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冬坐在客厅里,手中握着一杯热茶,指尖微微发颤。
她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却掩饰不了眼神中的慌乱。
“这怎么可能……老爷子怎么突然就提这事了?”
她回想起几天前和林氏那边的密谈,对方承诺只要她能拖住虞家的核心项目,就能获得一笔巨额资金支持。
而现在,虞老爷子竟然要提前分配遗产?
她意识到不对劲了。
当天晚上,她悄悄拨通了一个电话:“事情好像有点变化,你们那边是不是被人盯上了?”
电话那头传来低沉的声音:“你别管那么多,照计划行事就行。”
陈秋冬咬了咬牙,挂断电话后,她望向窗外漆黑的夜色,心中泛起一丝不安。
而与此同时,虞璐博和虞槿阳正躲在暗处,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她在等什么?”虞槿阳低声问。
“等她的接头人。”虞璐博眯起眼睛,“今晚,她一定会动手。”
果然,不到一刻钟,一辆黑色轿车悄然驶入虞家后巷。
车上下来一人,穿着一身深色风衣,帽檐压得很低,快步走进了陈秋冬的房间。
虞璐博迅速掏出手机,将这一幕记录下来。
“有了这个,就不怕她不认账。”
翌日清晨,虞老爷子召集所有家族成员开会。
会上,虞璐博当众播放了那段视频,并展示了从医院调取的监控录像。
“陈秋冬,你还想否认吗?”
众人哗然,陈秋冬脸色惨白,死死咬住嘴唇,不肯开口。
“你还有什么话说?”虞老爷子冷冷问道。
陈秋冬忽然笑了:“我说不说又有什么关系?你们虞家迟早会完蛋,你以为我只是个棋子吗?真正的大局,你们根本看不清。而且我的儿子也是你们虞家的人,凭什么你的遗产只给虞咏斌,不给我儿子?”
她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告老爷,林氏集团刚刚被查封,警方正在调查他们的非法融资案。”
全场寂静。
虞老爷子缓缓闭上眼,良久才睁开:“看来,我们赌赢了。”
虞槿阳轻轻吐出一口气,转头看向简葙澜——她的眼中终于不再有泪水,而是重新燃起了光。
虞咏斌睫毛轻颤,像是挣扎着从深渊中浮出水面。
监护仪上的波形开始波动,原本平缓的起伏逐渐变得有力,心跳频率也趋于稳定。
“爸……”虞思窈轻声唤了一声,眼神紧盯着他的脸。
虞咏斌缓缓睁开眼,视线模糊了一瞬,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被呼吸机挡住了声音。
虞思窈立刻上前一步,调整了氧气流量,又轻轻按住他的手背,“爸,你别急,慢慢来。”
几秒后,虞咏斌的目光终于聚焦,落在女儿脸上。
“窈窈?宝贝你怎么在这里?我这是怎么了?”
“爸爸你昏迷了,是陈秋冬投毒,不过你放心,现在你已经没事了。”
外面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医生和护士推着设备走了进来。
“这……真是奇迹发生啊。”主治医生翻看着监测数据,眉头紧锁,“患者昨天还处于深度昏迷状态,今天竟然自主恢复意识?”
“是不是药物作用?”护士小声问。
虞思窈不动声色地看着他们忙碌,心里却清楚得很——那颗药丸,是她在国外研究多年才炼制出来的解毒剂,专门针对一种极为隐秘的神经毒素。
那种毒素,不是普通医院能检测出来的,更别说治疗了。
“果然是好用。”她心里微微一笑,低声道,“药效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医生们做完初步检查,确认虞咏斌生命体征稳定之后,便暂时退出病房,留下父女两人独处。
“你妈妈呢?”虞咏斌终于能完整说出一句话,但还没说完,就被虞思窈打断了。
“去老宅了,大哥已经查到了内鬼。”她耐心的给虞咏斌解释着这一切事情。
虞咏斌目光一沉,虽然身体还未完全恢复,但他身为虞家掌权者多年的气场依旧凌厉。
听完之后,虞咏斌咬牙切齿:“陈秋冬,虞更哲,他们真是好样的。”
门外传来敲门声,是虞槿阳来了。
“爸醒了?”他走进来,眼里带着惊喜和些许疲惫。
“嗯。”虞咏斌点头,目光转向长子,“内鬼的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
“已经控制住了。”虞槿阳神色凝重,“不过,背后还有人。”
“我知道。”虞咏斌缓缓道,“这件事,不会这么简单就结束。”
虞思窈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虞家这次遭遇的危机,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而她,既然回来了,就不会让任何人再伤害她的家人。
窗外阳光洒进病房,照亮了三人略显疲惫却坚定的脸庞。
虞咏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看着虞槿阳,轻声问道:“你爷爷最后是怎么处置陈秋冬的呢?”
虞槿阳的表情有些凝重,他缓缓说道:“爷爷把陈秋冬逐出了家门,而且二叔一家也都被赶了出去。”
虞咏斌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结果并不感到意外。
他沉思片刻后说:“虽然陈秋冬一直坚称这件事情与虞更哲没有关系,但爷爷并没有轻易放过他。毕竟,他是这场风波中的既得利者。”
虞槿阳表示认同,接着说道:“是的,爷爷做事向来公正,不会偏袒任何人。”
虞咏斌微微一笑,对爷爷的决定表示赞赏。
然而,他的脸色却显得有些苍白,显然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
虞思窈见状,连忙走上前去,关切地为虞咏斌掖好被角,温柔地说:“爸,你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先好好休息吧。家里那边还有大哥在呢,你不用担心。”
虞咏斌感激地看了女儿一眼,轻声说道:“好,我知道了。”
说完,他的眼皮渐渐沉重起来,不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