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山,进了城,林清玄看着眼前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地方,阳气挺旺,就是吵得慌,不利于睡眠。
按照师父那本堪比“老登吐槽集”的《生存手册》最后一页模糊不清的地址,外加问了三个路人、走错两条街、并深刻怀疑自己是不是又被那老登坑了之后,他终于在一个犄角旮旯里,找到了那家名叫“清泉书店”的地方。
门面不大,古色古香,透着一股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安静。林清玄推门进去,门上的风铃发出“叮铃”一声脆响。
"欢迎光临……”一个略显苍老却温和的声音从书架后传来,随即转出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头,戴着老花镜,手里还拿着一本泛黄的古籍。他抬头看了看林清玄,以及他肩上那个格格不入的破麻袋,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随即笑道:“是林清玄小友吧?墨亥子道友之前传讯提过你。我姓王,店里的人都叫我王老。″
林清玄心里咯噔一下,墨亥子道友?好嘛,这老头果然和自家那老登认识!看来这地方就是个“问题道士″回收站啊!他面上却挤出一个自认乖巧的笑容:"王老好,师父让我来……呃,见见世面。″
王老笑眯眯地点头:"嗯,知道,知道。你师父都跟我说了,说你……天赋异禀,需要个地方沉淀沉淀。我这书店别看小,也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月薪四千,包吃不包住,那边有个小办公室,你要是不嫌弃,可以暂时落脚。”说着,他指了指书店后方一扇小门。
林清玄探头看了看那间堆满书籍,只有一张简易沙发床的办公室,内心是拒绝的。这条件,比山上的硬板床还艰苦!但摸了摸兜里仅剩的三百二十块五毛,他深吸一口气,脸上绽放出无比真诚(并带着几分认命)的笑容:"不嫌弃!谢谢王老!这地方太好了,充满了……知识的芬芳!″嗯,还有灰尘和旧纸张的味道,这非常助眠(确信)。
于是,林清玄,前青云观著名懒癌患者,正式成为了清泉书店的一名实习员工。
店里除了王老,还有十一个普通人同事,都是些热情又有点奇怪的家伙(我绝对不是为了凑字数,只是认为每个人都很重要而已(确信)):
-副店李姐:四十来岁,风风火火,负责排班和吼人。
-副店x2张哥:憨厚老实,力气大,负责搬运书籍和维修,偶尔被李姐吼。
-财务赵姨:慈眉善目,算账极快,经常偷偷塞点心给林清玄。
-老员工周伯:快退休了,爱泡茶看报,知识渊博,尤其爱讲本地奇闻异事。
-文艺青年孙淼:戴眼镜,说话轻声细语,负责文学区,梦想是当作家。
-八卦小妹吴小雅:活力无限,负责教辅和少儿区,消息灵通,书店百事通。
-技术宅刘洋:负责网店和电子设备,永远顶着黑眼圈。
-勤工俭学二人组陈璐和郭磊:附近大学的学生,轮流来兼职。
-沉默寡言的郑师傅:负责清洁,存在感极低。
-活泼外向的收银员阿珍:嗓门大,算账快,和谁都能聊两句。
面对这群新同事,林清玄充分发挥了“既来之,则安之(懒之)"的精神,以及他那不自知的毒舌。
孙淼跟他分享自己写的小说片段,他看完后认真评价"文笔不错,就是主角光环太亮了,晃得我想睡觉。”
吴小雅兴奋地跟他分享最新八卦,他打着哈欠回应“哦,人类的爱恨情仇啊,不如研究一下隔壁新开的奶茶店买一送一到几点。″
刘洋炫耀新买的机械键盘,他瞥了一眼"这声音,晚上打代码不被邻居举报扰民吗?″
同事们“……” 这人长得挺清秀,怎么说话这么欠呢?
不过,林清玄也确实有他的“本事”。比如,他能精准地在浩瀚书海中找到顾客想要却记不清名字的冷门书,美其名曰“直觉”;店里偶尔出现书籍莫名移位、小物件失踪的情况,他总能“恰好”在某个角落把它们找出来,并归咎于“地气流动”;有次吴小雅晚上值班总觉得脖子后面凉飕飕,林清玄只是路过拍了拍她肩膀,说了句“小姑娘火气低,少熬夜”,那凉意就再没出现过。
王老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笑而不语。一个月后,他甚至给林清玄涨了一百块工资,理由是“维护书店环境和谐有功”。
拿到四千一百块工资(暂时不用付房租)的林清玄,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他迅速找到了在书店生存的终极奥义——摸鱼,啊不,是"动态静修″。具体表现为:能坐着绝不站着,能靠着绝不直着,整理书籍时动作慢得像电影慢放,美其名曰"爱惜书本″;顾客少时,就窝在办公室的沙发床上进行"光合作用″(睡觉),并严正声明这是在“补充天地灵气″。
这天下班前,李姐拿着排班表,眉头紧锁:"清玄啊,明天小陈和小郭都有课,晚班缺个人,你看……″
林清玄立刻捂住肚子,表情痛苦:"李姐,我好像……有点水土不服……″
李姐嘴角一抽:“你来了一个月了才水土不服?″
“可能……是慢性水土不服?
最后,在林清玄“我真的可以为书店鞠躬尽瘁但死而后已不一定”的哀嚎(并没有)中,李姐还是把他的名字填了上去。理由是:“就你住在店里最方便!″
于是,我们的林·懒癌·道士,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一次正式夜班。他打着哈欠,看着窗外逐渐暗下来的天色,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睡觉。
嗯,夜班而已,不就是换个地方进行“光合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