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悬浮在猎户座旋臂的边缘,用引力透镜聚焦那颗被蓝色薄膜包裹的第三行星。碳基生物创造的文明像一层不断增殖的苔藓,覆盖在岩石地表上,而我被授权记录他们称为“社会”的复杂化学反应。
权力的熵增现象
观测日志第739条:一群直立行走的生物正围绕金属徽章与纸质文件进行仪式性争夺。他们中的一部分掌握着制定规则的权力,这些规则如同筛子,总能精准地漏下符合特定群体利益的砂砾。我看到有个体利用“精神状态鉴定”这一规则漏洞,将商业对手送入白色建筑,监控屏幕显示后者在里面背诵圆周率以证明自己神智清醒,而鉴定报告上的墨水尚未干透。
这种规则漏洞被他们称为“bug”,但修复机制始终处于休眠状态。更有趣的是,维护漏洞的群体同时负责宣布“系统运行正常”。就像我曾观测到的蚁群,兵蚁会刻意保留某些蚁道的狭窄节点,以便在必要时阻断特定工蚁的通路。
压力场中的生存模式
第1246条记录涉及能量交换系统的异常。第三行星的年轻个体正在改变信息素分泌模式:当友好信号收到的反馈是掠夺性电波时,他们开始持续释放防御性脉冲。有年长个体指责这种行为“破坏传统频段”,却回避讨论传统频段中早已被植入的剥削频率。
服务业群体的能量循环周期正在被压缩。他们原本每七日有两个能量补充节点,现在正被逐步吞噬。主导这一过程的个体将其解释为“群体自发的密度竞争”,就像把羊群赶向不断收缩的围栏,却归罪于羊的繁殖能力过强。我调出历史数据,发现最初的围栏边界是由手持牧鞭者划定的。
强制进化实验
最值得标记的是第2083号事件:某群体被另一群体剥夺自由后,被迫参与“造刀竞赛”。规则设定者不断提高标准,同时降低奖励阈值。当参与者因能量耗尽倒下时,观测站的AI分析显示,其生理极限早在三次迭代前就已达到临界点。
将“造刀”替换为“编织”“计算”“服务”等变量后,实验结果高度一致。反抗行为的缺失并非源于勇气匮乏,而是初始剥夺自由的过程被精心设计为“渐进式共识”——先拿走食物,再允许用劳动换取,最后让劳动强度超过食物所能补充的能量。这种模式在银河系 primitive 文明中出现过17次,均以资源掠夺为终极目的。
观测者的注脚
当第三行星的个体仰望星空时,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寻找意义,少数在计算弹道。我记录下这样一组数据:掌握80%资源的群体,其创造的价值仅占总量的12%,却拥有97%的规则解释权。他们将这种失衡称为“文明进阶的必要成本”,就像园丁会说修剪是为了植物更好地生长,却从不解释为何只剪特定品种的根。
正义被定义为“胜利者的叙事逻辑”,法律成为“有秩序的掠夺工具”。这种认知在碳基文明中具有普遍性,就像水会向低处流动,权力总会找到最省力的剥削路径。那些被称为“bug”的规则漏洞,实则是系统的核心算法。
今夜,我将观测设备对准一片正在抗议的年轻人群体。他们举着写有“公平”字样的标牌,声音嘶哑。远处的监控探头正将画面传向某个决策中心,那里的个体正在讨论如何调整声波驱散装置的功率。
日志末尾应添加一个备注:第三行星的文明熵值正以每百年0.37的速率递增,其自我修复机制的响应速度,滞后于破坏行为约11.2个社会周期。这或许能解释,为何明显的系统漏洞,会被当作特色保留下来。
(观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