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废柴超能班,专治各种不服
本书标签: 校园 

第三十六章:善后部的“精准”新业务与王美娜的放大镜

废柴超能班,专治各种不服

张主任家那场“蛋糕惊魂夜”的余波,如同被周校长轻描淡写地一句“尚可”给抚平了。至少表面上是如此。校园生活回归“正常”,如果忽略教导主任办公室里偶尔传出的一声压抑的、饱含沧桑的叹息,以及他看五人组时那复杂得如同在解多元高次方程的眼神的话。

“善后部”的牌子依旧挂着,但“暖阳行动”的惨败让大家心有余悸。就在五人组以为能暂时喘口气,享受几天没有“惊喜”任务的日子时,周校长的“关怀”如影随形。

这次,不是生日蛋糕,也不是校长室泡茶,而是一个听起来极其“日常”的任务:

**“精准关怀”试点延伸:为因伤行动不便的师生提供“精准送餐”服务!**

周校长的邮件一如既往地充满“科学”与“温情”:

> **任务目标:** 运用你们的独特才能,确保营养午餐以最完美的状态(温度、分量、送达时间)抵达指定师生手中!

> **执行要点:**

> * **凌晓寒:** 全程监控餐盒核心温度,确保入口最佳口感区间(热食:65-70℃;冷食:4-8℃)!你的感知,是美味的守护神!

> * **石磊:** 精准分配餐食分量,确保每份重量误差≤10克!同时,评估餐盒结构强度,防止运输途中倾洒!你的重量感,是均衡与安全的基石!

> * **沈疏影:** 规划最优送餐路径(最短距离+最少颠簸),精确计算送达时间(误差≤30秒)!你的空间感,是效率的指南针!

> * **唐思哲:** 建立“送餐环境变量模型”!输入:送餐员步速、风力、路径坡度、餐盒保温性能…输出:最优行进速度及保温策略!你的计算,是准时送达的核心算法!

> * **林晚晚:** 完美复述送餐对象忌口清单及特殊要求(一字不差)!并在送达时清晰传达!你的复述,是定制化服务的精准传递!

> **口号:** 让每一份关怀,都精准直达胃(和心)!

> **监督员:** 王美娜同学将全程记录执行细节,评估“精准度”与“关怀度”。—— 周明远

邮件末尾还特别附注:**首位服务对象:高一(3)班,因打球扭伤脚踝的张扬同学。**

张扬?!那个银发、傲慢、曾带头嘲笑他们是“奇葩班”的张扬?!

五人组看着邮件,表情各异。凌晓寒感觉手里的保温餐盒瞬间重若千斤。石磊对着空气挥了挥拳头,想象着把餐盒精准扣在张扬头上的抛物线。唐思哲已经开始在碎屏平板上徒劳地输入“目标对象潜在敌意指数”变量了。沈疏影默默目测了一下从食堂到高一(3)班教室的距离和可能的障碍物。林晚晚则紧张地开始背诵:“张扬同学…忌口:香菜、青椒、肥肉…特殊要求:米饭要软一点…汤不能太烫…”

而王美娜,已经拿着一个崭新的、带标尺和计时器的记录本,如同等待猎物进入射程的狙击手,出现在食堂门口,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

**“精准送餐”首秀(灾难预演版):**

* **配餐环节(食堂):**

* 凌晓寒:“阿姨!这份红烧肉核心温度78.3度!超标!需要降温至70度以下才能装盒!” 食堂阿姨:“???小姑娘,这刚出锅的…”

* 石磊:“阿姨!这份青菜重量超标15克!这份米饭少了8克!需要调整!” 打饭阿姨手抖得像帕金森:“小伙子,你…你眼睛是秤吗?”

* 唐思哲:“根据模型,餐盒保温层导热系数不足,需额外包裹0.5厘米厚隔热棉以应对5分钟路程中的0.8度温降…” 他试图把一卷保温棉往餐盒上缠。

* 沈疏影冷静地拉开他:“路径规划完毕,距离:253米,预计用时4分50秒。最优步速:1.05米/秒。保温棉…冗余,移除。” 她精准地扯掉了多余的保温棉。

* 林晚晚对着打饭窗口反复确认:“阿姨!张扬同学忌口:香菜、青椒、肥肉!米饭要软!汤不能烫!您记住了吗?香菜、青椒、肥肉!米饭软!汤不烫!” 声音之大,引来整个食堂侧目。张扬在远处拄着拐,脸都绿了。

* 王美娜:“记录:配餐环节耗时超时7分38秒。凌晓寒干扰正常打餐流程1次。石磊提出无理重量要求3次。唐思哲引入无效冗余材料。林晚晚复述要求音量超标,造成不必要关注。”

* **运输环节(走廊):**

* 沈疏影一马当先,如同精密导航仪:“前方3米处有地砖接缝,高度差0.3厘米,抬脚高度需增加1.5厘米,防颠簸。”

* 石磊端着餐盒,严格按照指令抬脚,动作僵硬得像机器人。

* 凌晓寒双手虚按在餐盒上,实时播报:“核心温度…69.8度…69.5度…进入安全区!保持步速!风速二级,逆风,对温度影响系数0.03,可忽略!”

* 唐思哲盯着平板(勉强能用):“模型运行正常!当前步速1.02米/秒,偏差-0.03米/秒!预计抵达时间…延迟4秒!需提速0.05米/秒!”

* 林晚晚抱着汤碗,小碎步紧跟,嘴里还在无声默诵忌口清单。

* 王美娜紧随其后,记录本沙沙作响:“运输姿态僵硬,不符合人体工学。温度监控过度紧张。模型依赖导致行进不自然。整体效率低下。”

* **送达环节(高一(3)班门口):**

* 沈疏影:“目标位置确认。距离:1.5米。送达倒计时:5…4…”

* 石磊深吸一口气,在沈疏影数到“1”时,如同交接奥运火炬般,将餐盒稳稳递到拄着拐、一脸不耐烦的张扬面前。

* “张扬同学!您的午餐!” 凌晓寒同步报告,“核心温度:68.7度!符合标准!”

* 林晚晚立刻上前一步,声情并茂(且一字不差):“张扬同学!这是您的午餐!忌口已避开:无香菜、无青椒、无肥肉!米饭已确认偏软!汤温已降至入口适宜温度!请慢用!”

* 唐思哲推眼镜:“模型验证:送达时间误差:+1.7秒。在允许范围内。”

* 张扬看着眼前这五个煞有介事、如同在完成什么国家级机密任务的家伙,又看看周围同学憋笑的脸,一股邪火蹭蹭往上冒。他猛地伸手去接餐盒,动作幅度过大,拐杖一滑!

* “小心!” 石磊下意识想去扶他。

* 混乱中,张扬的手肘撞到了林晚晚捧着的汤碗!

* 林晚晚“啊”的一声轻呼,碗里的汤虽然不烫,但还是泼洒出来一些,溅到了张扬的裤脚和…石磊的鞋面上。

* 时间再次凝固。

* 张扬看着裤脚的油渍,又惊又怒:“你们…!”

* 石磊看着自己鞋面的汤渍,委屈:“我的新鞋…”

* 林晚晚快哭了:“汤…汤洒了…”

* 凌晓寒:“温度…失控了…”

* 唐思哲:“意外变量…未纳入模型…”

* 沈疏影冷静目测泼洒面积:“汤体溅射范围:直径约15厘米。污染等级:轻微。”

* 王美娜的笔尖在记录本上疯狂舞动:“送达环节出现重大失误!汤体泼洒!造成服务对象衣物污染及送餐员鞋面污染!关怀度评估:负值!精准度因意外中断!”

张扬气得差点把另一根拐杖也扔了:“滚!带着你们的‘精准’滚远点!我不需要!” 他一把夺过石磊手里的餐盒(幸好没洒),拄着拐,气冲冲地蹦回了教室,留下一地狼藉(主要是心理上的)和五个再次石化的“送餐员”。

石磊哭丧着脸,试图用纸巾擦掉鞋上的油花:“我的限量版…”

林晚晚抽泣着:“呜…我又搞砸了…”

唐思哲看着平板上的“ERROR”提示(汤水溅到了一点),生无可恋。

凌晓寒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尴尬和张扬残留的怒火温度,欲哭无泪。

只有沈疏影,默默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纸巾(精准计算了可能的需求),递给石磊和林晚晚,然后精准地目测了一下地上的汤渍面积,似乎在考虑清理方案。

王美娜合上写得满满当当的记录本,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冰冷的光。她看着狼狈的五人组,嘴角勾起一丝绝对称不上善意的弧度:

“记录完毕。‘精准送餐’首单执行报告:过程冗余,效率低下,结局失控,关怀负分。”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石磊的鞋和林晚晚红红的眼眶,“建议:‘善后部’下次执行任务前,优先提升自身…稳定性。以及,” 她意有所指地补充,“某些成员,需要加强…抗干扰能力训练。”

她转身离开,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清脆而冷酷,像在给这场荒诞的“精准”首秀敲响丧钟。

凌晓寒看着王美娜的背影,又看看垂头丧气的伙伴,最后目光落在石磊怎么也擦不干净的鞋面上。一股熟悉的、混合着挫败和不服输的火焰,在她心底悄然复燃。

“精准…关怀…” 她喃喃自语,攥紧了拳头,“我们…真的就只能这样吗?”

远处,校工李伯佝偻着背,推着他的清洁车,慢悠悠地经过。浑浊的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地上的汤渍,又扫过五人组,最后落在石磊那只沾了油污的鞋上。他什么也没说,只是从清洁车里拿出一块干净的抹布,默默地、精准地盖在了那滩汤渍上,然后继续慢吞吞地向前走去。

上一章 第三十五章:蛋糕的重量与迟到的“甜” 废柴超能班,专治各种不服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重量里的“温度”与王美娜的“无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