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山神女
武魂介绍
瑶山神女未引动时,是一枚斜插在发髻上的玉簪。簪身由暖白的羊脂玉雕琢而成,簪头是一座微缩的山影,山尖嵌着一颗米粒大的碧玺,石心有针尖小的光点,像藏着一滴瑶山的晨露。山影周围环绕着三圈细银纹,纹路上錾刻着细小的草木与云纹,顺着簪身向下蔓延,直到簪尾,尾端坠着三缕极细的银链,链节是小小的水滴形状,走动时银链轻晃,会发出细碎的“叮铃”声,像是山涧流水撞在石上。
当魂力注入引动武魂时,玉簪会从发髻升起,在头顶三尺处化作一道半透明的神女虚影。神女高约丈许,身着青白相间的广袖长裙,裙摆上绣着流动的山水纹——青色是山,白色是云,纹路上有细小的光点流动,像是有溪水在裙间缓缓淌。神女的发丝用银簪束起,发间缠着银丝,丝上坠着碧玺小珠,珠间悬着半寸长的玉叶,玉叶随魂力流动轻轻摆动。她的眼眸是剔透的碧色,转动时带着瑶山的温润,指尖凝着一缕淡青的雾气,雾气中能看到细小的草木与云影在沉浮。
这武魂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山水共鸣”与“灵泽之力”。神女虚影能引动方圆百丈内的自然灵气——山之灵气主“固”,可凝聚护盾,抵挡攻击,甚至能借山石的厚重增强友方防御;水之灵气主“润”,可释放灵泽,治愈伤势,增幅魂力流转;草木灵气主“生”,可引动周围的草木,形成掩护,甚至能让枯萎的植物重新抽芽。更奇妙的是“灵泽附身”——当友方陷入危局时,神女虚影能化作一道青芒,附在友方肩头,与友方的魂力共鸣:附身后,友方体表会凝出山水纹的光膜,防御提升的同时,魂力恢复速度加快,移动时脚下会生出细云,踏过之处不留痕迹。
平日里,若持有者收敛魂力,玉簪上的山影会缩成指甲盖大小,碧玺的光点隐去,只留银纹上的草木云纹微微发亮。可一旦感知到周围有自然灵气波动(无论是瑶山的草木、溪水,还是魂技引动的自然元素),玉簪便会微微发热,碧玺的光点亮起,头顶的神女虚影会睁开眼:指尖的雾气变浓,裙摆的山水纹流动加快,发间的玉叶轻晃,像是在回应自然的召唤。
魂技
第一魂技:青崖护衣
引动魂力时,头顶的神女虚影会抬手,指尖的淡青雾气化作一片半寸大的玉叶虚影。玉叶虚影在空中炸开,化作无数细小的青光点,像撒了一把碎玉,落在友方肩头。
光点落在友方身上时,会化作一层薄薄的青膜。青膜上有山纹在缓缓流动,带着山石的厚重——友方的防御提升一成,受到物理攻击时,青膜会微微发亮,将攻击的力道卸去一成,像有看不见的山石在轻轻托住攻击。若是友方身处山地环境,青膜的防御效果会再提升半成,山纹会变得更清晰,像是与周围的山岩共鸣。
更妙的是“护衣随行”。青膜会随友方移动而伸缩,哪怕友方用瞬移、加速等魂技脱离原地,青膜也会牢牢附在体表,直到半刻钟后,随山灵气消散才会消失。期间若友方再次受到攻击,青膜会瞬间亮起,额外卸去半成力道,同时青膜上的山纹会变得更密集,像是在吸收攻击的力道强化自身。
持有者可以通过心念调控光点的数量:一次最多能放出九片玉叶虚影,分别落在三个友方身上,每个友方覆盖三层青膜;也可将三片玉叶虚影的光点凝聚在一个友方身上,青膜厚度增加一倍,卸力效果提升到两成,防御增幅加快一成。
视觉上,细小的青光点在空中拖着淡青的光痕,落在友方身上后化作半透明的青膜,膜上的山纹随呼吸起伏。友方移动时,青膜会拉出长长的光尾,像拖着一缕山气;被攻击时,青膜上的山纹会瞬间亮起,攻击点的光膜微微凹陷,随后反弹,将力道卸去,光膜依旧完好,只是边缘的光色会深一分。
这魂技最适合用来辅助防御系或强攻系魂师。当防御系魂师正面抵挡敌方攻击时,青崖护衣一放,青膜能增强其防御,让他能硬抗更强力的攻击;当强攻系魂师贴身作战时,青膜能卸去敌方反击的力道,保护其不被轻易重创。若是在山地地形中作战,青膜与环境共鸣,防御效果翻倍,能让友方在复杂地形中更从容。
第二魂技:云岫遮尘
催动此魂技时,头顶的神女虚影会垂眸,广袖轻挥,裙摆的云纹化作无数细小的白雾。白雾在空中弥漫,形成直径二十丈的雾团,雾色淡青,能见度不足三尺,雾中的灵气能阻滞能量流动,让雾团越来越浓,哪怕有风也吹不散。
雾团对敌方有三重干扰:第一重是视线干扰,二十丈内白茫茫一片,敌方只能看到眼前三尺的景象,想锁定目标,只能凭感觉摸索,往往会偏离方向;第二重是魂力干扰,雾中的山水灵气会渗入敌方经脉,让魂力流转变得滞涩——原本能同时催动两个魂技的,此刻只能催动一个,而且魂技的释放范围会缩小一半;第三重是感知干扰,无论是精神力扫描还是魂技附带的感知能力,进入雾团后都会被灵气扭曲,感知范围从原本的百丈缩小到十丈,根本无法探查到雾团深处的动静。
对友方而言,雾团却是“清明区”。神女虚影的灵气能让友方在雾中保持清晰的视野,甚至能共享自己的感知——友方不仅能看到敌方的位置,还能提前半息感知到敌方的攻击轨迹。同时,雾中的山水灵气会在友方体表凝结出一层薄云,这层云能防御三成的能量攻击,让友方在雾中作战时更安全。
持有者可以控制雾团的形态:既可让雾团平铺成“云毯”,覆盖整个战场前沿;也可让雾团弯曲成“云罩”,将己方三人护在其中,形成一个移动的隐蔽所。雾团能持续半刻钟,期间若被强力攻击打散,只需耗少量魂力,三息内便能重新凝聚,且雾中的灵气会变得更浓郁,干扰效果再提升半成。
视觉上,二十丈的雾团泛着淡青的光,雾中漂浮着无数细小的云粒,云粒碰撞时发出“沙沙”的声,像是山涧的流水声。敌方在雾中摸索,身影模糊不清,偶尔有魂技的光芒亮起,却很快被雾团吞噬;友方在雾中行动自如,体表的薄云泛着淡青的光,与雾团的颜色融为一体,却能通过云的波动,感知到彼此的位置。
这魂技是团战中的“干扰利器”。比如敌方结成密集阵型冲锋时,云岫遮尘一放,雾团能瞬间打乱他们的阵型——前排的强攻系魂师找不到目标,只能盲目挥拳;后排的辅助系魂师无法锁定队友,增幅魂技放错方向;中间的控制系魂师感知被阻,根本无法控场。此时己方在雾中分散行动,逐一击破落单的敌人,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优势。
第三魂技:踏山寻迹
引动魂力时,头顶的神女虚影会轻踏脚下的虚影地面,裙摆的山纹化作无数细小的青芒。青芒落在持有者及友方脚下,化作半寸厚的云垫,云垫上有山纹流动,带着山水的灵气——友方的移动速度提升三成,跳跃高度增加两丈,在陡峭的山壁上行走时,云垫会吸附在岩石上,让脚步稳如平地,不会打滑。
更妙的是“寻迹”的灵活性。云垫能引动周围的山水灵气,让友方随地形改变移动方式:在平地上,云垫能让脚步变轻,移动时不带声响;在水中,云垫能托住身体,让友方在水面行走如履平地;在密林中,云垫能让身体灵活穿梭,枝叶会自动向两侧分开,不阻碍行动。若是友方需要隐藏踪迹,云垫会吸收周围的草木气息,让友方的魂力波动与环境融为一体,哪怕是擅长追踪的魂师,也无法通过气息找到踪迹。
魂力消耗也会随之减少。云垫引动的山水灵气能辅助魂力运转,原本需要耗一成魂力的移动,此刻只需耗七成,让目标能更持久地保持高速移动。若是友方释放飞行类魂技,踏山寻迹还能为其“助飞”,让飞行速度再提升两成,飞行高度增加五丈。
持有者可以通过神女虚影调控云垫的覆盖范围:一次最多能让五名友方脚下凝出云垫,覆盖范围三十丈;也可将所有青芒集中在自己身上,让自身速度提升五成,变成战场上的“山间灵影”,让敌方难以锁定。
视觉上,友方脚下的云垫泛着淡青的光,云垫随移动而拉长,像是拖着一条青色的尾巴。在山壁上行走时,云垫会与岩石接触处泛起微光,留下转瞬即逝的山纹;在水面行走时,云垫会推开涟漪,涟漪上有细小的光点闪烁,像是碎银撒在水上。
这魂技是机动性的“核心辅助”。比如遇到擅长包围的敌方队伍,踏山寻迹一放,己方队友的速度大幅提升,能快速突破包围,打乱敌方的阵型;若是需要追击逃跑的敌人,云垫的“寻迹”效果能让己方始终保持速度优势,无论对方怎么逃,都甩不开追击。哪怕是在复杂的地形(如密林、峡谷、山地)中,灵活的移动也能让己方占据先机,不会被障碍物阻碍。
第四魂技:灵泽润心
发动此魂技时,头顶的神女虚影会抬手,指尖的淡青雾气化作一朵半尺大的玉花。玉花在空中缓缓旋转,花瓣张开,洒下无数细小的灵泽光点,像一场带着暖意的细雨,覆盖直径三十丈的范围。
光点落在友方身上时,会化作一层温润的绿膜。绿膜上有流水纹在缓缓流动,带着溪水的清甜——友方的伤势会快速恢复:若是皮肉伤(如割伤、划伤、烫伤),绿膜中的灵气会唤醒伤口处的细胞活性,三息内便能止血,半刻钟后,伤口处只会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像是被溪水舔过;若是筋骨伤(如骨裂、扭伤、肌肉拉伤),光点会缠绕在受伤的部位,形成半透明的“灵泽带”,灵泽带中的能量会滋养筋骨,减轻疼痛,让原本无法动弹的手臂能微微抬起,原本刺痛的脚踝能慢慢落地。
魂力的恢复也在同步进行。绿膜会转化为精纯的山水灵气,顺着毛孔渗入友方的经脉,像温水滋润干涸的土地般,填补魂力消耗的空缺——比如一个刚释放完五个魂技的辅助系魂师,被光点覆盖后,能感觉到魂核里像是被注入了一捧清泉,原本空了四成的魂力,半刻钟后便能补回两成,足以再支撑两次魂技释放。
更重要的是“润心”效果。绿膜中的灵气能抚平友方因战斗而躁动的气血,让急促的呼吸变得平稳,紧绷的肌肉变得放松,连带着精神状态也会好转——原本因疲惫而涣散的眼神会重新聚焦,原本因紧张而僵硬的动作会变得灵活,像是刚从瑶山的清泉中沐浴过。
持有者可以控制光点的密度:若想重点治疗某个重伤的队友,便可让大半光点向其聚拢,形成厚厚的绿膜,让其伤势恢复速度加快一倍;若想全面辅助己方群体,便让光点均匀分布,让每个友方都能得到治疗与魂力补充,虽不能立刻痊愈,却能让整个队伍的战力快速回升。
视觉上,三十丈内的空中飘着细密的光点,光点带着淡青的光,落在友方身上后化作半透明的绿膜,膜上的流水纹随呼吸起伏。受伤部位的绿膜浓度更高,流水纹转动得更快,光点在伤口处轻轻缠绕,像是无数细小的溪水在修复创伤。随着治疗持续,友方的脸色会从苍白变得红润,原本低垂的头会慢慢抬起,气息也会从微弱变得平稳有力。
这魂技是团队续航的“定心丸”。比如团战中,己方的强攻系魂师为了突破敌方防线,硬抗了数次攻击,浑身是伤,魂力也所剩无几,灵泽润心一放,绿膜能快速止血、修复轻伤,补充部分魂力,让他能重新加入战斗;若是己方多人被敌方的群体魂技波及,光点的全面治疗能让所有人的状态都得到回升,原本可能溃散的队伍,能在这道魂技的支撑下重新凝聚战力。
第五魂技:山岚锁形
催动此魂技时,头顶的神女虚影会广袖一挥,裙摆的山纹与云纹同时亮起,化作无数青白色的雾气。雾气在地面扩散,形成一个直径十丈的圆形气圈,气圈边缘升起八根半透明的山影柱,柱顶有云纹缭绕,柱间以青白色的光丝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囚笼。
囚笼的特别之处,在于“山水锁困”。外层的山影柱与光丝是实体的,能挡住物理移动——无论是冲撞、跳跃,还是瞬移,撞到山影柱上时,都会被弹回,光丝的韧性极强,哪怕是万斤之力,也无法将其扯断。内层笼罩着淡青的雾,雾中流动着无数山水纹符号,这些符号会释放灵气波动,干扰囚笼内目标的心智:目标会看到自己被困在瑶山的深谷中,四周是陡峭的山壁,脚下是湍急的溪水,无论怎么攀爬、游泳,都无法离开谷中,直到他耗尽魂力挣扎,才会发现自己始终在原地未动。
更棘手的是“锁形”效果。囚笼会随目标的形态变化而变化——哪怕目标使用武魂真身、变身魂技,甚至化作能量形态,囚笼也会同步调整大小与形态,始终将其牢牢困住。比如目标变身为三丈高的巨兽,囚笼会瞬间膨胀到直径十五丈,山影柱变粗,光丝的韧性也随之增强,让巨兽无法撑开囚笼;若是目标化作一道光流,囚笼会化作光带状的束缚,缠绕在光流上,让其无法逃脱。
持有者可以通过神女虚影调控囚笼的数量:一次最多能形成两个囚笼,分别困住两个目标;也可将两个囚笼的能量凝聚成一个,威力翻倍,能困住封号斗罗级别的强者半刻钟。囚笼能持续一刻钟,期间若被强力攻击破坏,只需耗大量魂力,十息内便能重新凝聚,且内层的雾气会变得更浓,幻境也会变得更复杂。
视觉上,十丈的囚笼泛着青白色的光,八根山影柱上有山水纹流动,光丝上有云纹符号闪烁。囚笼内的目标在雾中挣扎,时而对着空处攀爬,时而向虚影呼救,表情茫然;囚笼外的人能清晰看到目标在原地打转,身体被光丝缠绕却毫无察觉,直到幻境效果减弱,才会惊醒,却已被光丝缠得更紧。
这魂技是控制系的“王牌”。比如遇到敌方的核心战力(如强力强攻系魂师、控制系魂师),山岚锁形一放,能将其暂时困在山水幻境中,让其无法参与战斗,己方正好趁机解决其他敌人;若是团战中敌方有多人发动强力魂技,囚笼能将他们分别困住,打断其魂技释放,避免己方遭受重创。哪怕是擅长逃脱的敏攻系魂师,也会因囚笼的“锁形”效果,无论怎么变形态,都甩不开束缚,最终只能在笼内消耗魂力。
第六魂技:瑶山域界
引动魂力时,头顶的神女虚影会缓缓升空,裙摆的山水纹彻底展开,化作一道青白色的光幕,光幕向四周扩散,形成一个直径五十丈的巨大域界。域界内,地面浮现出微缩的瑶山地形——有起伏的山影、流动的溪水、丛生的草木,空中有淡淡的云雾缭绕,云雾中漂浮着无数细小的山水纹符号,符号亮起时,五十丈内的山水灵气会被强行牵引,按持有者的心意流转。
瑶山域界的威力,在于“山之固”与“水之润”的叠加。山之固体现在对友方的防御增幅:域内的友方脚下会生出山纹光膜,防御提升三成,受到攻击时,光膜会亮起,将攻击的力道卸去三成,像是有无数山石在身后支撑;同时,友方在域内移动时,能借山影的掩护隐藏身形,敌方锁定友方时,感知会出现偏差,往往会打空。
水之润体现在对友方的续航增幅:域内的溪水虚影会释放灵泽,友方每呼吸一次,魂力便会恢复半成,伤势恢复速度加快三成;若是友方释放辅助系魂技,溪水虚影会向其汇聚,让魂技的增幅效果提升半成,范围扩展半成,像是有溪水在“助涨”灵气。
对敌方而言,域界却是“困局”。敌方在域内移动时,会被山影与草木阻碍:脚下的山纹会让移动速度减慢三成,像是在爬坡;丛生的草木会缠绕脚踝,每走一步都要消耗额外的魂力;空中的云雾会遮挡视线,让敌方无法锁定友方的具体位置。若是敌方释放攻击魂技,域内的山水灵气会自动汇聚,形成薄薄的山水墙,将攻击的威力削弱三成,墙破碎后,三息内又能重新凝聚。
持有者可以控制域界的形态与强度:若想重点防御,可让域内的山影变得更密集,友方的防御增幅提升到五成,山水墙的厚度增加一倍;若想重点辅助,可让域内的溪水虚影变得更活跃,友方的魂力恢复速度加快到每呼吸恢复一成,伤势恢复速度加快五成。域界能持续半刻钟,期间若被敌方的强力攻击(如大范围破坏魂技)击中,域界的范围会暂时缩小,但其核心的山水灵气不会消散,半息后便能重新扩展到原本的范围。
视觉上,五十丈的域界泛着青白色的光,地面的山影、溪水、草木虚影栩栩如生,空中的云雾与山水纹符号闪烁,像是一片微缩的瑶山。友方在域内,体表的山纹光膜泛着淡青的光,魂力波动平稳而充盈;敌方在域内,被草木缠绕,被云雾遮挡,偶尔有魂技的光芒亮起,却被山水墙削弱,威力大减。神女虚影在域界中央的空中缓缓旋转,裙摆的山水纹与域内的地形呼应,像是域界的“心脏”在跳动。
这魂技是团战中的“核心领域”。比如敌方结成阵型发动总攻时,瑶山域界一放,域内能大幅增强己方的防御与续航,同时削弱敌方的移动与攻击,让己方在域内占据绝对优势。哪怕敌方有多位封号斗罗级别的强者,在域界的山水灵气干扰下,也会被削弱战力,无法发挥全力,而己方在域内的增幅下,能以最佳状态进行反击,逐步瓦解敌方的攻势。
第七魂技:瑶山神女真身
当魂力灌入到极致,头顶的神女虚影会骤然膨胀,化作一尊高约五丈的神女实体。神女身着青白玉纹长裙,裙摆拖曳在地面,形成一片流动的山水幻境——裙摆扫过之处,地面会生出半尺高的草木,草木间有细小的溪水流动,水间浮着碧玺般的光点。她的发丝间缠着银丝与玉叶,玉叶坠着碧玺小珠,珠间悬着三尺长的银链,链节的水滴形状中,有真实的溪水在流动,晃动时发出“叮咚”的山涧水声。神女的眼眸是两颗人头大的碧玺,魄心的光点亮如星辰,转动时能引动方圆三百丈内的自然灵气,让大地震动,溪水奔腾,草木疯长。
持有者的身体会融入神女实体之中,与武魂合二为一。此刻,神女的能力便是持有者的能力:指尖能释放出“万木灵泽”,光束落在友方身上,能瞬间修复筋骨伤,让濒死的友方恢复到三成战力;裙摆的山水幻境能随心意变化——可化作陡峭的山壁,挡住敌方的冲锋;可化作湍急的溪水,卷走敌方的阵型;可化作茂密的草木,隐藏己方的踪迹。她的玉叶发饰能吸收敌方的能量攻击,每吸收一次攻击,玉叶便会亮一分,随后将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灵泽,洒向周围的友方,为其补充魂力与气血。
真身状态下,所有能力都被放大五倍:青崖护衣的青膜能同时覆盖十五名友方,防御增幅提升到五成,卸力效果提升到三成;云岫遮尘的雾团范围扩展到五十丈,干扰效果能让敌方的感知范围缩小到五丈,魂力流转滞涩三成;灵泽润心的治疗速度加快三倍,重伤的友方在真身的灵泽下,半刻钟内便能恢复七成战力;瑶山域界的范围扩展到百丈,友方的防御与续航增幅翻倍,敌方的移动与攻击削弱翻倍。
最核心的变化是“自然主宰”。神女真身在的地方,方圆三百丈内的自然元素会被彻底唤醒:山石能化作巨大的石拳,主动攻击敌方;溪水能化作锋利的水刃,辅助友方作战;草木能化作坚韧的藤蔓,自动缠绕敌方的四肢;云雾能化作迷幻的屏障,让敌方陷入无尽的幻境。这些被唤醒的自然元素会随神女的心意行动,像是持有者的“千万只手”,既能发动猛攻,也能构建防御,还能为友方提供全方位的辅助。
真身状态能持续一炷香的时间,期间持有者可以自由调整形态——既可保持五丈高的神女形态,在山水幻境中自由移动,引动自然元素进行大范围攻防;也可缩小到常人大小,保留真身的能力,却更便于在狭窄地形中移动,灵活性不减。
视觉上,五丈高的神女矗立在战场中央,青白玉纹长裙泛着莹润的光,裙摆的山水幻境栩栩如生,发丝间的玉叶与银链晃动,发出清脆的水声。三百丈内的自然元素被唤醒:山石隆起,溪水奔腾,草木丛生,云雾缭绕,整个区域像是一片真实的瑶山。友方在域内,体表的光膜泛着金光,伤口处有草木与溪水的虚影在修复,魂力波动如山川般沉稳;敌方在域内,被山石、溪水、草木持续攻击,体表泛着淡青的雾,眼神迷茫,魂技释放出的光芒被自然灵气吞噬,威力大减。
真身状态下,持有者成了真正的“自然主宰”。若是团战,三百丈的自然元素能牵制敌方所有战力,友方在增幅下战力飙升,能以压倒性的优势击溃对手;若是单挑,神女真能用自然元素持续攻击与干扰,用灵泽不断恢复自身,不出半刻钟,对手便会因被持续消耗而失去战力。哪怕遇到封号斗罗级别的强者,真身状态也能与其周旋,甚至借助自然之力占据上风。
第八魂技:万壑归灵
引动此魂技时,瑶山神女真身(或常态下的神女虚影)会抬手,指尖的灵气化作无数细小的山水纹符号。符号在空中散开,像一场青色的雨,覆盖直径五百丈的范围。符号落地(或触碰到物体)时,会瞬间融入其中,随后,五百丈内的所有“自然能量”——无论是山石的厚重、溪水的灵动、草木的生机,还是魂技引动的自然元素,都会被强行牵引,向持有者所在的方向汇聚,形成一道由无数山水能量组成的“归灵之河”。
归灵之河的威力,在于“聚”与“化”。聚是汇聚所有自然能量,让河的威力随汇聚的能量增强:最初只是细流,汇聚了山石能量后变成石浪,汇聚了溪水能量后变成水涛,汇聚了草木能量后变成绿潮,汇聚了敌方自然系魂技后变成洪流。洪流奔腾时,能卷动千斤巨石,冲垮土墙,甚至能将敌方的防御魂技冲得粉碎——比如敌方的岩石护盾,在洪流冲击下,三息内便会出现裂痕,五息后彻底崩塌。
化是将汇聚的自然能量“转化”为多种形态:既可化作无数山水刃,像暴雨般射向敌方,每道刃都带着穿透铠甲的力道(石刃主破防,水刃主切割,草刃主缠缚);也可化作厚厚的山水墙,挡在友方身前,墙面上有流动的山水纹,能防御八成的物理与能量攻击;还可化作细密的山水丝,缠绕住敌方的四肢与魂环,让其无法移动,也无法释放魂技,丝上的山水纹会持续吸收敌方的魂力,每缠绕一息,敌方的魂力便会减少一成。
更妙的是“归灵”的深意——所有被汇聚的自然能量,最终都会流回持有者身边,化作精纯的魂力与灵气,补充自身消耗的同时,还能增强神女虚影的力量。汇聚的能量越多,补充的魂力越充足,神女虚影的光芒越亮,后续释放的魂技威力会再提升半成。
持有者可以控制归灵之河的形态与目标:既可让河流只汇聚敌方的自然系魂技,将其转化为自身力量,同时避开友方的自然能量;也可让河流选择性地卷动敌方目标,留下友方与无害的生灵。河流能持续一刻钟,期间若被敌方的非自然系魂技(如烈火、雷电)击中,只会暂时分开,半息后便会重新汇聚,且能量的属性会因吸收攻击而变化(遇火则带灼热,遇电则带麻痹),增加攻击的多样性。
视觉上,五百丈内的自然能量向持有者汇聚,形成一道青白色的大河,河面上漂浮着无数山水纹符号,符号转动时,释放出淡淡的光。能量化作山水刃时,刃身带着与属性对应的光(石刃是青灰,水刃是莹白,草刃是淡绿),射向敌方时留下笔直的光痕;化作山水墙时,墙面泛着玉质的光泽,山水纹随能量流动而起伏;化作山水丝时,丝上有云雾缭绕,缠上敌方后留下淡青的痕迹。河流流动时发出“哗哗”的声响,像是无数条山涧溪流在同时汇聚,与山水纹符号的微光交织,形成一片壮观的自然景象。
这魂技是团战中的“终极掌控技”。当双方鏖战至白热化,己方需要彻底压制敌方时,万壑归灵一放,归灵之河能汇聚所有自然能量,形成无法抵挡的洪流,冲垮敌方的防线,同时将敌方的自然系魂技转化为自身力量,让持有者始终保持巅峰状态。哪怕敌方有多位封号斗罗级别的强者,在归灵之河的冲击下,也会被能量卷动,防御魂技被冲垮,只能被动承受山水刃、山水丝的攻击,最终因魂力耗尽而失去战力。
第九魂技:山川沐春
催动此魂技时,所有的山水能量、云雾、自然元素都会收敛,化作一缕极细的青白光丝。光丝在空中盘旋三圈,最终化作一面圆形的玉镜——玉镜的边缘是青白色的,泛着玉质的光泽,镜心是碧色的,嵌着两颗碧玺般的光点,像是神女的眼眸在静静注视。玉镜缓缓升空,到百丈高处时,镜面亮起,射出一道青白色的光柱,光柱笼罩直径百丈的范围,光柱中的灵气凝聚成细密的雨丝,像一场带着暖意的春雨,落在地面、落在生物身上。
雨丝落在友方身上时,会化作一层温润的玉膜。玉膜中,无数细小的山水纹在流动,这些纹路能修复一切伤势:断骨会在玉膜中重新生长,断裂处泛着淡淡的金光,愈合后比原来更坚韧;受损的内脏会被玉膜包裹,玉膜中的灵气会抚平裂痕,让脏腑功能恢复到巅峰状态;哪怕是魂核破碎,玉膜也能凝聚自然灵气,重新塑造魂核的雏形,虽然无法立刻恢复如初,却能保住魂师的修炼根基,不至于彻底沦为废人。同时,友方的魂力会被雨丝填满,魂核像是被瑶山的清泉洗涤过一般,运转速度加快五成,接下来的一个时辰内,释放魂技的消耗会减少三成。
雨丝落在敌方身上时,会化作一层微凉的云雾。云雾中,无数细小的山水纹在旋转,这些纹路不会造成伤害,只会“息战”——敌方的战意会在纹路的旋转中渐渐消散,原本沸腾的气血会变得平稳,紧绷的肌肉会放松,连带着攻击的力道都减弱五成;若是敌方正处于狂暴或亢奋状态(如使用了燃烧生命力的魂技),纹路会快速中和其体内的狂暴能量,让其恢复清醒,虽然会因此失去部分战力,却能避免因能量失控而自爆。云雾还会在敌方体表凝结出一层“山泽衣”,这层衣能防御三成的攻击,像是瑶山的灵气在保护他们不再受伤害。
雨丝落在地面上,会让百丈内的环境变得“山川沐春”——原本因战斗产生的坑洞会被山水灵气填平,散落的碎石、断木会被草木缠绕着移到一旁,空气中的硝烟与血腥气会被雨丝净化,只剩下瑶山的草木清香与溪水清甜。地面上的血迹会被雨丝冲刷干净,露出底下的泥土,泥土中会冒出细小的绿芽,哪怕是在坚硬的岩石缝隙里,也能看到生命的痕迹,像是春雨不仅抚平了战场的创伤,还唤醒了土地的生机。
整个过程持续十息,十息后,雨丝渐渐停止,空中的玉镜化作无数光点消散,百丈范围内留下淡淡的青白光晕,光晕中能看到细小的山水纹在缓缓转动,像是瑶山神女的虚影还在守护这片区域。
这魂技并非为杀戮而生,而是为了“终结与新生”。当战斗持续太久,双方都已疲惫不堪,甚至出现大量伤亡时,山川沐春能让战斗体面地结束——它治愈友方的伤势,让他们能平安撤离;唤醒敌方的神智,让他们放弃抵抗;净化战场的环境,为后续的重建留下可能。哪怕是面对死敌,也能在不伤及性命的情况下结束战斗,既保留了己方的力量,也展现了瑶山神女武魂“山水有灵,生生不息”的核心特质——正如瑶山的山川,能在风雨后依旧挺拔,能在创伤后孕育生机,最终让一切纷争在自然的平和中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