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大道
- 比赛形式:每队四名选手接力进行挑战。
- 操作方式:选手需要通过上下左右移动滑块,拼出一条由15个滑块组成的完整通道。与数字华容道不同的是,星光大道的完整通道不是固定顺序,难度更高。
备战大厅的灯光均匀地洒落在每一个角落,将空间浸润在一片冷白之中。空气中浮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紧张感,却又夹杂着一丝隐隐的期待。安徽队的四人围坐成一个小圈,彼此的呼吸声似乎都被刻意压低,但心跳却清晰可闻。石明鑫的手指在滑块模型上轻轻拨弄,发出细微而规律的“咔哒”声,那声音仿佛成了整个空间里的唯一节奏。他微微抬眼,目光落在李安晓身上,嘴角勾起一抹略带苦涩的笑容:“这次比数字华容道难多了。通道顺序不固定,咱们得弄得更灵活些才行。”他的话语虽轻,却透着一股沉稳和认真。李安晓低下头,眉头轻蹙,像是在脑海里模拟着某种复杂的解法。片刻后,她抬起头,眼神中多了一丝笃定,语气却不掩急切:“没错,而且我们真的不能有任何失误。一步错,全盘都会乱套。”她说完,手指无意识地卷了卷发梢,显露出内心深处的一抹不安。叶博文接过一个滑块,摆弄了几下便放下,抬头看向大家,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先各自练习吧。等会儿我们可以试着模拟接力,看看能不能控制在两分钟之内。”他的建议简洁明了,却直击要害。张华晨点头附和,语气稳重且条理分明:“我觉得每个人负责一块区域比较好,交接的时候可以尽量减少思考时间。这样分工明确,速度也会更快一些。”四人的话音刚落,便默契地对视了一眼。那短暂的目光交汇中,无需言语,一切已然心照不宣。随后,他们迅速分散开来,投入到各自的练习中。石明鑫与李安晓偶尔交换眼神,那份沉淀已久的默契犹如细流般流淌,自然而然,又让人忍不住为之侧目。
另一边,河南队的讨论显得冷静而有序。陈阳靠在椅背上,手里握着一支笔在纸上画着草图。“咱们不能光拼速度,策略也很关键。”他的声音低沉却坚定。耿昊哲点头附和:“对,找到通用解法是第一步,再根据情况调整。”衡亮翻开一本笔记本,边记边说:“可以先模拟几种通道排列,挑最优的方案。”朱辉宇补充道:“最好还有个备选计划,以防万一嘛。”四个人分工明确,有人计算步骤,有人记录时间,偶尔几句简短的交流后便继续埋头工作,整个氛围虽安静,却透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北京队那边却是另一番景象。杨易挥舞着手臂,声音洪亮:“咱们一定要在速度上压倒对手!”郭聪婷一边调试手中的滑块,一边接话:“没错,快是必须的,但千万别忘了准确率。”佟悦从旁边凑过来,提议道:“要不搞几轮计时赛?看看谁最快,再调整策略。”陈天铭插嘴道:“我觉得应急预案也得准备一下,毕竟比赛的时候啥情况都可能发生。”话音刚落,四人便迅速进入状态,开始计时赛。每一次按下计时器的“嘀嗒”声都像是擂鼓般催促着他们,而他们的热情与专注几乎要将周围的空气点燃。
辽宁队则把重点放在创新上。林卉托着下巴,盯着桌上的滑块模型看了半天才开口:“咱们得想个新办法,不能再用老套路了。”孟姝含连连点头:“对,创新才是突破口。”刘子豪搓了搓手,提议道:“要不先头脑风暴一下,列出几个可行方案试试?”孙艺豪补充道:“还得留个备用方案,保险一点。”四人你一言我一语,各种奇思妙想不断涌现出来。有人提出大胆设想,有人立刻尝试验证,连空气中都仿佛跳跃着思维碰撞的火花。
江苏队的备战方式更加细致入微。王宇轩正对着一堆滑块仔细观察,口中喃喃道:“细节决定成败啊。”章可儿戴着一副眼镜,认真盯着滑块,回应道:“确实,稍微忽略一点可能就完了。”陶屹霄拍拍桌子,提议道:“先模拟几遍,找出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反复练习吧。”王昱瑶则拿出一张表格,建议道:“咱们弄个详细执行计划,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该干什么。”四个人动作整齐划一,一遍遍推敲每一个环节,连最微小的动作都被反复校正,看得出来,他们对于这场比赛志在必得。
浙江队的讨论则显得格外灵活。周子乔双手抱胸,眉头微皱,“我们要随时应对变化才行。”王奕文点点头,语速飞快:“对啊,谁知道比赛时会发生啥,随机应变很重要。”何腾鑫拿起滑块比划了一下,提议道:“先模拟几遍,找找问题多的环节重点攻克。”刘乾宇补充道:“应急预案也不能少,真出了意外得马上反应过来。”四人开始模拟演练,对于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进行了反复推敲,那股敏捷的应变能力让人不禁对他们刮目相看。
(镜头扫过演播厅,主持人蒋昌建手持题板走向舞台中央,背景大屏幕亮起各省队实时排名)
蒋昌健主持人蒋昌建:"欢迎回到《最强大脑》第十二季第五期!今晚的'星光大道'挑战赛硝烟四起,24支省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脑力马拉松。现在大屏幕显示的是各队实时进度——(指向屏幕)浙江省队以22分59秒的惊人成绩领跑,而陕西队和安徽队还在50分钟的大关外挣扎!"
(镜头切到嘉宾席,攸佳宁推了推眼镜)
攸佳宁教授攸佳宁:"这个赛制设计非常精妙。传统数字华容道有固定解法,但'星光大道'的15宫格滑块通道是动态生成的,选手需要实时判断最优路径。就像(比划手势)把拼图碎片扔进流沙,每块滑块的移动都会改变整个通道结构。"
(特写大屏幕的浙江省进度条,四个阶段用时逐渐递减:06:55→06:21→05:40→04:02)
庞博庞博:"浙江队这是开了挂吧?第四阶段比第一阶段快了将近3分钟!难道他们...(突然拍手)啊!他们肯定在接力时调整了策略!"
朱丹朱丹:(翻看资料)"浙江队配置太硬核了!队长是IMO金牌得主陈天铭,第二棒是高考状元张煜东,第三棒是空间想象力超群的衡亮,第四棒是...(停顿)居然是来自清华的00后新秀张扬?"
(画面切到浙江队备战区,选手们围在战术板前快速书写公式)
王昱珩王昱珩:(突然插话)"注意看他们的交接方式,第二棒张煜东在接棒时用荧光笔在滑块背面做了标记,这种物理标记法在动态路径中...(被攸佳宁打断)"
攸佳宁教授攸佳宁:"这正是关键!传统华容道依赖固定路径记忆,但星光大道需要建立动态坐标系。张煜东的标记相当于在滑块上建立坐标原点,后面的选手就能快速定位。"
(镜头切到辽宁省进度条,第四阶段用时30:03.89导致总时长41:15.42)
魏坤琳教授魏坤琳:(皱眉)"辽宁队明显在第四阶段出现策略坍塌。看他们的阶段用时:第一阶段2分33秒惊艳,但第四阶段突然崩盘,这说明...(调出热力图)他们在中盘阶段错误判断了滑块权重。"
朱丹朱丹:"辽宁队第四棒是速算冠军孙艺豪,但滑块通道需要空间推理..."
王昱珩王昱珩:(点头)"这就像让短跑运动员去解微积分,辽宁队没有及时调整人员配置。"
(屏幕切换到陕西省进度条:23:25→20:00→03:03→06:54)
庞博庞博:(大笑)"陕西队这是坐过山车啊!第三阶段突然快到3分钟,然后第四阶段又慢下来?"
攸佳宁教授攸佳宁:(调出数据)"他们在第三阶段启用了'暴力穷举'策略,第四阶段反而陷入局部最优陷阱。"
(特写河南省进度条,总用时03:24.34)
蒋昌健主持人蒋昌建:"这里有个特殊情况!河南队显示总用时仅3分24秒,但各阶段用时均为03:24.34..."
魏坤琳教授魏坤琳:(快速敲击键盘)"这应该是数据录入错误,如果按各阶段用时累加,实际总时长应该是03:24:34,即3小时24分34秒。"
朱丹朱丹:"那河南队可能是遇到系统故障?需要镜头回放确认..."
(镜头切到河南队画面,选手们对着静止的滑块面面相觑)
王昱珩王昱珩:"看他们第一阶段用时03:24.34,后面阶段完全没变化,这明显是系统锁死了。"
(画面切回演播厅,攸佳宁在战术板上画示意图)
攸佳宁教授攸佳宁:"现在来看,浙江省的胜利在于建立了动态坐标系。他们每阶段用时递减,说明在接力中不断优化路径算法。"
庞博庞博:"就像接力赛跑,第一棒探路,第二棒修正,第三棒加速,第四棒冲刺?"
魏坤琳教授魏坤琳:"更准确地说,他们在每个交接点进行信息压缩。张煜东的荧光标记其实是空间坐标转换,把三维滑块问题降维成二维坐标。"
朱丹"那山东队总用时23:45.06紧追浙江队,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特写山东省进度条:05:18→18:26→18:26→18:26)
王昱珩(身体前倾)"山东队前两阶段用时差异巨大!第一阶段仅5分钟,但后面三阶段都卡在18分钟,这说明..."
攸佳宁教授"他们可能在第二阶段更换了核心策略。看进度条颜色变化——(调出数据)山东队在第二阶段启用了光谱分析系统,但系统负载过高导致后续阶段运算延迟。"
蒋昌健主持人:"现在大屏幕显示,浙江省队已经完成所有挑战!让我们回放他们的关键瞬间..."
(慢镜头:浙江队第四棒张扬在最后3秒突然改变预判路径,用镊子夹起滑块逆向移动)
庞博"这操作违反直觉啊!正常不是应该顺时针推?"
王昱珩"这就是动态路径的精髓!当滑块移动到特定位置时,逆向操作反而能触发隐藏通道..."
攸佳宁教授"这需要极强的空间想象力,张扬在最后时刻跳出了团队预设方案。"
(镜头切到浙江队欢呼画面)
蒋昌健主持人"恭喜浙江省队以22分59秒的惊人成绩暂居榜首!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关注陕西队与安徽队的绝地反击..."
(画面渐暗,背景响起紧张的音乐节奏)
蒋昌健主持人恭喜八支省队挑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