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的第七天,林小满在阁楼角落发现了那只积灰的沙漏。玻璃樽里的金砂早已凝结成团,底部压着半张泛黄的电影票根,日期是2013年7月15日——正是她和周叙最后一次见面的日子。
十二年前的夏天,十七岁的林小满在音像店打工。周叙是隔壁书店的店员,总爱抱着本诗集来蹭空调。他的白衬衫永远沾着油墨味,笑起来时眼睛弯成月牙,会指着墙上的海报说:"王家卫的电影,每一帧都像诗。"
某个暴雨突至的午后,店里只剩他们两人。周叙翻着她手抄的歌词本,忽然说:"明天有空吗?新开的电影院半价。"他递来的票根还带着体温,印着《蓝莓之夜》的剧照。
散场时路灯刚亮,林小满攥着融化的冰淇淋,听周叙讲王家卫的台词:"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他突然停下脚步,晚霞把侧脸染成橘色:"小满,我要去北京学导演了。"
梧桐叶沙沙作响,冰淇淋滴在帆布鞋上。林小满低头数着裂缝,听见自己说:"那...那挺好的。"周叙从背包掏出个沙漏:"等金砂流完,我就回来。"玻璃樽里的细沙像流动的银河,映出他认真的眼神。
后来的日子,他们靠着书信联系。周叙寄来片场的照片,灰扑扑的棒球帽下是晒黑的脸;林小满则把音像店新到的唱片封面贴在信里。直到有天,邮差送来退回的信封,上面盖着"查无此人"的红戳。
阁楼外的雨越下越大,林小满用吹风机小心烘干沙漏。尘封的金砂重新流动,在玻璃樽里划出细碎的光。手机突然震动,推送新闻里闪过熟悉的名字——新锐导演周叙携新作入围国际电影节。照片里的男人穿着笔挺西装,无名指上的婚戒折射冷光。
门铃响起时,林小满正对着沙漏发呆。湿透的快递员递来牛皮纸袋,里面是张首映礼邀请函,角落用钢笔写着:"老地方,等你。"墨迹晕染处,依稀可见当年抄在歌词本上的那句:"该如何跟你不想失去的人说再见?"
首映厅的冷气开得很足,林小满摸着口袋里的沙漏坐下。银幕亮起,熟悉的镜头语言让她呼吸停滞——音像店的旋转门、暴雨夜的霓虹倒影、永远售罄的《蓝莓之夜》海报,还有那个总在午后出现的白衬衫少年。
散场时,观众纷纷离场,前排的男人缓缓转身。周叙的眼角添了细纹,西装袖口露出半截褪色的红绳,和她腕间的那根曾是一对。"这些年...我拍了很多遗憾的故事。"他声音沙哑,"却始终不敢拍那个没说出口的夏天。"
林小满握紧沙漏,金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流逝。出口处的海报写着电影名《未完待续》,玻璃樽突然发出清脆的碎裂声,金砂倾泻在座椅上,在黑暗中铺成一条发光的河。
"其实答案早就有了。"她弯腰拾起锋利的玻璃片,映出两张不再年轻的脸,"有些告别,本身就是答案。"暴雨声中,十七岁的电影票根与沙漏残片一同被风卷走,混着街灯的光晕,散成记忆里最温柔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