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的课表像被压缩的弹簧,上午投资学,下午衍生品,晚上Matlab。张桂源背着电脑包冲进光华楼,风衣里还塞着琴房屋间卡——金融系给他的标签是"量化新秀",但他自己在琴盖内侧写的是" pianist "。
温暖汐送他的新画板封面印着K线走势,她用丙烯描成彩色,配文:"别把曲线只看涨跌,也当旋律听。"他把画板立在宿舍书桌旁,旁边就是Bloomberg终端的键盘——黑白键与黑白键并排,像两个宇宙的门神。
凌晨一点,光华地下自习室。张桂源把蒙特卡洛模拟跑完,收益分布图弹出,他盯着那条肥尾,忽然在纸上写下五线谱——尾部的跳跃,被他译成一连串不和谐音。
第二天上课,他把这段"肥尾和弦"放给教授听,课堂愣了三秒,教授笑:"good, finance has its own dissonance."
他把这段旋律嵌进毕业设计《Risk Sonata》,钢琴+实时行情可视化——琴键每按一次,屏幕上的波动率曲面随之变形;温暖汐负责视觉,把K线涂成湖蓝,涨是渐强,跌是渐弱。演出那天,光华报告厅爆满,连过道都坐满抱着电脑的同学。
台下的众人:
陆川...会弹琴就算了,金融学这么好?
顾卫林啊 到底给张桂源关上了哪扇窗?
......
学院给金融系学生开仿真交易室,24小时开放。张桂源选了夜班,23:00-03:00,因为"夜里波动大,像弹浪漫派"。 屏幕绿红跳动,他戴着耳机,里面不是新闻,是自己弹的肖邦——行情暴跌时,右手八度如骤雨;反弹时,左手琶音缓缓托起。 一笔原油做多,他设在止损边缘,耳机里正好到《革命练习曲》高潮,他手指在桌面敲下和弦——"砰",鼠标同时点击"确认"。几秒后,价格回头,盈利跳出,他长呼一口气,像完成一段极难的华彩。 屏幕映出他的脸,也映出琴房屋顶那盏昏黄灯——金融与音乐,在同一块液晶里重叠。
温暖汐进入毕业创作高峰,连续通宵。张桂源写代码写到3点,仍记得给她做"量化便当"——
用Python随机菜单:番茄牛腩/咖喱鸡/黑椒牛排,配草莓或蓝莓,卡路里控制在550±50。
程序还加上"情绪因子":如果当天行情大跌,便当着涨→草莓增量20%;涨得太多→加巧克力安抚。
饭盒盖内侧,打印出一张小图:收益曲线平滑向上,末端画了个小小的♡。
清晨6点,他把饭盒放进画室门口的智能保温柜,扫码上传温度——温暖汐手机收到推送:【便当已到位,情绪因子+3.2%】
温暖汐拍下吃饭的照片,回了一个心:【谢谢男朋友啦】
休息室,看到女孩洋溢的笑容,张桂源满意的嘴角上扬。下一秒,就因连轴转的疲惫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