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严浩翔:回声十二载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TNT  严浩翔 

初冬日常·静水深流

严浩翔:回声十二载

北电的初冬,像一幅笔触清冷的工笔画。晨霜凝结在光秃的枝桠,呵气成雾,阳光带着透明的凉意,努力穿透稀薄的云层。表演系的教室里,暖气开得足,混杂着人体温度、纸张油墨和隐约的咖啡香气。

卯书云坐在靠窗的老位置,羊绒围巾搭在椅背,露出一截素净的米白色高领毛衣。她正低头翻阅着新发下来的《契诃夫戏剧精选》,指尖划过《三姐妹》中玛莎的台词,眉宇间带着惯有的沉静专注。窗玻璃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模糊了窗外萧瑟的景致。

严浩翔踩着上课铃的尾声进来,带着一身室外的寒气。他穿着黑色羽绒服,拉链敞着,露出里面深灰色的连帽卫衣,帽檐下露出的头发似乎刚洗过,还带着湿气。他脸上工作归来的疲惫已消散大半,但眼底依旧残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倦怠底色。他自然地走到卯书云斜后方的位置坐下,羽绒服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表演实践课,分组排练契诃夫《海鸥》片段。卯书云和严浩翔罕见地被分到一组,饰演剧中那对充满张力又若即若离的“妮娜”与“特里果林”。

排练室一角,暖气片发出轻微的嗡鸣。卯书云(妮娜)穿着象征乡村少女的素色长裙(排练用),站在象征“舞台”的空地中央,眼神纯净而充满憧憬,念着妮娜关于艺术与梦想的独白,声音清润,带着少女特有的、未经世事的轻盈与热忱:

“…生活是丑陋的,只有艺术能把它变得美丽!…我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女演员!我知道我能!…”

严浩翔(特里果林)则慵懒地靠在一张充当“露台栏杆”的旧课桌上,手里象征性地拿着一本书(其实是剧本)。他不再是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偶像,而是将那份光芒内敛,化作了特里果林式的、带着倦怠感和洞悉世事的疏离。他看着卯书云(妮娜)那充满激情的表演,眼神复杂,带着欣赏,也带着一丝过来人看透幻梦的悲悯。他开口,声音低沉而平缓,带着一种迷人的、却又令人心寒的冷静:

“梦想…是好的。但成为伟大的演员?” 他微微扯了下嘴角,一个没有温度的笑意,“那意味着你要把自己碾碎,再重塑无数次。意味着你要习惯掌声背后的孤独,赞美之下的虚妄…你准备好…献祭自己了吗,妮娜?”

他的台词处理得极其自然,没有刻意压低或拔高,却精准地传递出特里果林对艺术幻梦的残酷解构,以及那份成熟男人对天真少女不自觉的吸引与…潜在的毁灭性。

卯书云(妮娜)在他那冷静到近乎残酷的话语下,眼中炽热的光芒微微晃动了一下,像被风吹动的烛火。她下意识地后退了小半步,不是恐惧,而是被那种直指核心的、带着真实重量的言语所撼动。但她眼中的憧憬并未熄灭,反而更加执拗地燃烧起来,声音里多了一丝倔强的颤抖:“我…我不怕!为了艺术,我什么都可以付出!”

“Cut!” 指导老师喊停,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很好!浩翔,特里果林那种看透世情的倦怠感和对妮娜不自觉的吸引(甚至他自己都未察觉的破坏欲),抓得很准!书云,妮娜那种被偶像话语击中、既被吸引又被刺痛、却更加坚定梦想的反应,非常细腻!保持这种张力!课下再多磨合一下情感递进!”

两人从角色中抽离。卯书云轻轻呼出一口气,刚才严浩翔那段台词带来的心理压力是真实的。她走到窗边拿起自己的保温杯。严浩翔也活动了一下肩膀,走到暖气片旁,拿起自己的水杯灌了几口。

“你那段台词,”卯书云忽然开口,声音不高,背对着他,看着窗外模糊的树影,“处理得很…‘冷’。像冬天的石头。” 这是她第一次在专业上直接点评他。

严浩翔喝水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放下杯子,声音带着排练后的微哑:“特里果林…就该是这样。热情都烧光了,只剩下灰烬和一点…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余温。” 他顿了顿,补充道,“妮娜的‘热’…很真。让人想靠近,又怕…烫伤她。” 他也在点评她。

没有客套的吹捧,只有同行之间最直接、最本质的专业交流。两人隔着几步的距离,没有看对方,却仿佛完成了一场无声的、关于角色理解的默契碰撞。

午后,图书馆古籍区。卯书云正埋首于一本厚重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研究》俄文影印本(附中文注释),指尖划过那些复杂而深刻的论述,偶尔在笔记本上记下几笔。羊绒围巾叠放在一旁,窗外的阳光透过凝结水汽的玻璃,在她专注的侧脸和书页上投下朦胧的光晕。

对面的位置一直空着。不知过了多久,一个身影轻轻拉开椅子坐下。是严浩翔。他换了一件深蓝色的毛衣,看起来温暖些。他拿出自己的书——是一本关于现代舞台灯光设计的专业著作,也埋头看了起来。

两人隔着宽大的木质书桌,各自沉浸在书页的世界里。只有翻动纸张的沙沙声,笔尖划过纸面的细微声响,以及暖气片持续的嗡鸣。

不知过了多久,卯书云合上书,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准备离开。她收拾好自己的书本和围巾,目光无意间扫过对面——严浩翔似乎看入了神,手边放着一杯早已凉透的咖啡。他面前摊开的书页上,放着一枚…深褐色的、独立包装的梨膏糖。像是看书时随手放在那里,忘了吃。

卯书云的目光在那颗糖上停留了一瞬。她没说话,只是动作极轻地拿起自己书里夹着的那枚金色的、写着“安”字的银杏叶书签,想了想,又轻轻放下。

她悄无声息地起身离开。脚步轻盈,没有惊动对面沉浸在灯光设计图纸中的人。

严浩翔又翻过一页,才从复杂的灯光图谱中抬起头,揉了揉眉心。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摸旁边的咖啡杯,触手冰凉。目光落在旁边那颗孤零零的梨膏糖上。他拿起糖,剥开包装放进嘴里。清甜微凉的味道在舌尖弥漫开来,带着熟悉的药香,驱散了些许阅读的疲惫。

他准备继续看书,手指却触到了书页间一个硬物。不是他放进去的。

他抽出来。

是那片金黄色的银杏叶书签。叶脉清晰,背面那个清隽的“安”字,在图书馆略显昏暗的光线下,仿佛带着温度。

严浩翔捏着那片薄薄的叶子,指尖能感受到叶片的干燥纹理。他抬眼看向对面——座位已空。他转过头,隔着高大的书架缝隙,只看到那个围着米白色围巾的纤细身影,正抱着书,步履从容地消失在图书馆走廊的尽头。

他低头,看着掌心那片安静的银杏叶,又看了看书页上复杂交错的灯光线条。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笑意掠过唇角。他将银杏叶书签小心地夹回书里,盖住了那颗被遗忘的梨膏糖糖纸。然后,重新埋首于他的灯光世界。

傍晚,天色早早暗沉下来。排练楼大部分房间都空了,只有零星几间还亮着灯。卯书云独自在一间小排练室里。她没有开大灯,只开了角落一盏落地灯,昏黄的光线勾勒出她清瘦的身影。她正在反复练习《海鸥》中妮娜一段极其考验气息控制和情感层次的独白,关于梦想破灭后的痛苦与重生。

“…我是一只海鸥…不,不是…我是一个演员…” 她的声音时而低回如泣,时而带着破碎的希冀,气息流转,情感饱满。汗水浸湿了她鬓角的碎发。

她没有注意到,排练室虚掩的门缝外,不知何时站了一个人。

严浩翔背着包,似乎是路过。他被里面传出的、充满张力的声音吸引,停下了脚步。他没有推门进去,只是静静地站在门外的阴影里,背靠着冰凉的墙壁,像一个沉默的观众。

他听着卯书云(妮娜)那痛苦挣扎后归于平静的、带着新生的力量感的念白,眼神专注。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她每一个气息的转换,每一个情感的爆发点,那种沉浸式的、近乎自虐的投入。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在舞台上燃烧的时刻。

排练室里,卯书云终于完成了最后一遍练习,气息微喘,扶着膝盖短暂休息。她走到角落拿起自己的保温杯,拧开盖子。

就在这时,虚掩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一只手伸了进来,手指间捏着半颗深褐色的、形状不规则的糖块——正是沈腾在《父债》片场送的那种味道霸道苦涩的润喉糖。那只手将半颗糖放在门边的矮柜上,然后迅速缩了回去。门缝重新合拢。

一切发生得极快,悄无声息。

卯书云拿着保温杯的手顿住了。她看着矮柜上那半颗孤零零的、散发着浓烈草药气息的苦糖。昏黄的灯光下,深褐色的糖块像一枚小小的、沉默的勋章。

她认得那糖。也猜得到门外是谁。

她没有立刻去拿糖,只是端起保温杯,小口喝着温热的桂圆红枣茶。甘甜温润的液体滑过因练习而干涩的喉咙。半晌,她放下杯子,走到矮柜边,拿起那半颗苦糖。

没有犹豫,放进嘴里。

霸道而强烈的苦涩瞬间席卷味蕾,冲得她眉头紧皱!但随之而来的,是那股熟悉的、深沉的、扎实的回甘与清凉感,迅速抚平了喉间的疲惫。

她含着糖,感受着那苦涩与回甘交织的复杂滋味在口腔里蔓延。门外早已没有了声息。空荡荡的走廊,只有她自己的脚步声在回荡。

她回到排练室中央,对着那盏昏黄的落地灯和空无一人的“观众席”,再次开始了练习。这一次,她的声音更加稳定,眼神更加坚定。那半颗苦糖的回甘,像一道无形的支撑,也像一份来自“同行者”的、静默的认可。

**“是的,我明白了。在我们这种职业里…重要的不是名声,不是荣耀,不是我曾经梦想过的那种东西…而是…忍耐。要扛得住命运的重负,还要有信心…有信心…”** (妮娜的台词)

她的声音在空旷的排练室里回荡,带着初冬的凉意,也带着一种破茧而出的力量。窗外,北风掠过光秃的树枝,发出呜咽般的声响。而室内,那盏孤灯下的身影,如同寒夜里悄然积蓄力量的种子,静待着下一个春天的绽放。静水深流,默契无声,这便是属于他们独有的、淡而有味的大学时光。

上一章 归航·初冬北电 严浩翔:回声十二载最新章节 下一章 寒假·静水深流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