时他能很快找到突破口,思路流畅地写下解法,然后推回去,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交卷”般的轻松。有时他也会陷入长考,笔尖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画着圈,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时,叶胤辰不会催促,也不会立刻给答案。她会停下自己的笔,安静地看着他思考时专注的侧脸,看着他因为用力而微微抿紧的唇线,眼神里带着全然的信任和耐心的等待。直到李飞自己抬起头,眼神里带着困惑或寻求确认的光,她才用笔尖极其精准地点在某个他忽略的公式或隐含条件上,寥寥数语,拨云见日。
“懂了?” 她问。
“……嗯!” 李飞用力点头,眼神瞬间亮起来,立刻埋头修正。
午休的食堂“据点”,成了短暂的能量补给站。两人依旧坐在一起,但话题从日常的调侃彻底转向了学习。叶胤辰会一边快速扒饭,一边抛出一个刁钻的化学平衡移动问题。李飞则会咽下嘴里的饭菜,立刻给出自己的分析思路。讨论简短、高效、目标明确,餐盘里的饭菜成了纯粹的燃料。
黄尚偶尔想插科打诨,试图活跃一下这“令人窒息”的学习氛围:“喂喂,二位学霸,吃饭时间能不能歇歇脑子?聊点八卦呗?比如……”
话没说完,就会被叶胤辰一个“闭嘴,吃饭”的眼神和李飞“专心点,黄尚,你导数大题第二问思路错了”的平静陈述联手镇压。
夜晚的灯光下,两人的微信聊天框更是被各种题目截图、解题思路、知识点的疑问和解答填满。没有多余的情绪化表达,只有最纯粹的知识碰撞。叶胤辰的回复总是简洁犀利,直指要害。李飞的提问也越发精准,不再犹豫畏缩。
**考试当天:**
天色未明,空气里带着夏日清晨特有的、微凉的湿润感。校园里却已不复平日的宁静。穿着校服的学生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各自的考场,步履匆匆,神色各异——有紧张得嘴唇发白的,有强作镇定的,也有像叶胤辰这样,眼神锐利、步履沉稳,如同奔赴既定战场的战士。
李飞背着略有些沉重的笔袋,走在通往考场的林荫道上。掌心因为握着笔袋而微微汗湿,心跳也比平时快了几分。说不紧张是假的,这是他第一次带着如此明确而沉重的目标——为了那个“一起”的未来,为了不辜负身边那个耀眼的存在——走上考场。
就在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心跳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侧后方快步跟了上来,与他并肩而行。
是叶胤辰。
她今天扎着干净利落的马尾,校服领口整齐,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有一种沉静的专注。她甚至没有看李飞,只是目视前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李飞耳中:
“别想太多,弟弟。” 她的语气平常得像在讨论早餐,“就跟平时刷题一样。会的,稳稳拿下。不会的,跳过去,回头再啃。记住,你的对手,” 她顿了顿,终于侧过头,看向李飞,嘴角勾起一个极淡却充满力量的弧度,“是我。”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正好落在她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熟悉的、小恶魔般的笃定和挑战。
李飞看着她近在咫尺的脸,看着她眼中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战意,胸腔里翻涌的紧张感奇异地平息了大半。他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一丝紧绷,却异常清晰:“……嗯。知道了,姐姐。”
两人没有再说话,只是默契地加快了脚步,走向同一个考场。
考场内,气氛肃杀。日光灯管发出冷白的光,空气里弥漫着纸张和油墨的味道。监考老师严肃地宣读着考场规则,声音在寂静的教室里回荡。
李飞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将笔袋放在桌角。他下意识地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考场。叶胤辰的座位,在隔着一条过道的斜前方。他看到她正低头检查文具,侧脸线条沉静而专注,马尾辫垂在颈后,像一面沉静的旗帜。
试卷发下来了。雪白的纸张,密密麻麻的铅字,带着决定性的分量。
李飞拿起笔,指尖微凉。他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鼻腔里仿佛又萦绕起那熟悉的、带着阳光味道的柠檬香气,耳边回响起那句“你的对手是我”。再睁开眼时,他眼底的紧张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静取代,如同淬火后的精钢,沉凝而锐利。
笔尖落下,沙沙声响起,汇入整个考场磅礴的书写乐章。
时间在笔尖流淌,在翻动试卷的哗啦声中飞逝。考场里只剩下心无旁骛的专注和思维高速运转的嗡鸣。
李飞全神贯注,调动着四周积累的所有知识和解题技巧。遇到熟悉的题型,他下笔如飞,思路清晰。遇到卡壳的难题,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心慌意乱,而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回忆叶胤辰点破关键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回忆两人共同探讨过的类似思路。实在没有头绪,他便果断跳过,绝不死磕,牢记着叶胤辰的叮嘱。
偶尔,在翻页或思考的间隙,他会极其短暂地抬一下眼。视线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向斜前方那个熟悉的身影。
叶胤辰坐得笔直,肩膀放松,只有握着笔的手在试卷上快速而稳定地移动。她的侧脸在冷白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沉静,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的题目。那份强大的定力和游刃有余的气场,像一块磁石,也像一颗定心丸,无声地传递过来,让李飞因难题而略有浮躁的心绪重新沉静下来。
他收回目光,再次投入眼前的战场。笔下的思路似乎也变得更加清晰顺畅。
阳光逐渐升高,透过高大的窗户,在冰冷的地面上投下倾斜的光斑。汗水悄悄浸湿了额角,笔尖在纸张上摩擦的沙沙声仿佛永不停歇。
当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终于刺破考场的沉寂,尖锐地响起时,李飞几乎同时放下了笔。
他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紧绷了四周的神经在这一刻骤然松弛,带来一种近乎虚脱的疲惫感,但疲惫之下,却涌动着一股巨大的、尘埃落定的平静。
他抬起头,目光再次投向斜前方。
几乎是同一瞬间,叶胤辰也放下了笔,抬起了头。她没有立刻收拾东西,而是微微侧过身,目光穿越过道和攒动的人头,精准地捕捉到了李飞望过来的视线。
四目相对。
叶胤辰的眼中没有了考试时的极致专注,重新盈满了熟悉的、明亮的笑意,那笑意里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更带着毫不掩饰的、全然的期待和询问。她甚至对着李飞的方向,极其轻微地、俏皮地眨了眨眼,嘴角弯起一个无声的、却比阳光更耀眼的弧度。
李飞看着她明亮的笑容,感受着胸腔里那份沉甸甸的平静和刚刚结束战斗的疲惫,嘴角也不由自主地向上扬起,回以一个同样带着疲惫、却无比真实和放松的笑容。
没有言语。
没有手势。
只是一个跨越人群的、短暂的眼神交汇,一个心照不宣的微笑。
所有的汗水、压力、并肩鏖战的日夜、对未来的期许、以及那份“对手即战友”的奇妙羁绊,都尽在这无声的一望一笑中。
监考老师开始收卷,教室里瞬间被各种议论声、对答案声和收拾文具的哗啦声填满,嘈杂而喧嚣。
李飞坐在原地,没有立刻起身。他低头看着自己写满答案的试卷,又抬眼看了看斜前方那个已经开始利落收拾书包、马尾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的身影。
手腕上,似乎还残留着被她无数次点破思路时笔尖轻触的微凉感;鼻尖,仿佛还萦绕着那令人心安的柠檬香气;心底,那个关于“一起”的约定,变得更加清晰而真实。
期末考试的大幕落下,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全力以赴的并肩战役,都已在少年心底刻下了最深的印记。他收拾好笔袋,站起身,朝着那个带着柠檬香气的身影,走了过去。阳光穿过窗户,将两人的影子拉长,再次紧密地重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