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张凌赫的恋情一直是校园里的“顶流话题”。不仅北大校内无人不知,连隔壁的清华都悄悄传开了:
“听说了吗?北大那个金融系的冰山校草张凌赫,被哲学系的女神姜宓拿下了!”
“就是那个会花滑、唱歌超好听的混血美女?他们俩简直是现实版偶像剧吧!”
校园里的“撒糖现场”更是随处可见。清晨的林荫道上,张凌赫会牵着姜宓的手去买早餐,午后的网球场,姜宓坐在看台上为他递水擦汗,阳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的对视都带着藏不住的甜;傍晚的图书馆闭馆音乐响起时,他会帮她把散落的书本收好,两人并肩走出大门,身后总能跟着一串偷偷拍照的“磕糖群众”。
甚至有一次,张凌赫代表北大参加高校金融论坛,结束后刚走出报告厅,就看到姜宓举着“学长最棒”的牌子站在门口,手里还捧着一束玫瑰花。周围瞬间响起一阵低笑,连同台演讲的清华教授都笑着打趣:
“张同学这是自带‘应援团’啊?”
张凌赫耳根微红,却坦然地牵过她的手,语气自然:
张凌赫嗯,我的专属应援。
这段插曲很快传到清华校园,被同学们笑称为“北大最甜学术CP”。
两人的朋友圈更是成了“大型撒糖现场”。姜宓发的照片里,永远有张凌赫的身影。
他低头帮她拧瓶盖的侧脸、两人在画展的合照、图书馆里交叠的书本和握在一起的手。
而张凌赫那个曾经“冷清如沙漠”的朋友圈,也开始出现生活气息:
一张她趴在钢琴上睡着的侧颜,配文“琴房小憩”
一张两人在食堂的同款餐盘,配文“今日份碳水”。
每一条动态下,两校的同学都会准时“报到”,评论区永远热闹得像大型联欢会。
有次姜宓去清华参加跨校交流活动,刚走进报告厅就被几个陌生的同学围住:
“你就是姜宓吧?我们都听说你和张凌赫的故事啦!”
“你们俩也太甜了,能不能给我们留点恋爱学分?”
姜宓被问得脸颊发烫,心里却甜滋滋的,笑着摆手。
姜宓我们就是普通情侣啦。
可转身拿出手机给张凌赫发消息时,嘴角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傍晚张凌赫来接她,刚走到清华校门口,就被几个举着相机的同学围住:
“张学长!能和姜宓学姐合张影吗?我们是你们的‘CP粉’!”
姜宓愣了愣,转头看张凌赫,他却自然地揽住她的肩,对着镜头浅浅一笑。
张凌赫只拍一张
夕阳下,两人并肩走在回北大的路上,影子被拉得很长。姜宓戳了戳他的胳膊。
姜宓怎么都传到清华了。
张凌赫这样挺好,省得总有人不知道你是我的女朋友。
他们的故事像一阵暖风,吹遍了两座校园,成了所有人眼里最动人的风景——原来最好的爱情,就是连陌生人都能感受到的,藏在细节里的温柔与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