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言的目光在接触到戴雨浩似乎有些惊讶,三大家关系一向很好,不是特别重要的事,一般不会出现分歧。
而这戴雨浩,代表的可是戴家的意志?
亦或者说是一半,因为戴华斌没有上朝……
皇帝听了戴雨浩这一番言语,沉思片刻才说:″御史大臣说的也有道理,可这徐姓人家不除,用什么来交代百姓?”
注意到王秋儿的令牌举起,仿佛有了思量,准了发言。
“你看如何?”
"陛下,徒增杀戮,恐生变数。"
王秋儿淡淡地说,她是一介武将,没有犀利的口才与奉承的语气,有的只是武将一往无前的勇气,以及言简意赅的意思。
皇帝见两大家都发话,一时有些犹豫,终究还是对台下诸大臣说:"未发言的各位爱卿们,你们有何见解?”
台下大臣哪敢忤逆三大家的意思,既不敢得罪唐家,也不想与戴家王家有渊源,因此各个说辞十分含糊,诸如慎思之类。
皇帝见他们犹犹豫豫,一时有些不高兴,但还是没有发作。
唐言沉思了半天,还是决定铤而走险。
“陛下,臣愿担任清算徐姓人家一事,保证不暴露,这是朝廷的意思。”
这个方案一时被敲定了下来,这样既可以打破谣言,又可以保住朝廷的名声,可谓一举两得。
只不过他个人的名声……就难说了。
"陛下,臣仍有一方案。”
戴雨浩不急不慢地说,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御史大臣,愿闻其详。”
″比起杀戮,我们不如将徐姓人家隐藏起来,这样谣言会慢慢消散,我愿做一事来吸引百姓的注意力。若按我的方案,将徐姓人家遣往边关,诸如苏州之类,没有圣渝,不得前往核心统治范围。陛下,您看如何?"
王秋儿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突然之间皇帝却向她发问了。
"你看御史大臣的方案如何?”
“恕小女直言,此方案确实甚好。可以保全朝廷的名声,不留下丝毫蛛丝马迹。”
皇帝又登上了一阶台阶,坐了下来:“可有异议?”
“陛下!遣往边关不就是将他们这一群徐姓人家放走吗?”
唐言有些着急地说,全没了枢密院副院长的气度。
话刚落音,他便感觉自己有些冒犯,便低下了令牌不再发言,但他的意图已被其他大臣熟知。
约末过了两个时辰,到了下朝时间,各大臣议论纷纷的从议事厅走下来。
戴雨浩一脸得意地向王秋儿邀功:"怎么样?我这事情……处理的滴水不漏吧?”
王秋儿顿时感到有些好笑。
″那唐言的话语倒是对的。表面上是遣往边关,暗地里,有的人却想保人……御史大臣,我说的不错吧?”
戴雨浩故作正经地说:"那事先别提了……你可知道?我要做什么事让全城的百姓注意力都移过来?"
"除了权臣或皇族联姻,再没有此等大的事了,你是想……”
"明日你就知道了……”
戴雨浩理了理衣冠,阔步走出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