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市过,几个人围成一桌,满面愁容。节气套餐的热度开始减退,算上其他收入,一中午不到五百块,对于他们本次营业周期进货的成本来说,杯水车薪。
五天五千块,那就是一天一千块,意味着他们平均每场午市盈利就要五百,目前已经明显没有这个冲劲。丁禹兮指尖轻敲桌面,难得也很严肃:
丁禹兮“得想新办法了。”
结果得来的是众人的白眼,虽然没人说话,但意味明显:废话!
翟潇闻往外望了望,从他们餐厅可以直接看到海,作为主厨,他立刻拿了主意:
翟潇闻“是时候推出我们的海鲜大法了。”
的确,取名叫Fishing Lantern的时候就说定了,海鲜是一定要用的。
李乐意“吉隆这里不缺海鲜餐厅,咱们得做点不一样的。”
李乐意顺着往下说:
李乐意“我们做点中式海鲜?”
蒜蓉扇贝、香辣蟹、醉虾醉蟹,中餐多的是海鲜做法。六人一拍即合,当即就决定了下一步动作——进货海鲜。
进货成本节目组是提供的,但提供多少就要还多少,所以得尽量低价进货。晚市到来之前,合伙人们做了周全的功课,查到离这儿挺远的市场上海鲜价格最好,且都是当天清晨打捞上岸,是最新鲜的货。
梁晚慈“而且这种没有统一规制的市场通常都可以划价。”
翟潇闻“那就去这里!”
中式烹饪远比他们老外那些所谓“原汁原味”的烹饪手法复杂得多,厨房里也需要做些准备。最后商量决定,林时宵林大厨留在餐厅这边准备其他食材,严浩翔和季思弦帮手,其他人立刻向市场出发,尤其是梁晚慈——唯一一个能够无障碍沟通的人,自然要冲在前方。
下车,浓郁的咸腥味扑面而来,比每日晨起打开窗扑面而来的海风更具杀伤力。这市场的确很受欢迎,街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周柯宇“要买的东西挺多,咱们先走一遍大概看看市场价?”
这自然很重要,几人皆是点头,这些摊位全是明码标价,不同摊位价格大差不差。
市场热闹,人声喧嚣,纵气味不佳,一行人也不由被气氛感染。海域不同,南十字洲与国内海鲜相差许多,即使青城同样临海,李乐意逛过不少类似的市场,还是感到很新鲜。
翟潇闻一个晃神,身边就不见人。他找了一圈,看见有摊位的白胡子老头正拎着网子往盆里倒最新运来的黑虎虾,活蹦乱跳的虾子被摔在盆里仍然挣扎,溅起一点点细小的水花。
翟潇闻“想吃?”
他站到她旁边。
李乐意扬起脸,下午阳光在她小脸上跳跃。
李乐意“我想吃你做的干锅虾。”
翟潇闻“这个简单!”
她难得肯对他提要求,翟潇闻哪有不应的。他撸起袖子,立刻开始用他那蹩脚的英语和老板划起价来。
忙忙碌碌,忙到市场接近尾声,一箱箱海鲜被搬进车子,几人才踏上归途。
而这只是菜单更新的开始,梁晚慈写得一手好字,连英文都写得漂亮,一回到餐厅就给Fishing Lantern挂上了新牌子:“Today's Special: Chinese Seafood Feast! (今日主打:中式海鲜盛宴!)”
厨房已然再度成为局势紧张的战场,林时宵和翟潇闻紧锣密鼓,大火爆炒之中,蒜蓉的香气、麻辣的辛香、豉汁的咸鲜四溢,霸道地占领了整个餐厅,也张扬地伸展到大街上去。
李乐意自然也不能掉链子,配合这些新菜,她也相应地推出了两款特饮,“海盐柠檬苏打”“椰香芒果冰沙”都获得了合伙人们的一致好评。
而食客们也并没有辜负他们的忙碌,晚市开启,循着香味而来的客人不少,梁晚慈周到地将他们引领至座位,熟练地介绍起这些于老外们都很陌生的菜品,不多时,餐厅已然坐满,门外还有顾客等位,无法,季思弦紧急去附近买来一套塑料凳子,一字摆开来再逐个为等候的客人倒上李乐意特制的桂花酸梅汤,也是忙得脚不沾地。
严浩翔“这世上果真没有好赚的钱——”
随着严浩翔一声长叹,这一天的营业才算收尾。翟潇闻揉着后腰自后厨走过来,眼神牢牢锁在周柯宇身上:
翟潇闻“怎么样怎么样?我可不想白忙活!”
周柯宇修长手指在计算器上来回敲打,最后,他郑重放下账本,表情严肃:
周柯宇“今天,去掉成本,我们的营业额是——”
周柯宇“1347元!”
短暂的凝滞之后,欢呼几乎掀翻了餐厅的房顶。
五千元挑战第一天,大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