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林夏靠在王楚钦肩头打盹,手里还攥着钥匙扣。王楚钦小心翼翼调整姿势,怕吵醒她,望着窗外飞逝的夜景,心里默默想:以后要陪她去更多城市,看更多风景。快到北京时,林夏醒了,揉着眼睛问
林夏下次什么时候再出来?
王楚钦笑
王楚钦等我们赢下洛杉矶混双,咱去成都吃火锅!
林夏回他个鬼脸
林夏那你得陪我加练,赢了可要兑现承诺!
月光透过车窗,落在两人相扣的手上,把天津一日的浪漫,延续成未来无数个相伴的日夜 。
回到北京住处,林夏把海棠花瓣夹在笔记本里,在天津之行的记录旁,画了个小小的钥匙扣图案。王楚钦在一旁整理训练包,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忍不住过去轻轻抱住她。
王楚钦今天很开心
林夏仰头
林夏以后不管训练多累,想起这一天,就有动力啦。
王楚钦吻了吻她的额头
王楚钦不仅今天,以后每一天,我都在。
次日训练馆,林夏和王楚钦的钥匙扣,在运动包上轻轻碰撞,发出细碎声响。队友们笑着调侃,他俩却相视一笑,那是属于他们的、天津一日漫游的独家密码。而他们的乒乓故事,也将带着这份来自天津的温暖与浪漫,在赛场上继续热血书写,在生活里持续温柔蔓延,奔赴一个又一个 “下一站”,收集更多城市的风景,拥抱更多并肩的时光 。
洛杉矶混双赛事的筹备工作,如同一场精密且紧张的战役,在国家队训练基地里悄然拉开帷幕。夏日的阳光透过训练馆的高窗,洒在墨绿色的球台上,也照亮了林夏和王楚钦专注的面庞。
林夏站在球台一侧,手中的球拍紧握,眼神紧紧锁住对面王楚钦的动作。王楚钦微微俯身,身体重心压得极低,目光如炬,随着林夏抛球的动作,整个人瞬间进入蓄势待发的状态。发球的瞬间,林夏手腕轻抖,白色的小球带着旋转,擦过球网,精准落在对方球台的短边区域。王楚钦几乎是下意识地伸拍,一个快速的摆短,球又贴着网回到林夏这边。
这只是日常训练里最普通的一个回合,但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他们对胜利的渴望。随着赛事逼近,训练强度直线攀升,每天天还未亮,训练馆的大门就会被他们轻轻推开。馆内的灯骤然亮起,将寂静的清晨撕开一道口子,紧接着,便是球拍与球撞击的“砰砰”声,在空旷的场馆里回荡。
教练林夏,你的发球旋转可以再多变一点,要让对手摸不清规律。
教练站在一旁,手中拿着战术板,眼睛紧紧盯着球的轨迹,时不时出声指导。林夏点点头,擦了擦额头的汗,重新调整呼吸。她知道,混双比赛里,发球环节往往是打开局面的关键,自己每一个细微的改进,都可能成为赛场上克敌制胜的武器。
王楚钦也没闲着,趁着林夏调整的间隙,他快速走到场边,端起水杯猛灌几口,又迅速回到球台,对着空气模拟回球动作。刚才那几个回合,他觉得自己的衔接还不够紧凑,混双讲究的是两人之间的无缝配合,一个人的节奏没跟上,就可能让整个战术体系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