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浅夏规则…可能就藏在那些被忽略的角度、符号和图形里!
林浅夏大脑飞速运转,规则解析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处理着记忆碎片
林浅夏校徽的尖锐角度可能代表‘条件转向’…旧书的‘折射’意味着需要改变观察或注入能量的角度…赵小雨的图案提示了基础结构和波动…周明的分子式则展示了复杂嵌套的可能性…
她顾不上剧痛,用指尖蘸着肩头渗出的鲜血,在冰冷的地面上飞快地划出一个复杂的、融合了尖锐角、三角形、波浪线以及多层嵌套的抽象模型。
林浅夏这是一个…‘结构解码模型’!
林浅夏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林浅夏我们需要同时从三个不同的能量‘视角’,按照这个模型提示的结构规则,向符文墙注入试探性能量流,就像用三把不同形状的钥匙同时触碰锁芯内部结构,才能触发正确的反应!
夏琳三个视角?我们正好三个人!
夏琳立刻明白。
池逸辰没错!
池逸辰眼中蓝光一闪
池逸辰我的灵视可以模拟‘结构形态感知’的视角,浅夏你的规则解析负责‘能量流逻辑推演’,夏琳…你带着那本‘钥匙之书’,书本身或许能提供一个‘历史规则参照’的视角!
说干就干!
三人立刻调整状态,背对背站成一个三角形,将全部精神集中在林浅夏划出的那个血色结构模型上。
林浅夏全力运转规则解析,将精神力化作无形的探针,模拟着能量流按照模型中的波浪线和逻辑路径,射向符文墙。
池逸辰压榨着灵视的最后本源,眼中蓝光聚焦于符文能量构成的几何结构,引导着能量探针避开错误的分叉,沿着三角形节点和尖锐角提示的路径前进。
夏琳则双手捧着古籍,集中意念,试图引导书中蕴含的古老契约能量,为两人的探针提供一个稳定的“历史坐标参照系”,防止它们在复杂的嵌套结构中迷失。
三股无形的能量探针,并非胡乱冲击,而是严格按照结构模型的指引,如同三位默契的考古学家,从不同维度小心翼翼地清理和探索着这座古老的“能量建筑”!
嗡————!
当三股能量探针同时抵达模型预设的某个核心嵌套节点时,整个符文之墙剧烈一震!所有变幻的符文瞬间定格!
紧接着,墙内部那浩瀚的符文海洋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抹去,露出了最核心的区域——那里不再是无数的符号,而是简化为一个巨大的、由纯净能量构成的、缓缓旋转的立体结构模型!
其形态,竟与林浅夏在地上划出的那个抽象模型,有七八分相似!模型中心,是一个稳定的能量漩涡入口。
林浅夏入口…打开了!
林浅夏虚弱地说道,汗水已浸透她的衣衫。
破解成功了!
但他们也几乎耗尽了最后的力量。
回忆的细节成为了指引他们穿过迷雾的航标。
那个立体的能量模型静静旋转,入口后是更深沉的黑暗,仿佛通向最终的秘密殿堂。
林浅夏隐隐觉得,这些看似偶然的记忆碎片被唤醒,或许并非巧合,而是某种更深层力量指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