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生活的脚步
本书标签: 轻小说 

酒肉朋友

生活的脚步

在城东奢华的酒店包间里,张炳坤攒的饭局来的人还真不少。官员占了绝大多数,可能坤哥是想照顾军子这个小老弟吧,引荐这一类型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目的,可能就是感觉无聊,找些商界的大佬们,或者是管着商业的官员,还不就是捏合他们,毕竟这两类人都有共同的话题,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今天让这两拨人聚在一块儿,是不是会能够迸溅出火花来,张炳坤的心里也没个谱

人世间什么样的事儿都有,什么都可能发生,只有你想不到的事情,没有发生不了的事情,这次又赶巧了,来了一个银行界的大佬,工商银行的一个副行长,本来这个人和炳坤并不认识,是炳坤的一个工程项目负责人张经理因为签署合同之后,带给炳坤的,张经理可是一个脑子好使的人物。

军子推门进去的时候,早已经开席了,抬眼望去,酒桌上的人,大都是在50岁上下的风云人物,突然冒出来一个毛头小子,大家开始还没怎么在意,可能感觉来人应该是找谁回报事情的秘书那。张炳坤这个时候正在和广运基金的赵总理低头聊着什么。听到招呼一抬头立马就站了起来,推开椅子,大步走了过去,煞有介事地抱了抱。这一举动,惊着了酒桌上的所有人。人们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年轻人。张炳坤拉着军子的手热情地面向着大家道:

“我给大家郑重地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合作伙伴。王军先生,王兄弟是我的至交,希望大家以后多多帮衬我的这个兄弟,我的这个朋友年轻有为,将来一定前途无量。哈哈哈哈。”介绍完,扭头把旁边的座位挪了一下,旁边的老赵立马识趣地往旁边挪了一下位子。炳坤拉着军子:

“你就座我旁边,这是老赵广运基金的赵总,下面给你逐个介绍一下席面上的诸位大哥”一边说一边坐下来:

“对面的这个胖子,周玉华。是机场装备部的周处。我的发小在这张桌子上酒量最大,你可小心点,车惹上他,你看他那肚子,一准就能装二斤酒。”

“旁边的这位女士,是鸿达基金的邵总。邵玉珍女士。人家可是专业的投资人。要想炒股的话你就找她吧,不过我可有言在先,炒股可是技术活,不然就会赔个底掉,你要是坐这条船可得把稳了舵。不过你可以跟你周姐好好学学。她毕竟是财经大学的博士,资深专业人士,跟了她保你不会赔的太多。但能不能赚就看你小子的本事了。”

“这个大高个子,老彭。彭少卿。是我们机场工程局的处长。彭处可是一个酒腻子。他可是我爸老战友的儿子。找他的人,都是喝酒的狠人。你不能喝,就甭惹他了,我可提醒你了呀!哈哈。”

“这位先生,别看他阴阳怪气的。他可是大权在握,专门对付你们这些个公司下狠手的的。咱们东城防疫站的杠把子。徐春波徐站你以后要是开饭馆的话,就会跟他打交道了,他的酒量甚大。跟他拼酒,你这小身板,肯定不是个。”

“坐在站长旁边的这位孙志刚,现在也是炒股高手,不是啊,不是高手。是操盘手,是大户的定盘星。你要是以后炒股可以跟他交流沟通。”

说到这,他从烟盒里掏出一支烟,递给了军子,然后自己也掏出来,相互点上以后,深深地吸了一口,继续指着对面介绍到:

“这位李姐,是作家,写小说的,也写剧本,才女,才女!”说着,弹了一下烟灰,指着那个靓丽女子下首的中年男人。

“最后这一位是。哦,张绍刚。张行长。今天我们也是头一次见面,张行长以后还请多多关照了,您是我们的财神爷,衣食父母,现在我们无论干什么,都离不开银行的助力。所以我们这里所有的人不离不开你的帮助,现在谁贷款就找他,好吧?军子你不是缺钱花么?找张大哥贷款,行吧张行长。”

这个张绍刚是个大块头,梳着一个大背头。红彤彤的一张大马脸。高鼻梁,大嘴叉子,身材魁梧得超过炳坤不少。到很象炳坤,有行伍出身的架式。他听了炳坤的介绍,不得不说几句:

“现在都说做买卖是潮流,是时尚,不管怎么说,做买卖离不开银行,但办实业,开公司,搞工程,或者开工厂,生产加工,搞好不容易。改开以后。百废待兴。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紧锣密鼓,搞得是红红火火。房地产开发,汽车合资研发,还有高速,高铁所有的城市都在抢占市场,投资过热。中央已经发现苗头,开始降温。今天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个内部的消息。在我的手头上,现在还有两天时间。记住了就两天时间。不算今天就剩下了一天。可以到我行办理500万的无息贷款。在座的各位如有意愿可以跟我详细洽谈,不过可要抓紧那,时不我待。”

张行长的话音刚落,就有人起身道:

“张行长快人快语,还是对我的路子。这样吧,我们今天算是头一次见面。是不是咱们再一次连干三杯?庆祝我们相识”这是坐在最后面的一位。就是刚才挪座位给军子的那位,是跟炳坤影子一样的朋友说话了。

军子知道这个阿强,他每次来都能看到这个强哥,他是炳坤哥的跟屁虫。别看这个人很不起眼,就象村子里的一个普通汉子。军子早就发现强哥不善言辞,酒桌上也很少看到他和谁拼酒。更不见他怎么去端酒敬人,但每次炳坤喝酒他都随着。但每次喝酒他都不在介绍之列。很多的时候就会把他给忽略了。

今天不知道是哪根弦儿搭错了。他竟然张罗起要连干三杯了。军子感觉这个人有点不靠谱。但他看着炳坤哥对这个人的眼神。总觉得两个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张行长是这样。我刚才给大家介绍了,我这个小兄弟王军。他在咱们这个堆人里。这个圈子里吧。是最年轻的。以后可能有用得着的地方。还请您伸把手。他现在只开了一个小公司。很小的那种。说起来大家伙可能都不知道。他是一个农家子弟。初次来到市里打拼。可他又是我认识的人当中,最靠谱的一个朋友。 现在干的是桶装水的生意。 这一行算是新兴行业,但很不靠谱,也没有多大的利润。我这老想着让他换个行当干干。但他就是不愿意,他也不熟悉的一样也不敢碰。其实我这就是对工程这一项比较熟。只可惜和他不搭边儿,要不您看看,他现在一个小企业干什么合适?有没有推荐的呀? ”

张行长一听。军中大佬级的人物。竟然为一个农家子弟找活路。还和咱们这个钱袋子主牵头帮忙,感觉非同一般。立马就豪爽的答应了。

“行啊,军子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现在咱们是不是开始把酒言欢,听这位瘦老哥的意见。连干三杯呀。”炳坤一看这火候到了。立马就想把这气氛推向高潮。

“好大家伙把杯举起来。为我们今天的相识干杯。张行长,你一会儿把名片给我们军子一张啊,希望你们二位以后能够常联系,不能在这个酒局之后就人走茶凉了,好吧?好我们一言为定,一言九鼎,以后彼此互相照应。不是。得求你照应我的这个小老弟,哈哈,现在让我们站起来,共同举杯。干!”

就这么一个酒局。让军子认识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张行长,也就是张行长还就真的没有食言,第二天军子一到,就给他办理了500万的无息贷款,从此以后,军子就被推上了一条新的道路。

妮子终于在网上找到了知音。随着

键盘噼里叭啦地弹奏声响,一个大胆的想法就在妮子的脑海里产生了。

阳光灿烂的日子,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繁华的街道上店铺鳞次栉比,热闹非凡,在街心花园的排椅后头,捞鱼的戏码开场了。

都说现在去网上捞鱼时髦,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切身的体会,反正妮子在这一方面算是捷足先登了一回,自从两年前去深圳火了一把以后,回到了北京,就有了与大车司机的卿卿我我,经历了翻江倒海刻骨铭心的纷争以后,最后的结果还是与徐鹏被分手了。今天她第二次捞鱼,又成功了,这是她人生道路上,又一次利用了网上的虚拟空间,做出了又一个大胆的选择。就和东子几年前一样,和互联网里认识的人进行了第三类接触,就是从网络奔向了现实,来一个真人秀,真人聊天。

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沉醉于自己熟悉的思维方式。你比方,有些人被称为场面人,喜欢在现实生活当中与人打交道,这种人就是胆子大,不怕被拒绝,胆敢主动和陌生人搭讪。他们这种人就是奉行能聊就聊,聊不下去也不感觉出丑。也可以说这种人显得没有什么自尊,或者说脸皮厚也挺贴切,还能一语冠之为善于交际。这种善于交际的人,说白了就是胆大不嫌寒碜。过去不是有春晚吗?里面的小品应该是最受欢迎的了。很多人都不会忘记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吧,后来又发展到了赵本山系列。其中赵本山和***的节目白云黑水。表现聊天那个节目。那就聊几毛钱的,至今令人难忘,可以肯定的说。过去的人际交往,都是面对面的达成的。

而有些害羞的人,不好意思在公开的场合与人交流,但可以在暗地里去认识交往,尤其是与异性交往,不用通过媒人一类的介绍人,而是利用互联网交友软件平台,为年轻人打开了方便之门,象最早的在网上交友联系的渠道,先是通过网络游戏展开的,然后就是两个吱吱叫的小企鹅在网上火了起来。通过QQ交流平台成为了那个时代青年的时尚,后来才有了微信,小红书,快手,抖音和如今小视频博主的火爆一样,手机交友的更是数不胜数。

妮子就是在那个时候,一步一步地推着自己生活的不断向前的。这不,经过了无数次的日日夜夜的煎熬,两个真人终于街口见面了。可能是为了避免尴尬吧,或者也是为了彼此都留有余地吧,选择在街口见面。对上了暗号之后,就可以走到一起了,聊得来了以后,再去安排去咖啡厅还是去饭店,就看实聊的结果了。妮子比较主动:

“你先说你的真实姓名,年龄,哪的人,这应该是最起码的相互尊敬吧?”来的这个小伙子,比徐鹏个头要高一些,也壮不少,一米八以上的个头,虎背熊腰,显得相当地壮实。大脑袋,圆脸,短发,白净面皮,眼睛虽然不是很大,但很是精神。

“我叫王凯,属虎十九周岁。老家是哈尔滨的,但我出生在北京,成长在北京,是全国开锁公司总监,我们在北京有开所锁学校,是私人企业,我爸就是校长,专门早就汽车开锁,有开锁公司,先说这么多吧,再听你介绍。”小伙子略微显得不修边幅,外套敞开着,一条筒裤略显陈旧了些。一口京腔,但还是略微带有一些东北口音,还有稍微的沙哑成分,看着相貌比实际年龄要成熟的多。

妮子今天穿着一件宽松的体血衫,一条笔挺的牛仔裤,衬托着匀称的身材,个头一米六的样子,胸部隆起,翘臀内敛,很有淑女的韵味。她举止典雅大方未开口先微笑,尤其是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忽闪着更显得俏丽妩媚动人:

“那我可是你姐了,大你五岁,我是通州人,你有车本吗?”王凯没想到突然转到了车本,懵住了:

“车本,嗷,我呀,没有吧,我会开车,就是有些手生了。”妮子一听他支支吾吾地就皱了一下眉头道:

“没有车本不能动车,你还是先考本吧,开车应该是最简单的谋生手段,你可不能太马虎了呀!”妮子歪着头想了一下又接着问道:

“你爸也是北漂吗?那你妈干什么呀?他们住在那,学校吗?”

王凯不想就这么被牵着鼻子走,他发现对方很会掌握话题的主动权,但她自己并没有过多地介绍自己,于是他就想到尽可能地摆脱这种尴尬的路面。

“我爸很早就出来闯荡了,我妈是搞销售的,你知道安利吗?我们开锁是针对各种车型的解锁,这里面的知识太复杂了,因为是新兴行业,所以前景看好,因为现在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个行业所接触的人都是高端人群,所以我爸认识很多的高层,如今的社会,人际关系是最大的人脉资源,没有这个资源,没有人际关系必然寸步难行,所以我已经认识了很多人,也掌握了很多高干子弟的人脉,当然了也不光是开锁一个方面,反正我觉得咱们只有认识上层的人才会有出路,你现在会开车,又有开水店的经验,应该可以好找工作了,但这种工作我感觉太辛苦了,能不能找一些更好的行当选择呀?”王凯滔滔不绝洋洋洒洒地让妮子直皱眉头,她感觉这孩子真的是有点吹牛,太不稳定了。于是在脑海里大大地打了一个问好!

妮子开始恋爱了。

也说不上是什么感觉。现在的年轻人不像过去了,迈门槛就跟翻篇儿一样,就说咱们这个妮子吧,先是和杰儿好了三四年,起码打掉过两次,最终选择了分手。跑到了深圳,和鸭子这个网友走到了一起,哈回来去也就是半年。到底这半年都是怎么度过的,谁也想象不出来,就连玲儿可能也不知道妮子的这段经历。这第三个就说到鹏子了,不清不楚的也不知道多长时间,应该是两年多吧,这才多长时间那,又和凯儿牵手了。

在北京进入八十年代之后,改开之后,最早来京闯荡淘金的应该就属于东北的人了。这如同三四十年代的人闯关东一样,来北京的东北人,听说很大一部分男人都干了保安,很大一部分女人做了那个生意,当然这可能是糟改,诋毁吧?但可以肯定来京务工的基本都滞留在了社会的底层,这一点肯定是毋容置疑的。至于官方统计的数据应该说很难见光的,都是坊间传闻 算不得数的。

反正从东北过来的人,在北京落脚的确实不少。东北口音的都快成官方语言了,这也和春晚,和小品,和后来名声鹊起的老赵头也不无关系。应该说东北的产业工人散摊子以后都跑这边来了吧?这个还真真不好说,但是你要是去通州的八里桥市场里转转,或者是粗略的走访一下,你就会得出上面的那些个结论。

其实,王凯这孩子在北京不光有爸妈,还有一个叔辈的哥哥王伦,王伦这个孩子可是一个苦命的孩子,从细了分,王伦是王凯大爷的孩子,很可惜这个孩子的爹,很早就去世了,孩子的母亲改嫁去了俄罗斯。王伦算是有志气的孩子吧,他没有随着他妈去国外,而是跟着他的叔叔也来到了北京,跟他叔一样,也是干着开锁的营生。

王伦这个孩子,跟王凯不一样的地方还真不少。一个是身体不如凯儿,说白了就是没有凯儿的那幅身板,脑子可能也差一些,但他却是一个相当实在的人。他个头不是很高,应该比王凯矮一头吧,但和他这个弟弟一样,也是一个十分壮实的小伙子。长方脸,黄面皮,头发显得有些发软发黄,可不象他弟弟的头发那么乌黑浓密,尤其是眼睛,总给人一种睡不醒的感觉,但他很能干,能吃苦。他跟他弟弟在一个不一样的方面就是,他不重女色,这个很让人难以理解。听他弟弟讲。他本来是有女朋友的,但他总是千方百计冷落人家。就象他和他的妈妈的关系一样,不和妈妈亲,是不是很奇怪呀?按常理他本来应该随着他妈妈去俄罗斯的,凯儿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他的大娘在俄罗斯可算是富婆了,但阿伦就是不出去,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听说他开始并没有跟他的叔叔一起住,但具体怎么回事没有人说得清,只知道他曾租房子住,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搬出来,可能是为了省钱?,或者是租期过了吧,反正后来阿伦的一台双桶全自动洗衣机放在了玲儿那,最后就成了玲儿的产业了,这个东子记得很清楚,那是几年之后年发生的事情了。东子和玲儿喜迁新居时,家里的洗衣机是单缸的,还是20年以前东子出国时在免税商店购买的呀那种日本原装的洗衣机,可惜是单杠的,是半自动的,因为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产品,用的时间太久了了,搬家的时候就留在20号楼了,留给了大帅没有搬走。赶巧这个时候,王伦和婶子一起过来了。来玲儿他们这个新建的小区,推销安装数字智能门锁了,东子看着那些高端气派的锁子,直嘬牙花子,这种高端大气,看着挺漂亮,但中看不中用。说白了就是太贵了。安装这么一把门锁要3000多块钱,这不扯那吗?

要知道这可是拆迁的小区,都是一些穷苦的农民,一个农转非的农民,能有几个钱,更何况这些人过去都是苦大仇深,全是从苦水里泡大的,花几千块钱安个门锁,真的是吃蜜造出蜂来了,所以说很难让人理解,阿伦和他婶是不是脑袋被门掩了。一个院子摆了两个摊子,王迪的妈妈在北边摆了一个。再一个是王伦摆了一处,王凯也在旁边张罗着,东子都看了看,根本就没有人问经。折腾了三天也就吹了。

这可是妮子凯儿成双入对之后的第三个年头了。就是在这次销售新门锁的日子里,阿伦的一个双缸洗衣机,还没怎么用过的。就放在了玲儿的家里,说白了就等于是白送了他们,因为随后不久的一天。就听凯儿和妮子去了房山,说是去送他的这个哥哥。因为心梗突然就离开了。这事谁都就没有想到,唯一能够记住的就是王伦去世的时侯,他那年才36岁。

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妮子, 她与凯儿如影随形的蜜月过了以后。凯儿就彻底与妮子敞开了心扉。谁也不知道当时他是怎么说起来的的,反正就是到了他们如胶似漆的时候,凯儿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02年的那个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过了初五了,那天晚上显得特别地寒冷,我们几个即将各奔东西小伙伴,最后一次聚在一起狂欢。因为都是天南海北的,见一面实在不容易,也可以说没有这个春节,大家根本就没有机会聚在一起。因为是年轻,所以胆子大,那天大家喝得醉醺醺的从饭店出来。本来酒桌子上的时候都已经散伙了。出门坐车的时候才发现。当时开着车的小军。一出门就吐的一塌糊涂,车他是开不成了。于是有人提出去唱歌,这个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主动站了出来,厄运就复在了我的身体上了。”凯儿说到了这里,有些哽咽,眼睛也开始红了

“那时候我学本才半年,拿了本子以后,一直也没怎么摸过车,心里一直痒痒的要命,这次遇上机会了,就不要命地兴奋了起来,特别是酒精的作用,让我一下子成了武松。算是酒壮怂人胆吧。我自曝奋勇地抓住了方向盘。”凯儿再也说不下去了,两行泪水无声地流了下来。妮子情不自禁地抱住了他。凯儿再也憋不住了,大声地嚎啕了起来

“我没有想到的是。那天的大雪太大了,我们上路后才发现。迎着大雪开车是多么艰难,雪太大了,雨刷器都快冻住了,路面已经模糊起来,路况和我当时心情一样,都是迷迷瞪瞪的。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突然的感觉到车子”哐当“”的一响,压着了什么过去了。我吓坏了。肯定是压着什么了。这个时候酒一下子醒了,呜呜。交警还没说什么,两个人赶跑过来,把我们通通赶下了车,我碾压的并不是人。而是事故现场的一个尸体。这下子苦主可就不干了……”凯儿又哭了起来,妮子安抚了半天,结果可想而知,大家把责任一下子都推到了凯儿的身上这让这个傻孩子明白了什么是人生险恶,什么是落井下石,最后苦主把赔偿抬到了40万,凯儿也只能牙掉了往肚子里咽。

”我都吓傻了了。以后的很长时间,我一想起那一声“哐当”就泪流满面,那个时候正是和父母最叛逆的年龄,一直和爸妈的关系紧张,出了事故以后也就不敢声张,现在也没有让二老知道。只能自己一个人咬牙承受。这么多年来,我几乎把所有的社交所有的娱乐都停掉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攒钱,还账,攒钱还账。它几乎成了我人生的目标,成了我活着的意义。到了今天,我应该还了13万七千了。还有十六万三,我知道爸妈手头也没有这么多存款那,这个大窟窿最后还得我自己扛,就在咱们两个的事情出来以后,我父母仿佛感觉到我欠账了,但他们选择了沉默,装傻,也可能是为了报复我,也可能是为了教训我。一直今天,他们都没有开口问我,这些年为什么拼命勒着自己,而我也感觉自己应该长大了,不应该依附他们了,与此同时,我也恨他们,跟他们冷酷,恨他们无情,这你明白了吧,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带你去见他们,我知道他们肯定不会轻易认可我们,更不会待见我们,因此在我的心里,在一个世界上,我只有一个亲人了,这个人就是你的。”

当东子知道这些的时候,已经是2010年的春天了。其实在两年前,也就是凯儿跟妮子摊牌之后吧,这两个人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在家里受老娘的气了,他们要出去闯荡一番,开始打算等凑足了钱再打算干什么,但他俩怎么也想不到,这次他们俩想从玲儿的肋巴叉里抠出钱来是那么艰难。

等他们把钱攥在手里的时候才发现,这钱太少了,他们开始想的是,怎么也得从老妈的身上诈出五万来,至少也得从他老妈的身上榨取三四万吧钱,没想到老太太死活不松口。从5万降到了3万。从3万降到了1万,最后这一万。还是东子在旁边帮着说话。玲儿总算是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妮子和凯儿就搬出了家门,并且信誓旦旦一辈子也不再登这个门。

上一章 生活的拐点 生活的脚步最新章节 下一章 新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