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满用理所当然又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出“安安心心地准备好,当一个大梁有史以来最开心的太后吧”时,静妃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太后。
后宫女子权力的极致,却是她从未奢求过的位置。
她一生所愿,不过是儿子景琰平安,以及十三年前那桩旧案的沉冤得雪。
她抬眼看向阿满,对方眼中是洞悉一切的清明和掌控全局的从容。
静妃心中最后一丝疑虑终于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安定。
她缓缓起身,对着阿满郑重一福,姿态是发自内心的恭敬。
“如此,景琰的未来,小殊的未来,便全都拜托姐姐了。”
与此同时,金陵皇城,武英殿。
今日的早朝,气氛格外凝重。
昨日霓凰郡主招亲大会上的风波已传遍朝野,那个神秘少年的狂妄言行,以及靖王、郡主和蒙大统领暧昧的态度,都让所有官员预感到风暴将至。
太子萧景宣和誉王萧景桓位列百官之首,皆垂眸不语,仿佛老僧入定。
但无人知晓,昨夜他们的势力为了追查那少年来历,几乎将金陵翻了个底朝天,结果却一无所获。
这种失控感,让两人心底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就在这片压抑的寂静中,一个谁也没料到的人出列了。
靖王萧景琰走到大殿中央,声音洪亮坚定:“启禀父皇,儿臣有本要奏。”
高踞龙椅的梁帝眸光一沉,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愠怒。
他还没追究昨日之事,这个一向沉默的儿子竟主动站了出来。
“讲。”梁帝的声音冷得像冰。
萧景琰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悲怆与决绝,响彻大殿:“儿臣惶恐!儿臣恳请陛下,重审十三年前赤焰逆案!”
此话一出,宛如巨石砸入深潭,死寂片刻后,朝堂瞬间哗然。
“他疯了不成!”
“赤焰案……那是能提的吗!”
百官骇然色变,连太子和誉王都猛地抬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赤焰案是陛下逆鳞,触之者死,萧景琰这是自寻死路!
“放肆!”
梁帝勃然大怒,猛地一拍龙案站起身来,指着萧景琰,额头青筋暴起。
“你这孽子!你知道你在说什么?赤焰案铁证如山,祁王谋逆,林燮附逆,早已盖棺定论!你要重审,是指责朕错了不成?”
恐怖的威压席卷大殿,所有官员噗通跪倒,大气不敢出。
唯有萧景琰挺直脊背,毫不退缩地迎着皇帝的怒火:
“儿臣不敢!儿臣只信天理昭昭,公道人心!七万赤焰忠魂不该蒙冤,皇长兄更不该背负千古骂名!儿臣恳请父皇明察!”
他重重叩首。
铿啷一声,禁军大统领蒙挚一步踏出,跪在靖王身侧:“臣,蒙挚,附议!”
紧接着,几名被压制多年的老臣也颤巍巍出列跪下:“臣等附议!”
梁帝看着下方跪倒的几人,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气得浑身发抖:“好,好,好!你们这是要联起手来逼宫吗?来人!把这孽子还有蒙挚,给朕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