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班开课后,两人的学习能力很快显现出来。叶清嘉对语言的韵律和美感天生敏感,进步神速;而姜小帅则凭借学医练就的严谨和记忆力,在语法和词汇上更胜一筹。
“小帅,这个词的重音到底在哪里嘛?我怎么老是读不对?”叶清嘉对着课本,有些懊恼。
姜小帅放下手中的医学期刊,耐心地纠正她的发音:“是这么读。来,跟着我念。”他标准的发音常常让语言老师都称赞。
作为回报,当姜小帅需要完成一个关于“中医美学”的小论文时,叶清嘉则成了他的最佳顾问。
“这里,‘气韵生动’这个词,我觉得用这个意大利语短语来表达更贴切,更有艺术感。”叶清嘉指着他的草稿建议道。
“嗯,有道理。你们搞艺术的,对这类词汇的把握确实更精准。”姜小帅从善如流,同时又提出疑问,“那这个‘阴阳平衡’,用这个哲学概念来解释,会不会太晦涩?”
两人头碰头地讨论着,常常不知不觉就到深夜。不同的专业背景非但没有造成隔阂,反而让他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火花,彼此的世界都变得更加开阔。
除了学习,他们的“专业互助”也延伸到了生活各处。叶清嘉的设计作业需要模特拍摄佩戴珠宝的效果图,姜小帅就成了她的专属模特。虽然他总是一脸无奈地被叶清嘉摆弄姿势,但看到成片里自己与那些融合了中医元素的设计奇妙地和谐共存时,他眼底也会流露出自豪。
相应地,当姜小帅的论坛同事因为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肩颈酸痛时,他会带着叶清嘉设计的、内含草药香囊的颈椎热敷枕去送人,并自豪地介绍:“这是我女朋友设计的,结合了中医热敷原理和人体工学。”
他的意大利同事总是惊叹不已:“姜!你的女朋友真是个天才!你们简直是完美组合!”
每当这时,姜小帅都会微笑着点头,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尽管米兰的生活充实而精彩,但对故乡和朋友的思念却从未间断。视频通话成了他们与京城联系的最重要方式。
米兰某个周末的早晨,他们刚接通视频,吴所畏那张放大脸就挤满了屏幕:“小帅!清嘉!我想死你们啦!你们有没有想我!”
姜小帅把手机拿远了些,无奈道:“所畏,镜头拉远点,头晕。”
叶清嘉笑着凑过来:“想,当然想。所畏,你和池总最近怎么样?”
“好得很!”吴所畏把镜头转向旁边正在看文件的池骋,“就是某人管我管得更严了,冰淇淋都不让多吃一口!”
池骋抬起头,对着镜头淡淡颔首,算是打招呼,然后对吴所畏说:“胃刚好,忌生冷。”
“你看你看!”吴所畏抱怨,但脸上却是幸福的表情,“小帅,你什么时候回来给我扎针啊?我觉得最近睡眠不太好。”
姜小帅职业病立刻犯了:“舌苔伸出来我看看…是不是又熬夜打游戏了?”
“没有!绝对没有!”吴所畏眼神闪烁,迅速转移话题,“清嘉,你的新作品怎么样了?有没有惊艳米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