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山路心不在焉地揪花扯草。
老爷说的好些话她听不懂,但“我们的女儿”她听懂了,也知道老爷应该是要带她去甄家。
什么甄家贾家的,她只想要跟娘亲回家……只这么想着,嘴一撇,就委屈地哭了出来。
她年纪小声又脆,这一哭,音量着实不低。
原本盘腿坐在石壁上看书的少年,被惊了一下,他坐的位置高,打眼一瞧就发现了哭声的主人。
合上书,起身快步走过去,对着正哭泣的小姑娘问:“你怎么了?”
蹲在地上哭地抽抽搭搭的小婵,没注意有人走近,被这突如其来的发问声给唬了一跳,当下止住了哭。
一大一小两个小孩,就这么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彼此,还是少年先开口:“你跟家人走散了?”
小婵摇头,她原本想说她是因为想娘亲才哭的,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哭。”
少年打量着眼前的小姑娘,左不过六七岁的年纪,作为一个过来人,他很能理解。
小孩子嘛,少有不爱哭的。
自诩是个大孩子的他,没有选择安慰,而是直接提出解决方法:“找些事来做你就不会想哭了,不然……读书吧。”
已经跟着娘亲学过三字经的小婵,非常不领情,不但不领情,还觉得提出这个办法的人是个坏蛋。
因此眼睛红红地瞪着他,带着哭腔指责少年,“你怎么这么坏呀,我都这般伤心了,你还逼我读书。”
少年看着她蠢蠢欲动的嘴角,抢在她咧嘴哭出来之前说:“不,我这是在帮你。”
小婵抬头看他,疑惑地嘀咕,“帮我?”
少年点头,蹲下来和她解释:“教我的先生说了,读书乃修身之本,故困顿迷茫之际宜砺精神,要多读书;意气扬扬之际宜察微理,要多读书;心浮气躁之际宜养定力,要多读书;疑惑不解之际宜求明智,更要多读书!”
少年说的那些话,她几乎都没听懂,唯独“要多读书”这四个字,宛如符咒一般刻进她的脑子里。
她吸了吸鼻子,看向少年手中拿着的书册,老大不情愿地问:“那……你看的什么书?”
少年顺着她的目光,看向手里的黄帝内经,“是本医书。”
医书她是知道的,她娘亲身体不好经常吃药,所以跟治病吃药相关的,她并不陌生,“你要当大夫吗?”
少年轻笑出声,“难道看医书就一定要做大夫不成?”
小婵挠了挠头,小小年纪的她还理解不了太复杂的东西,好奇地看着那本医书,“既然不做大夫,为什么还要看?”
少年见她有兴趣,直接递给她翻看,“这为的东西可多了,上可救治君王父母,尽忠尽孝;下可救死扶伤,以医修德。再不济保养自身也是好的。”
这回小婵听懂了,心里有点隐隐的泛酸,她想着要是自己读了医书,是不是也能治她娘的病,这样娘亲也不会死了……
少年不知道她的心思,只当她是觉得无聊了这才走神。
站起身四下看了看,问:“这么久了,怎么还没见你家人来寻你?”
小婵这才想起老爷还等着她采花回去呐,刚要站起来去找人。
半天等不到女儿的甄远道和半天找不到小主子的元福一齐风风火火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