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杯大赛的热潮渐渐褪去,校园生活回归到课业与复习的节奏中。临近期末的冬日,空气凛冽而干燥,阳光透过光秃的树枝,在冰冷的教学楼墙壁上投下稀疏的影子。图书馆成了最温暖也最受欢迎的避难所。
姜笙正为即将到来的物理期末考试发愁。她文科成绩尚可,但物理始终是她的软肋。老师推荐了一本据说解题思路特别清晰的《高中物理疑难精析》,她跑遍了校内书店都售罄了,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学校图书馆那有限的复本上。
午休时间,她裹着厚厚的围巾,带着一身寒气匆匆推开图书馆厚重的玻璃门。暖气夹杂着纸张和旧书特有的油墨香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外界的寒冷。馆内很安静,只有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和暖气片低沉的嗡鸣。她熟门熟路地走到理科参考书区,目光焦急地在一排排书脊上搜寻。
找到了!《高中物理疑难精析》!她心中一喜,快步上前,却在看清书架时瞬间泄了气。唯一的一本,正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握着,摊开在靠窗的一张阅览桌上。
桌边坐着的人,正是贺仍知。
他穿着深灰色的高领毛衣,衬得侧脸线条更加清俊。窗外冬日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他低垂的眼睫上投下小片阴影。他专注地看着书页,修长的手指偶尔在纸面上划过,留下清浅的痕迹。桌上还摊着几本厚厚的习题集和一本摊开的笔记本,字迹工整而有力。
姜笙的心跳不受控制地加速。又是他。她下意识地想转身离开,但想到物理考试的压力,想到那本据说“救命稻草”般的参考书,脚步又钉在了原地。“怎么办?去问问他?可他会理我吗?万一他正在用呢?” 各种念头在她脑海里疯狂打架,勇气像被戳破的气球,迅速瘪了下去。她躲在两排高大的书架后面,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只敢偷偷探出一点视线,观察着他。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贺仍知似乎没有马上离开的意思。姜笙急得手心都冒汗了,围巾下的脸颊也闷得发烫。她想起演讲台上自己鼓起勇气的样子,想起林薇总说她太怂。“姜笙,你不能再这样了!只是一本书,问一句而已!”她深吸一口气,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心,从书架后走了出来,一步一步,极其缓慢地挪向那张靠窗的桌子。
每靠近一步,心跳就响亮一分。她感觉自己的腿都在发软。终于站定在桌边,离他只有一步之遥,甚至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干净的洗衣液味道。她张了张嘴,声音却卡在喉咙里,细弱得几乎听不见:“同、同学……”
贺仍知似乎早就察觉到有人靠近。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落在眼前这个脸颊通红、眼神躲闪、紧张得快要缩成一团的女孩身上。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清晰地映出了姜笙窘迫的模样。
他认出了她。是那个在楼梯间差点摔倒被他扶住的女孩,是那个在运动场递给他水的女孩,也是那个在风华杯演讲台上,用温柔声音讲述“微光”的女孩。
他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她,眼神里没有被打扰的不悦,只有一丝询问的意味。
被他这样注视着,姜笙感觉大脑一片空白,准备好的说辞忘得一干二净。她只能慌乱地指了指他手边那本《高中物理疑难精析》,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这、这本书……请问……你……你还要用很久吗?我……” 后面的话,她实在说不下去了,羞愧地低下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短暂的沉默。
就在姜笙以为对方会拒绝或者无视她时,贺仍知有了动作。他没有回答她的问题,甚至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是极其自然地、平静地合上了自己正在看的那本书页,然后伸出那只握着书的手,将《高中物理疑难精析》轻轻推到了桌子靠近姜笙的这一边。
“你先用。” 他的声音不高,清冽依旧,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却格外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简洁。
姜笙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讶和巨大的感激。她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甚至没有犹豫一下!“那…那你呢?”她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提高了一点,随即又意识到不妥,连忙压低。
贺仍知的目光扫过自己桌上摊开的习题集和笔记本,用下巴微微示意了一下其中一本更厚、看起来也更艰深的《物理竞赛进阶导引》,语气平淡无波:“这本够。” 意思很明确,他手头有更重要的资料需要钻研,这本对她来说更急需的书,可以暂时让给她。
一股暖流瞬间涌遍了姜笙全身,驱散了所有的紧张和寒意。她红着脸,声音里充满了真挚的感激:“谢…谢谢你!” 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像捧着一件易碎的珍宝,轻轻拿起了那本还带着他掌心微温的书。
就在她拿起书的瞬间,一张硬质的卡片从书页中滑落出来,轻飘飘地掉在桌面上。
姜笙下意识地低头看去——
那是一张学校统一的蓝色借阅卡。卡片上方端正地印着图书馆的印章,而下方借阅人签名栏里,三个清隽有力、力透纸背的字迹清晰地映入眼帘:
“贺 仍 知”
这三个字,她曾在公告栏的红榜上仰望过,曾在宣传栏的照片下标下凝视过,早已在心里描摹了千百遍。但此刻,它们如此真实、如此近距离地呈现在她面前,带着他指尖的温度,印在属于他的借阅卡上。
一股强烈的、难以言喻的悸动席卷了她。她的指尖微微颤抖着,在拿起书的同时,仿佛不经意般,用指腹在那清晰的名字上,极其轻柔、极其快速地摩挲了一下。那微凉的、光滑的卡片触感,和那三个字的棱角,带着一种奇异的电流,瞬间从指尖传递到心尖。
“不客气。” 贺仍知似乎并未留意到她这微小的动作,或者留意到了也并未在意。他已经重新低下头,沉浸在自己那本《进阶导引》的世界里,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姜笙紧紧抱着那本珍贵的参考书,像抱着一团火,脸颊滚烫。她再次低低说了声“谢谢”,然后几乎是同手同脚地逃离了那张靠窗的桌子,在远离他的书架后找了个位置坐下,心还在胸腔里狂跳不止。
书页间似乎还残留着他指尖的气息。她翻开书,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脑海里全是刚才他平静推过书的样子,和他借阅卡上那清晰有力的名字——“贺仍知”。这三个字,仿佛拥有了实体,带着冬日的阳光和他清冷的温度,熨帖在她心上,留下了滚烫的印记。
几天后,姜笙终于啃完了那本参考书,解决了不少疑难。还书的日子到了。她仔细地将书页抚平,检查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她拿出自己珍藏的一张素雅书签。书签是淡黄色的卡纸,上面是她用细细的钢笔精心绘制的图案:一扇结着霜花的玻璃窗,窗外是几枝覆着薄雪的枯枝,窗内,一盏小小的、散发着温暖橘色光芒的台灯,灯光柔和地照亮了一小块桌面。画面的角落,用极小的字写着:“谢谢你的光。”
她小心翼翼地将这张画着冬日暖阳与灯火的书签,夹在了那本《高中物理疑难精析》的扉页。这是她笨拙的、隐秘的感谢,感谢他在那个冬日午后递来的那本书,也感谢他名字带来的那份无声的、却足以温暖整个寒冬的温度。
她将书轻轻放回还书处,像藏起一个甜蜜的秘密。不知道他下次借阅时,是否会发现这张小小的书签?是否会认出那盏窗内的小灯,是感谢他曾在图书馆的窗边,递给她一道微光?
冬日的图书馆依旧安静,只有书页翻动和暖气嗡鸣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