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趁着静白不备,悄悄在她常坐的蒲团下放了几颗自己从院子里捡来的、圆溜溜的小石子。静白毫无防备地坐下,顿时身子一歪,险些摔倒,狼狈不堪。周围几个小尼姑想笑又不敢笑,憋得辛苦。
知沫垂着头,嘴角几不可查地弯了一下。
静白岂会不知是有人搞鬼,目光立刻恶狠狠地盯住了年纪最小、又刚被自己处罚过的知沫。虽无证据,但这梁子算是结下了,之后对知沫的刁难更是层出不穷。
这日,静白又寻了个由头,罚知沫去后山砍柴,且规定了数量,完不成不许回来用饭。后山树林茂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并非易事。
知沫背着小小的背篓,拿着柴刀,却并未直接去砍柴。她眸光微动,辨认了一下方向,朝着与安栖观相接的小路走去。她记得主持无意中提过,安栖观就在甘露寺后山相邻的山头。
她年纪小,脚步轻快,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果然见到一处更为清幽雅致的院落。她在宫中见过一次果郡王,也听到甘露寺里的风言风语,知道住持能厚待自己,是舒太妃的关系,自己怎么也应该当面感谢。
知沫整理了一下因行走山路而略显凌乱的衣袍,又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整洁些,这才走上前,敲了敲门,来人开门后,她声音软糯清澈:“这位姐姐安好。我是附近甘露寺的清修之人,名唤知沫。今日特来拜见舒太妃,以表敬意。”
来人一听便明白,这孩子就是从宫里出来的知沫格格,知沫生得玉雪可爱,言语又如此得体,对方心中先有了几分好感,便温言道:“沫格格稍候,容我进去通传。”
不多时,知沫在陪同下走进安栖观。此处与甘露寺的庄严肃穆不同,更添几分雅致和生活的气息,院中种着些花草,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被引至一间暖阁,只见一位身着素雅道袍、气质雍容沉静的中年妇人正坐在窗边,手中捻着一串佛珠,目光温和地看向她,正是舒太妃。而一旁坐着的,正是果郡王允礼。
知沫立刻规规矩矩地跪下,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沫儿拜见舒太妃,拜见果郡王。”
舒太妃见她礼仪周全,态度恭谨,心中更是怜爱,亲自将她扶了起来:“好孩子,这里不是皇宫,不必多礼。”
果郡王也微微一笑,语气温和:“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沫格格。”他目光扫过知沫身后那与她身形不甚匹配的小背篓和柴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却并未点破。
知沫站起身,走到舒太妃跟前。舒太妃拉过她的小手,触手一片冰凉,再细看她的小脸,被风吹得泛红,嘴唇也有些干。
“孩子,在甘露寺……一切可还习惯?”舒太妃柔声问道,语气中带着真切的关怀。
知沫抬起头,露出一抹乖巧的笑容:“回太妃娘娘,寺中一切都好。住持对我也颇为照顾。”她绝口不提静白的刁难,更不提砍柴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