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撤回授权的消息,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泼入冷水,在德纳联邦共和国的土地上引发了剧烈的爆炸。短短数小时内,此前支持政府反恐立场的民众情绪,从困惑迅速转为被背叛的愤怒,最终汇聚成席卷全国的抗议狂潮。
从最西部高海拔的瑞巴斯卡特州草原,到东部沿海繁华的超级都市海都,再到中部烟囱林立的工业巨擘克维斯诺市,成千上万的德纳民众涌上街头。他们手中挥舞着德纳的黑红金三色旗和国防军传统的铁十字旗帜,高举着在历次反恐行动中牺牲的英雄部队徽章、军人肖像和巨幅插画。人潮的呐喊汇聚成一个清晰而坚定的声音:支持国防军,无视不公裁决,彻底消灭利矛!
在首都海都的中央广场,人山人海,声浪震天。一位身披国防军旗帜、精神矍铄的65岁退伍老兵,吸引了黑森峰媒体年轻女记者小雨的注意。
“老大爷,请问您为什么要参加这场游行呢?”小雨将话筒递过去。
老人神情激动,声音却铿锵有力:“利矛这帮杂碎!绑架我们的海外国民,在我们家门口搞炸弹袭击,血债累累!现在好不容易要动手铲除他们,联合国那帮官僚,竟然听信恶魔的谎言,把我们的手脚捆住!可笑!太可笑了!”他挥舞着手臂,“其他国家的人怎么就那么蠢,会相信恐怖分子编的瞎话?我们德纳人忍不了这口气!”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深切的忧虑:“请我们的国防军继续行动!别管联合国!否则,等利矛造出核武器,就不仅仅是我们的灾难,将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末日!这关乎我们的命运,也关乎所有人的未来!”老人的话掷地有声,深深触动了小雨和周围的听众。
“您说得对,恐怖分子只听得懂枪炮的声音。感谢您的采访。”小雨正说着,一名年轻男子猛地闯入镜头,攥紧拳头,对着镜头怒吼:
“打倒利矛!消灭恐怖组织!德纳万岁!文明万岁!正义必胜!联合国——耻辱!恐怖分子的帮凶!利矛,你们等着,迟早把你们连根拔起!”吼完,他迅速消失在人群中,留下一个决绝的背影。小雨看着他的方向,露出了理解和坚定的微笑。
镜头切换,小雨站在海都最繁华的商业街口,背景是汹涌的爱国人潮,她的表情变得严肃而坚毅:
“恐怖组织,是全人类文明的公敌。我们不能允许利矛绑架波尔多,进而欺骗、胁迫整个国际社会,破坏来之不易的和平秩序。联合国此次拒绝批准我方与盟友的反恐行动,绝非简单的决策失误。我们坚信,这极有可能是利矛组织极其高明的欺骗伎俩得逞所致——对于一个反人类的组织,没有任何底线是他们不敢突破的。”
她稍作停顿,语气更加凝重:
“根据我国国家情报中心已公开的信息,利矛组织的详细罪证、其反人类行径的铁证,均掌握在我们手中。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关系,德纳联邦政府已做好一切必要准备。我们坚信,真相,终有大白于天下之日!黑森峰TV,小雨,现场综合报道。”
与国内沸腾的民意相比,远在北非驻地的德纳“哈德弗特”快速反应部队营地,则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怒火之中。
这支精锐部队在接到预令后,已高效完成集结。从搭乘高速列车抵达港口,再到转乘军用运输机,经过四小时的飞行抵达北非前沿驻地,整个过程如同精密钟表。队员们摩拳擦掌,渴望着用一场硬仗来检验和提升战力。然而,等来的却是联合国撤回授权的消息。
这盆冷水,浇得所有人透心凉,随即转化为难以抑制的愤怒。训练场上,有士兵失控地用子弹扫射树木和土堆,宣泄着心中的憋闷。指挥室内,一向沉稳的团长更是怒不可遏,将不锈钢水杯狠狠掼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真他娘的胡说八道!”团长额头青筋暴起,在指挥室里来回踱步,声音因愤怒而颤抖,“他联合国是眼瞎了吗?!啊?我们在前线准备流血牺牲,铲除人类毒瘤,他们倒好!在后方帮一群杀人不眨眼的土匪、人渣说话?!简直他妈一点人事不干!”
“团长同志,您消消气。”旁边的副官俯身捡起摔瘪的水杯,放回桌上,语气尽力保持着平和,“大家心里都憋着火,都清楚利矛的手段有多下作。可现在木已成舟,我们……我们只能等待上级的进一步指示。”
团长猛地停下脚步,胸口剧烈起伏,他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平复翻涌的情绪。
“刚才……失态了。”他揉了揉眉心,声音沙哑,“但今天的消息,实在让人无法接受!行了,通知下去,所有单位,严格按照日程安排,进行日常训练和战备执勤!让医疗和心理辅导小组动起来,重点关注战士们的情绪,绝不能出乱子。现在光生气没用,去吧。”
“是,团长!我立刻安排。”副官立正敬礼,转身快步离开了指挥室。
团长独自站在巨大的电子沙盘前,上面仍清晰地标注着波尔多地区的各种战术节点。他凝视着那片如今显得遥不可及的雨林,紧握的双拳指节发白。民意如潮,却在远方;铁笼困兽,爪牙锋利却无处施展。一股巨大的无力感,与未熄的怒火交织在一起,在这位硬汉指挥官的心中灼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