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落针可闻。空气仿佛凝固了。唐逢歌感觉自己的呼吸都放轻了,血液却奔流得更快。她从未在现实中感受过如此强大的目标感和使命感,仿佛被一股无形的洪流裹挟着,推向一个充满挑战却也无比辉煌的彼岸。她看着主位上那个男人,他像一座灯塔,在惊涛骇浪中清晰地指引着方向,散发着令人信服也令人敬畏的光芒。
宋闻的目光在众人脸上逡巡一周,继续道:“项目由我直接负责,统筹研发、设计、市场资源。设计部,”他的目光重点落在陈静和设计部成员的区域,“是‘星火’能否成功点燃、能否燎原的关键一环。用户体验,是这场战役的制高点。”
他拿起平板,手指轻点。幕布上的画面切换,出现了一个极其简洁的、充满未来感的几何线条勾勒出的产品轮廓,旁边是几个核心关键词:“无感连接”、“直觉交互”、“情感共鸣”、“颠覆认知”。
“我们的目标产品,代号‘星核’。”宋闻指着那个轮廓,“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将是一个‘伙伴’,一个能无缝融入用户生活场景,理解用户意图,甚至在情感层面产生连接的智能中枢。这要求设计,必须突破现有框架的桎梏。”
“挑战在于,”他的声音陡然变得冷峻,“如何在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前提下,通过设计语言和交互逻辑,让用户‘感知’到这种无感和直觉?如何在冰冷的科技内核上,赋予它足以引发情感共鸣的温度和个性?如何在颠覆的同时,确保用户的学习成本降到最低,体验流畅到极致?”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重锤,敲打在设计师们的心上。唐逢歌听得心潮澎湃,这正是她梦想中要去挑战的领域!那些天马行空的创意在她脑海中翻腾,几乎要破茧而出。
“这不是一个可以‘差不多’、‘过得去’的项目。”宋闻的语气没有任何温度,“我需要的是,真正具有前瞻性、颠覆性,同时具备扎实落地可能性的设计方案。每一个像素,每一次触控反馈,每一个动画过渡,都必须服务于核心目标——重新定义体验。”
他放下平板,双手交叠放在桌面上,目光如炬:“时间表非常紧张。概念设计阶段,只有三周。三周后,我需要看到能体现‘星火’核心价值的设计方向初稿。陈锦,设计部的工作计划和人员分工,会后立刻提交给我。”
“明白,宋总。”陈锦立刻应道,神色凝重。
“好。”宋闻点了点头,似乎不打算再多说一个字,“各小组负责人,明确自己的任务和挑战。散会前,有问题可以提。”
会议室内陷入一片短暂的寂静。大家似乎还在消化这庞大的信息量和高压要求。唐逢歌张了张嘴,她有很多想法,很多疑问,但在宋闻那极具压迫感的气场下,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时竟发不出声音。
坐在她斜前方的一位资深设计师,也是UI组的组长张昊,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宋总,关于‘情感共鸣’这个点,目前业界还没有非常成熟的可量化的设计方法论,我们在探索方向上……”
“这正是你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宋闻打断了他,语气没有任何波澜,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业界没有,不代表我们无法创造。‘星火’的意义,就在于做别人没做过、不敢做的事。方法论,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和建立。我要的,是结果和方向,不是困难。”
张昊被噎了一下,脸上有些讪讪的,点了点头:“是,宋总。”
没人再提问。空气再次陷入沉寂,只有空调送风的微弱声响。
“既然没有问题,”宋闻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在唐逢歌因为紧张和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上停留了极其短暂的一瞬,快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那么,星火计划,从现在起,正式启动。”
他站起身,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三周时间。我期待看到设计部的‘星火’。” 说完,他拿起平板和笔记本,没有丝毫停留,转身大步离开了会议室。那挺拔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如同带走了一片低气压的云层。
会议室内,凝固的空气仿佛才开始缓缓流动。所有人都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紧接着,低声的议论和讨论声嗡嗡地响了起来。兴奋、压力、焦虑、跃跃欲试……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陈锦立刻拍手,提高了声音:“大家都听到了!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现在不是讨论困难的时候,是立刻行动的时候!所有人,十分钟后小会议室,我们立刻细化分工!”
唐逢歌坐在位置上,心脏还在砰砰狂跳。宋闻最后那句“期待看到设计部的‘星火’”,像一颗火种,直接投入了她的心田,瞬间点燃了熊熊的斗志。三周!只有三周!去挑战那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去点燃那簇颠覆性的星火!
她用力握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那份初入职场的懵懂和忐忑,此刻被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灼热的渴望所取代——她要在这个项目上,发出自己的光!让那个目光如冰的男人,看到她唐逢歌的价值!
十分钟后,设计部的小会议室里挤满了人。气氛比刚才的启动会更加紧张和务实。
陈锦站在白板前,语速飞快:“时间节点大家都清楚了,三周后概念初稿。我们按模块分工。核心交互逻辑和主框架,由张昊的UI组和我亲自负责。动效和视觉传达,王薇组负责。用户研究和竞品分析,李涛组跟进,数据必须扎实,每天同步最新洞察!”
她手中的马克笔在白板上飞快地移动,划分着任务区域。被点到名字的组长们神色凝重,飞快地记录着。
唐逢歌坐在角落里,全神贯注地听着,努力把每一个字都记在笔记本上。她期待着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分配到某个重要的子任务中去。
“另外,”陈锦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新人,最终落在唐逢歌身上,“项目很大,基础性工作也需要人手。唐逢歌。”
“在,陈姐!”唐逢歌立刻挺直腰板,声音响亮,带着期待。
“你刚入职,对核心业务还在熟悉阶段。这样,”陈锦的语气很务实,没有太多情绪,“你先负责协助王薇组,整理‘星核’相关的外围配套设计资源库。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内置图标库的梳理和风格统一性检查;预设壁纸、主题风格的初步筛选和分类;还有,用户个性化设置模块的现有方案整理,找出可优化的空间,做一个初步的报告给我。重点是:统一性、扩展性和情感化表达的初步探索。”
唐逢歌眼中的光,瞬间黯淡了一点点。外围配套设计资源库?整理图标?筛选壁纸?优化主题色设置?这和她想象的“颠覆性设计”、“重新定义交互”的核心战场,似乎……有点远。像是一个庞大机器的边缘螺丝钉工作。
她心里有一丝小小的失落,像被戳破了一个小气泡。但陈锦接下来的话立刻让她重新打起精神。
“别小看这些‘外围’工作。”陈锦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目光锐利,“‘星核’是一个整体,任何细节的不和谐,都可能破坏用户对‘无感’和‘情感共鸣’的整体感知。统一性是基石,个性化是温度表达的窗口。你要在这些看似基础的工作中,去理解我们设计体系的核心语言,去思考如何在约束下做出创新。这也是融入项目、打好基础的重要一步。报告要有你自己的思考,明白吗?”
“明白!陈姐!”唐逢歌立刻大声回应,那点失落被陈锦的话驱散了。是啊,万丈高楼平地起!再颠覆性的设计,也需要扎实的基础支撑。整理资源库,不正是理解公司现有设计语言和用户习惯的绝佳机会吗?而且,报告中可以融入自己的想法!她仿佛又看到了突破口,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明亮。
“好。”陈锦点点头,“王薇,唐逢歌交给你了,带她尽快熟悉这块工作。”
“没问题,陈姐。”坐在前排一个留着利落短发、气质干练的女设计师应道,她看向唐逢歌,露出一个鼓励的微笑,“逢歌是吧?会后我们细聊。”
分工结束,众人立刻如同上了发条般行动起来。会议室里只剩下收拾东西和快速交谈的细碎声响。唐逢歌也迅速收拾好自己的笔记本和笔,正准备去找王薇。
“嘿,新同学!”李涛凑了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脸上带着点同情又有点调侃的笑,“被分到‘美化组’打基础了?别灰心,都是这么过来的。宋总的高压政策下,咱们陈姐也得稳扎稳打,新人直接碰核心,万一搞砸了,谁也担不起责任不是?”他压低声音,“不过你也别小看这活儿,王薇姐要求可高了,她那套视觉规范,啧啧,比宋总的西装扣子还严丝合缝!够你喝一壶的!”
唐逢歌被他逗笑了,心里的那点小疙瘩彻底消散了:“谢谢涛哥!我知道的,基础很重要!我会认真做的!”
“有这觉悟就好!”李涛竖起大拇指,“加油!星火燎原,先从点亮你手里的小图标开始!哈哈!”他笑着走开了。
唐逢歌也笑了,抱着笔记本,走向正在和王薇低声交谈的陈锦。
“陈姐,王薇姐。”她礼貌地打招呼。
“嗯,”陈锦看了她一眼,“去吧,跟王薇好好学。记住,细节决定成败。报告周五下班前给我初稿。”
“好的,陈姐!”唐逢歌用力点头。
王薇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直接带着唐逢歌回到自己的工位区域,打开电脑,调出密密麻麻的文件目录:“来,逢歌,时间紧,我们直接开始。这是公司目前所有产品线的设计资源库总目录。你的任务,首先是梳理出与‘智能中枢’定位相关的部分……”
一下午的时间,唐逢歌完全沉浸在了图标、色板、壁纸和设置选项的海洋里。王薇的要求果然极其细致,对风格的一致性、色彩的微妙差异、图标的识别度和隐喻性,都有着近乎苛刻的标准。唐逢歌学得很快,但也真切感受到了大公司设计规范的严谨与庞大。她一边疯狂记录,一边在脑海里飞快地吸收、对比、思考。笔记本上很快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要点和疑问。
当窗外的天色渐渐染上暮色,办公室的灯光次第亮起时,唐逢歌才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电脑屏幕上,被她整理归类好的文件夹已经初具规模。她看着那些代表着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视觉元素,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回响起宋闻在启动会上掷地有声的话语:“无感连接”、“直觉交互”、“情感共鸣”、“颠覆认知”……
她看着眼前一套预设的、风格偏向可爱卡通的主题图标,微微蹙起了眉。这种风格,能和“星核”未来伙伴般的智能中枢定位匹配吗?能承载“情感共鸣”的深度吗?现有的个性化设置,大多停留在颜色、壁纸这种浅层,如何能更深层次地让用户感受到“星核”的“个性”和“温度”?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星火般在她脑海中闪现。
她立刻新建了一个文档,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将自己的想法快速记录下来。既然负责整理和优化,那就在这个框架内,尝试注入一点“星火”的基因!她构思着如何将“情感化”融入图标设计,如何让主题不仅仅是视觉风格,而是带有某种“情绪”或“氛围”,甚至思考如何通过更深入的个性化设置,让用户感觉是在“塑造”一个独一无二的伙伴,而非仅仅改变一个工具的外观……
她写得投入,完全忘记了时间,直到肚子咕咕叫起来才惊觉已经快晚上八点了。办公室里只剩下寥寥几人还在加班。
她保存好文档,关掉电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只是整理和初步构思,但一下午的高强度输入和思考,让她感觉无比充实。那点因为被分配到“外围”工作而产生的小小失落,早已被一种“我也在为星火添柴”的参与感和自己偷偷种下的“创新小火苗”所取代。
她收拾好东西,脚步轻快地走出办公楼。城市的霓虹已经点亮,晚风带着些许凉意。她抬头望了望创世科技那在夜色中依然灯火通明的巨大LOGO,心中充满了对明天的期待。
回到租住的小公寓,唐逢歌随便煮了碗面填饱肚子,就立刻坐到了书桌前,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她调出下午整理的资料和自己写的初步构思报告草稿,决定再完善一下。
她沉浸在图标和色彩的世界里,反复推敲着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是否足够“星火”。不知不觉,夜越来越深。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她甚至打开设计软件,开始尝试动手修改几套她觉得风格与“星核”定位不符的预设图标,试图赋予它们一点更灵动、更具未来感,甚至带点“情绪”暗示的特质。她还草拟了几种不同“情感模式”下的主题色板和动态效果设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她终于觉得这份初步报告草稿有了点模样,能够体现自己的一些独立思考和优化方向时,墙上的时钟已经指向了凌晨一点半。
“呼……”她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揉了揉干涩的眼睛,看着屏幕上自己一下午加一晚上的“成果”,虽然疲惫,但心里却有种小小的满足感。她将文档保存好,命名为:【“星核”外围设计资源梳理与初步优化方向建议 - 唐逢歌 - 初稿】。
“明天再润色一下,周五前给陈姐和王薇姐看!”她给自己打气,关掉电脑,一头栽倒在床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却依然跳跃着各种图标、色彩和宋闻那双深邃锐利的眼睛。
星火……她默念着这个名字,带着对未来挑战的兴奋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沉入了梦乡。
梦里,似乎有无数的光点在闪烁,正努力地汇聚,想要点燃一片燎原之势。而那个站在光点中心、身影挺拔的男人,正用他那审视的目光,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