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柱灰溜溜逃出青阳县后,萧逸正准备带着姜小梨赶往下一处“福地”,却不料事情突然来了个戏剧性转折。次日清晨,两人在客栈收拾行李时,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马蹄声,紧接着客栈大门被猛地撞开,数十名身着铁甲的官兵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
为首的将领满脸横肉,腰间的佩刀在晨光中泛着寒光,他一把掀翻桌子,震得碗碟噼里啪啦碎了一地:“哪个是戴咸鱼风铃的狂徒?竟敢在青阳县闹事!当今圣上震怒,命我等将你捉拿归案!”
萧逸正往包袱里塞石头蛋,闻言慢悠悠地转过身,咸鱼风铃随着动作叮当作响:“哟,来得正好。本王还愁这一袋子‘惊喜礼物’没处送呢!”说着,他突然掏出一把撒满辣椒粉的“闪光弹”——其实是裹着硫磺的石头,猛地朝官兵们扔去。
霎时间,客栈内烟雾弥漫,辣椒粉呛得官兵们涕泪横流。姜小梨趁机抄起扫帚,对着将领的屁股狠狠来了一下:“让你砸桌子!这是赔桌费!”将领一个踉跄,栽进旁边的泡菜缸里,溅起的酸水喷了周围人一脸。
混乱中,一名眼尖的小兵突然指着萧逸腰间的玉佩,声音发颤:“大……大人!他腰间的玉佩,和皇宫画册里的王爷玉佩一模一样!”众人瞬间安静下来,将领顶着满头泡菜从缸里探出脑袋,盯着玉佩倒吸一口凉气——那上面刻着的蟠龙纹,分明是皇家之物。
萧逸见状,故意挺了挺胸膛,把玉佩晃得更加耀眼:“现在才发现?晚咯!本王正是……”他故意拉长语调,吓得将领“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王爷饶命!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其他官兵也跟着齐刷刷跪倒,额头贴地,大气都不敢出。
姜小梨憋笑憋得直揉肚子,突然灵机一动,扯着嗓子喊道:“王爷微服私访,就是为了查贪官!你们刚才这么凶,是不是和赵德柱那贪官是一伙的?”此言一出,将领脸色瞬间变得比泡菜还绿,拼命磕头:“冤枉啊王爷!小人是接到假命令!肯定是赵德柱那狗东西搞的鬼!”
萧逸装模作样地摸着下巴:“哦?既然如此,那你们就将功赎罪吧。”他指了指墙角的一堆道具——会放屁的坐垫、能喷水的假乌龟,“把这些全给本王送到青阳县,在县衙门口摆个‘贪官展览’,让百姓们好好乐呵乐呵!”
于是,一场荒诞的“赎罪行动”开始了。官兵们哭丧着脸,抬着五花八门的道具浩浩荡荡走向青阳县。最滑稽的是将领,脖子上挂着写有“我是糊涂蛋”的牌子,手里还举着个会自动扇耳光的机器,每走三步就“啪”地扇自己一下。
消息很快传遍青阳县,百姓们纷纷涌到县衙门口围观。萧逸大摇大摆坐在用石头蛋堆成的“龙椅”上,身旁站着抱着井神娘娘木偶的姜小梨。当官兵们把会唱骂贪官戏文的木偶、画着赵德柱丑态的漫画,还有那只咬过贪官的老母鸡全摆出来时,百姓们笑得直不起腰。
“王爷威武!”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喊,“请王爷再表演个节目!”萧逸眼睛一亮,抓起一旁的咸鱼风铃:“好!本王就给你们来段‘咸鱼战贪官’!”说着,他踩着鼓点跳起了自创的滑稽舞,一边跳一边唱:“贪官坏,贪官恶,见了本王直哆嗦!咸鱼晃,铃铛响,吓得贪官钻被窝!”
姜小梨实在憋不住,笑得眼泪都出来了,顺手给井神娘娘木偶配起了和声。围观百姓笑得东倒西歪,有人笑岔了气,有人笑出了眼泪,整个青阳县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一队衣着整齐的侍卫护送着一辆马车疾驰而来,车帘掀开,露出一位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竟是当今圣上的贴身太监总管。总管一下车就扑通跪倒:“王爷!皇上得知您微服私访,特命老奴送来补给!还有……”他神秘兮兮地凑近,“皇上说,您要是再把臭豆腐塞进贪官的官靴里,下次回宫就让您尝三个月的苦瓜宴!”
萧逸撇了撇嘴:“父皇就会吓唬人。”但还是美滋滋地打开补给箱,里面除了金银财宝,还有他最爱吃的桂花酥。他抓起一把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告诉父皇,本王这叫‘以毒攻毒’!”
这场闹剧最终以萧逸在青阳县大摆三天流水席收尾。宴席上,官兵们成了免费劳动力,又是端菜又是表演杂耍。最绝的是那个将领,戴着用泡菜坛子改的头盔,表演头顶碎大石,结果石头没碎,坛子先裂了,酸菜汁顺着脑袋往下淌,逗得百姓们前俯后仰。
临走时,青阳县百姓们夹道相送,有人送来自家种的菜,有人塞给他一兜热乎乎的石头饼。萧逸骑在马上,怀里抱着老母鸡,腰间的咸鱼风铃随着马蹄声欢快作响。他转头对姜小梨说:“小梨,下一站咱们去海边!本王要研究怎么让咸鱼真的飞起来!”
姜小梨翻了个白眼:“王爷,您还是先想想怎么向皇上解释,为什么青阳县的水井里全是会骂人的木偶吧!”两人的笑声回荡在街头,惊起一群麻雀,扑棱棱飞向远方。而青阳县的百姓们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知道这个爱胡闹的王爷,给他们的生活留下了最难忘的欢乐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