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工的敲门声让苏小满刚喝到嘴里的温水差点呛出来。
她手忙脚乱抹了把嘴角,接过对方递来的证物袋时,指尖在透明塑封上蹭出细碎的沙沙声。
残片边缘的毛边扎得掌心发疼,像根细针直往骨头里钻。
"谢...谢谢阿姨。"她喉咙发紧,余光瞥见顾昭不知何时站到了身后。
男人的体温隔着衬衫渗过来,让她后颈的汗毛微微发颤。
"阿飞在顶楼机房?"顾昭伸手虚虚护着她手腕,声音压得很低,"我去叫他。"
苏小满点头,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证物袋。
玻璃展柜的反光里,她看见自己眼尾还沾着上午讲解时没擦净的泪渍。
那老太太离开时往她手心里塞了颗水果糖,此刻正隔着两层布料硌着掌纹——像极了母亲化疗时藏在枕头下的陈皮糖。
顶楼机房的空调开得太足,阿飞的格子衬衫下摆被吹得飘起来。
他正翘着二郎腿啃玉米,见两人进来差点被玉米粒呛到:"祖宗!
我这刚泡的枸杞茶——"话没说完就被苏小满塞过来的证物袋堵了嘴。
"图像修复。"她按住阿飞要拍桌子的手,"越快越好。"
键盘声噼里啪啦炸响。
阿飞的指尖在触控板上翻飞,屏幕里的残片被拆成像素点重组,像摊碎银在水面上慢慢聚成形状。
苏小满盯着逐渐清晰的横幅,"全国青少年心理建模工程启动仪式"几个字像钉子般扎进视网膜。
林母的职业套装肩线笔挺,旁边男人的金丝眼镜反着冷光,腕表上的刻字随着修复进度一点点显形——L.M.07。
"操。"阿飞突然骂了句,鼠标砸在桌上。
他扯过旁边的笔记本电脑,翻出《创伤重建指南》的电子扫描件,扉页上"LL07"的烫金字母在蓝光里泛着冷意,"差了个字母,这他妈是传承代号。"
苏小满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想起去年整理母亲遗物时,在旧相册夹层里翻出的那份未签署协议,甲方栏模糊的公章此刻突然在记忆里清晰起来——和横幅上"教育部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试点项目)"的红章,纹路竟有七分重叠。
"老K提过的顾问团。"顾昭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不知何时摸出了手机,拇指在通讯录里快速滑动,"当年拳馆洗钱账户的指令,是通过加密信道发的。"
"我联系体育系陈教授。"他按下通话键时看了眼苏小满,喉结动了动,"二十年前民间格斗备案档案,可能有线索。"
深夜的办公室飘着速溶咖啡的苦香。
苏小满翻出母亲那本皮质日记本时,封皮还带着旧书特有的霉味。
最后一页的字迹比往常潦草,钢笔水晕开小片污渍,像滴凝固的血:"他们说这是为了筛选天才,可那些孩子的眼神...像被抽走了魂。"
"筛选。"她念出这个词,声音发颤。
母亲拒绝签署的协议,那些被她误以为是商业合同的文件,此刻突然有了新的注解——自愿参与长期行为观测的法律豁免书。
"小满?"李然的敲门声惊得她手一抖,日记本"啪"地砸在桌上。
退伍特种兵的身影投在地板上,像道结实的墙:"林氏要是有官方背景残余,现在曝光..."他没说完,指节敲了敲桌上的证物袋。
顾昭把刚打印好的档案复印件推过来。
泛黄的纸张上,"林明远"三个字力透纸背,职务栏"心理干预技术顾问"的墨迹已经褪色,签名却和林晓峰祖父讣告上的遗嘱笔迹严丝合缝。
"迂回。"阿飞突然插话。
他的黑眼圈重得像画了烟熏妆,却难得正经,"老K能联系到退休的心理学前辈,办个闭门研讨会,名义是回顾早期案例。"
苏小满的手指在键盘上悬了三秒,新建文档标题栏跳出《被选中的普通人》。
她抬头时,顾昭正帮李然调整投影仪角度,两人的影子在白墙上叠成模糊的山。
"我匿名申请海外艺术基金会资助。"她点击保存,"引用林明远的理论体系,引蛇出洞。"
次日傍晚的机房像个蒸笼。
阿飞的圆框眼镜蒙着层薄汗,突然拍桌喊了声:"来了!"苏小满凑过去,屏幕上的加密邮件回复刺得她眼睛发疼:"尊敬的申请人,您提及的L.M.框架确属内部成果,建议进一步对接'星晖文化'授权部门。"发件人邮箱后缀是某省级教育研究院备案域名。
"还想打着科学旗号吃人?"她冷笑,手指悬在发送键上。
顾昭的手覆上来,掌心的温度透过指缝传进来:"我数到三。"
"一。"
"二。"
"三。"
整套证据包带着风声冲进国家网信办举报平台。
窗外的晚霞把玻璃染成血红色,苏小满盯着屏幕上的"发送成功"提示,突然听见走廊传来"咔嗒"一声。
是钥匙开门的声音?
可他们住的是顶楼公寓,密码锁从未换过。
顾昭已经抄起沙发旁的棒球棍,李然做了个"警戒"手势,阿飞快速拔掉了所有外接设备。
门缝下的纸条是被风卷进来的。
泛黄的纸页边缘打着卷,字迹苍老却有力:"小姑娘,别碰'建模室'的档案——你妈就是在那里消失的。"
苏小满蹲下身捡起纸条,纸背还带着走廊的凉意。
她望着"消失"两个字,喉咙里像塞了团浸了水的棉花。
母亲最后一次清醒时,抓着她的手说"别怕",此刻突然和纸条上的字迹重叠在一起。
顾昭的手指轻轻梳过她发顶。
窗外的晚风掀起窗帘,吹得纸条在她掌心颤动,像只即将振翅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