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花艺巡回展示活动在日本站的成功,如同一束短暂的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但很快,更多阴霾便笼罩而来。法国,这个艺术与浪漫交织的国度,却在我逐梦的旅程中,布下了重重荆棘。
初到法国,我便被这里深厚的花艺文化所震撼。每一处花店、每一件作品,都流淌着法式的优雅与精致。为了能在这片花艺的沃土上展现独特的作品,我决定以法国文学巨匠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为灵感,用花卉搭建起一座时光的迷宫,重现书中细腻而又深沉的情感世界。
在花材选择上,困难如潮水般涌来。我需要一些极为罕见且季节性极强的花卉,如仅在特定山区生长的古老蔷薇品种,来诠释书中那种怀旧与神秘的氛围。我和团队成员四处奔波,联系各地花农,甚至深入偏远山区寻找,却一次次失望而归。即便好不容易找到愿意提供花材的花农,对方也因听闻我是外国人,临时抬高价格,近乎敲诈。面对高昂的成本,我陷入了两难,若放弃这些花材,作品将失色不少;若咬牙接受,资金压力又让我不堪重负。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在搭建作品的关键时刻,工作室突发意外。由于电路老化,引发了一场小火,虽火势很快被扑灭,但部分已经精心准备好的花材和搭建工具被烧毁。看着一片狼藉的工作室,满心的希望瞬间破碎,那种无力感如巨石般压在我的心头。
祸不单行,当地一家花艺媒体在竞争对手的授意下,对我发起了一场恶意的舆论攻击。他们发表文章,指责我作为外来者,亵渎法国花艺文化,抄袭法国传统花艺设计。文章一经发布,迅速在当地花艺圈引起轩然大波,不明真相的民众纷纷跟风指责,辱骂的私信和留言如雪花般涌来。我试图发声澄清,却被更多的负面言论淹没,那种孤立无援、百口莫辩的悲哀,让我几近绝望。
与此同时,原生家庭的阴影再次笼罩。爸爸得知我在法国遇到困境,不仅没有丝毫关心,反而趁机再次联系媒体,添油加醋地编造更多关于我的负面新闻,妄图以此向我索要钱财,否则就继续抹黑我。我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无尽的黑暗漩涡,所有的努力都被无情地否定,所有的希望都在一点点破灭。
但在这深深的悲哀之中,我内心深处的倔强被点燃。我想起了曾经那些艰难的时刻,想起了一直陪伴在身边的三花,想起了远方给予我支持的朋友们。我知道,我不能就此倒下。于是,我强忍着泪水与悲痛,和团队成员们重新规划。没有了那些昂贵稀有的花材,我们就地取材,用常见却同样饱含情感的花卉重新构思作品;面对舆论的压力,我们收集证据,联系那些曾经认可我作品的业内人士为我发声。
尽管前路依旧充满未知与艰难,但我心中有了一股坚定的信念。在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上,我要以不屈的姿态,在悲哀中寻得一丝曙光,用自己的方式证明,无论遭遇多少挫折,我对花艺的热爱与追求,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