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芫我负责化学流程和最后的总校验。
沈知芫说完,自己也拿起一块浅绿色的抹茶马卡龙,小口吃着,目光重新落回卷子。
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当第三道综合题的讨论深入,陆以衍提出的“磁场切割微元法”与周叙白坚持的“空间向量分解”方案在临界点的适用性上发生了激烈碰撞。
陆以衍的铅笔在纸上飞快地划拉着,提出他的方法,语速快而清晰,但带着点不容置疑的硬度:
陆以衍磁场切割,用微元法分段处理,虽然步骤多点,但稳。
周叙白微元法需要至少六次迭代计算!效率太低!
周叙白的眉头微蹙,声音依旧温和,但语速加快,指尖的绘图铅笔在草稿纸上点了点
周叙白向量分解两步就能出核心结果,路径清晰!
陆以衍的眉头微挑,笔尖却重重地点在草稿纸上他画的一个点上
陆以衍这里!临界点!向量分解在这种地方失效的概率很高!
火药味开始弥漫。
林予阳停——!
林予阳像按下了暂停键,猛地合上生物图鉴,发出一声闷响,成功吸引了火力。
林予阳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突然“啪”地一声把他那本厚厚的生物图鉴拍在了两人草稿纸中间。
林予阳两位大神!
他指着题目里加粗的一行字
林予阳看这里!“仿生神经传导”!
他迅速翻到图鉴某一页,上面画着复杂的细胞结构图,然后抓起笔在旁边空白处刷刷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
林予阳离子是这么进进出出的!你们那物理模型,是不是该考虑叠加这种生物电信号?光切割磁场够吗?
这突如其来的“生物入侵”让陆以衍和周叙白都愣了一下。
就在这短暂的安静间隙,沈知芫的目光飞快地在林予阳的草图、陆以衍的磁场公式和周叙白的向量图上流转。
然后她突然伸手,不是拿自己的草稿纸,而是直接把陆以衍面前那张写满磁场公式的纸抽了过来。
陆以衍微微一怔,似乎想说什么,但沈知芫已经拿起笔,在他最后一行公式下面,飞快地添了一行新的式子。
她写得很笃定,边写边说:
沈知芫试试用电化学势垒的概念替代一些条件。
写完,她把纸推回陆以衍面前。
陆以衍的视线紧紧锁住那行新添加的公式,瞳孔似乎收缩了一下。
他沉默了几秒,紧握的铅笔松开了些。
然后,出乎意料地,他拿起笔,在周叙白那张画得工工整整的向量分解图旁边,果断地打了一个醒目的叉。
他没有看周叙白,而是直接在沈知芫推回来的草稿纸上,在原有公式旁边潦草地写下一串新的算式,笔迹狂放但逻辑清晰:
陆以衍用生物电参数重构边界条件…迭代三次足够。
写完后,他把笔一丢,抬眼看向沈知芫,下巴朝她那边扬了扬
陆以衍化学势垒项的参数和计算,交给你搞定。
沈知芫点点头,立刻在自己纸上开始演算。
周叙白看着自己草稿纸上那个突兀的叉,又看看陆以衍新写的算式,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没再争论,拿起保温杯又喝了一口茶。
林予阳则长长舒了口气,偷偷又摸了一块马卡龙塞进嘴里。
讨论终于再次顺畅地奔流起来。四人埋头演算,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尔的低语和翻书页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成了午后最和谐的背景音。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角度越来越低,颜色也从明亮的金黄变成了浓郁的熔金色,泼满了整张桌面,将摊开的书本、草稿纸、还有那盒色彩斑斓的马卡龙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就在沈知芫全神贯注地在自己的真题卷上勾画最后一道综合题的化学流程图时,一道刺目的金色光斑,随着太阳角度的变化,不偏不倚地跳到了她的眼睛上。
她被晃得下意识眯了眯眼,微微侧头避让了一下,动作很轻微,几乎没人注意到——除了坐在她对面,恰好抬起头的陆以衍。
陆以衍的目光在她微蹙的眉头和被光线晃到的眼睛上停留了不到一秒。
他没有说话,也没有任何大的动作,只是非常自然地抬起手,将自己面前那本厚重的《电磁学精编 》立了起来,像一堵小小的墙,恰到好处地挡在了那道刺眼光线的路径上。
阴影温柔地覆盖了沈知芫面前的卷子和她的眼睛。
做完这一切,他仿佛无事发生,低下头继续看他自己的计算,只是嘴角似乎几不可察地向下撇了一下,像是在嫌弃阳光的不合时宜。
沈知芫感到眼前骤然一暗,舒适了许多。
她抬眼看向那本立起的书,又瞥了一眼若无其事的陆以衍,心中了然,但什么也没说,只是笔尖的移动似乎更加流畅了。
她顺手将旁边的浅灰色竹炭咖啡味的马卡龙盒子轻轻推到了陆以衍摊开的草稿纸一角,动作同样自然。
陆以衍的笔尖顿了一下,没抬头,但也没推开那小点心。
当最后一道题的答案最终敲定,林予阳欢呼一声,像被按了弹簧一样蹦起来:
林予阳搞定!我去买可乐!冰的!
他风风火火地冲向柜台。
沈知芫捏了捏酸胀的指节,目光扫过真题卷上那道蜿蜒如迷宫的能量转换题,突然轻嗤一声:
沈知芫出题人真是非要把简单路径搅成一团乱麻。
她笔尖戳了戳题干里嵌套三层的假设条件
沈知芫明明直接测电容变化就能推导,非要绕一大堆弯子来验算。
靠窗的周叙白正在整理钉册的金属环,闻言指尖顿了顿。
他摘下总是端正架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破天荒地揉了揉眉心:
周叙白我也嫌它麻烦,但评分细则偏爱这种“仪式感”。
玻璃窗映出他微微塌下的肩线,那是优等生铠甲裂开的细缝。
周叙白不过确实是个效率惊人的合作。
他拿出一个便携的迷你订书机,仔细地将四人散乱的、写满不同思路和演算过程的草稿纸,按照解题的先后逻辑顺序,一张张整理好,钉成了一本厚厚的、独一无二的“解题手记”。
“砰!”四瓶冒着冷气的玻璃瓶可乐被林予阳豪气地顿在桌子中央,细密的水珠立刻滚落下来。
林予阳敬我们!
他高高举起瓶子,脸上是毫无保留的灿烂笑容
林予阳敬未来的省赛冠军!干杯!
周叙白拿起自己那瓶,顺带递一瓶给沈知芫,指尖不经意地拂过刚钉好的手记册的金属环边缘,发出极轻微的声响。
他看着瓶中跳跃的气泡,温润的笑意加深:
周叙白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