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庐江,千珏和孙策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后续事宜。“如今我们虽找到了宝藏,但当务之急还是恢复庐江的城防与民生。”千珏神色凝重地说道。
孙策点头表示赞同,“姑娘所言极是。庐江刚经历战事,城防破损,百姓生活艰难,必须尽快行动起来。”
经过一番商讨,众人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第二天天一亮,整个庐江便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士兵们分组行动,一部分负责修缮城墙,他们搬运石块,填补缺口,将损坏的防御设施逐步修复;另一部分士兵则帮助百姓清理废墟,重建房屋。百姓们也积极配合,青壮年主动参与劳作,妇女们则负责烧水做饭,为忙碌的众人提供后勤保障。
千珏穿梭在人群中,一边指挥协调,一边关注着各项事务的进展。她还不时地用本子记录下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孙策则骑着马在城中四处巡查,鼓舞士气,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闲暇时两人相视一笑,一起登上城墙,看着城内众人各司其职,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场景。
“将军,如今这庐江上下一心,各项事务逐步走上正轨,假以时日,庐江定能恢复往日繁荣。”千珏微笑着说道,眼神中透着欣慰与期待。
孙策双手抱胸,目光坚定地俯瞰着全城,“这都多亏了姑娘的谋略与指挥。若不是姑娘,我真不知要费多少周折。”
“将军过誉了,众人齐心协力,才是关键。”千珏谦虚地回应。
“这些百姓经历战乱,却依然如此积极,实在难得。”孙策感慨道。
“百姓们所求不过是安居乐业,如今我们能给他们安稳的环境,他们自然愿意出力。”千珏说道,“不过,恢复民生,光靠修缮房屋、加固城墙还不够。”
“姑娘所言极是,接下来还需恢复农桑,振兴商业。只是目前庐江百废待兴,物资、人力皆有限,不知姑娘有何良策?”孙策将目光投向千珏,满是信任。
千珏思索片刻,说道:“我们可先组织百姓开垦荒地,种植当季作物。对于商业,可减免商户赋税,吸引周边商贾前来交易。同时,鼓励百姓制作一些特色手工艺品,增加收入。”
孙策听后,连连点头,“好主意!就按姑娘说的办。”
随后几日,庐江城内按照千珏的建议,进一步开展各项恢复工作。田间地头,百姓们辛勤耕种;城内集市,也逐渐有了更多的摊位,各类商品琳琅满目,热闹非凡。
千珏每日都会去集市上转转,与商户和百姓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及时调整策略。她还组织了一些妇女,教授她们编织、刺绣等手艺,帮助她们增加收入。
孙策则带领士兵们加强巡逻,保障庐江的安全,同时亲自指导士兵训练,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然而,就在庐江在平稳发展之时,袁术的使者突然来到庐江。使者一脸傲慢,径直找到孙策,趾高气昂地说道:“孙将军,袁公命你明日即刻返回寿春。庐江太守之位,袁公已另有安排,由他的老部下刘勋接任。”
孙策心中一惊,失望与愤怒涌上心头。自己好不容易打下庐江,又苦心经营恢复,如今却被袁术轻易夺走。但他深知自己寄人篱下,实力不足,只能强忍着怒火,拱手答道:“谨遵袁公之命。”
当夜,孙策独自一人登上屋顶,望着夜空,借酒消愁。
不一会儿,他听到了一阵脚步声,低头便看到千珏拿着一个竹梯放在屋檐下,她自己正一步一步爬上屋顶。
“将军,拉我一把。”她笑意盈盈的朝他伸出手。
孙策不禁失笑,伸手拉住了她,当他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手时,如惊鸿掠过春水,掌心骤然发烫。蝉鸣在枝头戛然而止,连拂面的晚风都忘了流动,唯有少年耳尖漫上的绯色,泄露了此刻心跳如擂鼓的慌乱。
“姑娘,你怎么来了。”
千珏看着突然转身坐下喝酒的孙策不解,本来打算直接进入正题的,说出口的却是,“将军,我们也算一同经历了生死,叫我千珏就好。”
千珏坐到了孙策身旁,抬头看星星,孙策听着她的话,一转头看到她近在咫尺的侧颜愣住了。
“怎么了?”千珏疑惑。
“没、没什么,姑娘……千珏叫我表字伯符就好。”说完他又仰头喝了一口酒,却因为喝太快呛到了。
千珏笑着拍他的背给他顺气,“又没人和你抢,喝那么急干嘛?”
“不过,你是将军,在众人面前我还是叫将军比较好。你说是不是?”千珏靠近孙策又道。
“随你,都好。”孙策慢慢找回了自己的心跳,状态也不似之前那般忧愁,“千珏来此,是有其他事吧?”
闻言,千珏笑了,本来她准备直接进入正题的,没想到却和孙策聊了其他的,直到现在两人的谈话才进入了正题,“将军可在回寿春后,向袁术提出借走令尊孙坚留下的旧部,就说要为他收复江东,以报父仇。袁术此人,野心勃勃,定会心动。等他答应后,我们便将宝藏取出,带着将士们一同渡江。一旦过江,袁术鞭长莫及,到时候将军便可大展宏图,天高任鸟飞。”
千珏顿了顿又道,“至于城外的那些神秘人,还有古籍什么的就留给刘勋了,让他自己解决,反正宝藏我们已经到手了。
孙策听后,眼中燃起希望的光芒。他站起身来,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说道:“好!就你所言。此次回寿春,定要谋划周全。”